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存在大量新型冠状病毒,但与海鲜(水产品)无关!

钟南山院士就这次疫情答记者问,也肯定这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有可能是竹鼠、獾、蛇之类。

水产品无辜躺枪,尤其是海鲜滞销烂市,水产人是时候站出来了,拯救鱼价,请为水产品代言!

我们号召:养殖水产品更健康,请多吃!

【人民日报喊你吃鱼啦!吃鱼虾能提高免疫力!专家高呼水产春天来了!】

唯有疫情逐渐消散,控制解除,整条生鲜产业链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供给与销售,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

塘头:

— 石斑鱼 —

石斑鱼普遍以农历年二十五到正月初十为消费旺季,2019年广东湛江、阳江地区塘头价格普遍为29-32元/斤(规格:1-1.6斤/尾),2020年同时期塘头价格仅为25元(规格:1-2斤/尾,规格够大才能出鱼),塘头价大幅度下降13%-22%。

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根据湛江流通商透露,石斑鱼日常消费端价格为65-70元/斤浮动,2019年春节消费端为89元/斤,今年春节消费端下跌至42-45元/斤,下跌超50%,销售量同比去年至少减少40%。近段时间,收到肺炎疫情影响,珠三角地区个别存货多海鲜流通商上抛售至34元/斤,价格下跌61%。

据悉,从年初一开始,随着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各地乡镇道路道路封禁,聚餐活动被逼取消,加上各地相继酒楼关门,中小型鲜活市场也很少人买菜,消费、流通明显受阻,原本等待春节期间上市的石斑鱼存货面临难关。漳州流通商杨哥透露,“基本没有销路,掉量100%,由于北上通道被阻隔,存货消耗巨大,已经接近数千斤。”

“从年初一到农历十二,衫虎斑都损失了3000斤左右,其他品种一天损耗10几斤。水温太低,鱼不肯进食,存放在鱼排又不行。”汕头某流通商先记者透露,“即使入库冰鲜也难以销售出去,流通路线被封,没人轻易接盘。”

— 南美白对虾 —

受封路、餐饮店停业等影响,大年初二至今,白对虾一直处于严重滞销状态,40支/斤白对虾甚至10元/斤贱卖,养殖户损失惨重。据聚喜(广东)海洋养殖有限公司的顾问反馈,在湛江聚喜海洋养殖公司连同周边几个养殖户,规格在15-40支/斤的白对虾大约有30万斤虾,还积压在池塘中。该公司有在寻找网上销售等渠道来解决,但由于封路、企业为开工等种种原因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鸿博虾苗卢森明也反馈,目前珠海白对虾塘头收购价40支/斤仅14-15元/斤,价格比去年同期下滑70%左右,卖虾就要亏本,不卖的话还有机会等到价格上涨,他的客户有不少于10万斤的白对虾积压在塘中等价,期待等价格有所恢复再卖。但这也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虾很可能会急性发病,到时候就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据行业估计,由于低价和运输不便等因素,当前白对虾的存塘量还剩两成多,春节期间同比去年销量下滑70%以上,目前愿意卖虾的基本是对虾发病而亏本出售,其余的养殖户都在苦苦支撑,希望价格能够快点上涨。受存塘虾较多、虾价低迷以及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据海南虾苗中间商符扬反馈,往年这时候是放苗高峰期,而今年虾苗场生意惨淡,虾苗积压严重,面临亏损,同比往年同期虾苗总体销量下滑80%左右。


产业链:

疫情期间,全国超市业绩增长,人们开始囤积食物,尽量足不出户;餐饮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大小小的餐馆开始停业,导致生鲜在餐饮渠道的出货量急速下降。

各地一级批发市场同样受到疫情影响,严格控制销售的品类和时间,采购商稀少。与此同时,饲料运输渠道停滞,养殖户缺乏饲料供给,陷入一筹莫展境地。

这不仅影响着城市人的一日三餐,也给中国水产品流通体系带来了考验。

上游生产环节,各地乡镇封村封路、工厂停工停产,导致农产品很难运输到外界;

中游批发环节,受“华南海鲜市场”的影响,人们对海鲜、水产的负面情绪正在放大(钟南山院士已辟谣,肺炎感染源为野味),其正常经营开始受到影响,全国各大一级批发市场的采购量急剧下降;

下游零售环节,零售商人手紧缺,无法进一步扩大面向消费者的商品供应。过年期间商品被哄抢后,供需平衡初步稳定,传递到上游还需一段时间……

滞销,在一环扣一环的流通链条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 广泛影响水产品上游

全国范围内大量水产批发市场正处于停摆状态。这对进口海鲜,特别是鲜活海鲜的冲击更为致命。

其中,进口海鲜皇冠上的明珠——帝王蟹市场的从业者一片哀嚎。上海本是全国帝王蟹最大的消费市场,但阳江水产批发市场的老板向外界透露,整个江阳市场都没有客户,各地酒楼、餐厅的订单纷纷取消,帝王蟹的货全部堆在了自己手里。

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一位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的从业者介绍,市场冷冷清清,整个市场一天的交易数量不到10只。而一位江都南通从事帝王蟹批零的经销商透露,相比往年,帝王蟹销量下降了9成。

帝王蟹客单价较高,规格大,此前大部分供应酒店、餐饮渠道。为了满足春节的旺盛消费,批发商基本满仓备货。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帝王蟹分会执行会长接受媒体采访透露,每家小批发商的备货量都在价值300万元-1000万元。而进口批发商,备货量更大。

相比于冷冻水产,进口活鲜更加不易储存。帝王蟹进货成本价大约200元/斤,死蟹每斤价格只有鲜活的1/4。由于活海鲜存活时间有限,无法尽快销售则损失不可估计。”

  • 水产、海鲜太贱伤农:需密切关注水产品价格

如果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将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市场后期可能面临供应不足而带来的价格上涨。

对虾市场为例,受疫情影响,对虾的行情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原本春节来临前的对虾涨价已成为了幻想,而很多商贩开始降低价格出售以减轻库存,就算这样,

销量从原来一天的20000斤也直接减少到了2000斤。贱卖销量也上不去,这给很多打算进行对虾冬棚养殖在年底狠狠赚上一笔的对虾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的损失,现在只能继续在池塘中进行暂养,等到疫情结束市场恢复才能出塘,每天的管理成本和养殖风险都在增加。

水产品销量和价格下滑剧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运输不便,全国一级批发市场也销售不畅。举例来说,从湛江运输水产到北京,广东省内可顺畅通行,但经过其他省市,交通管制阻断供应链。

进入大城市市场后,货车司机还要被隔离14天(各地政策不同),没有司机愿意送货。而收到货的一级批发商,也没有下游渠道可以出货。“我认识的一些市场批发商,给农民的定金直接不要了。因为担心货坏在手里的损失更大。”

目前,找电商平台销售一件代发,或者走顺丰空运部分商品,是一些商户唯一想出的对策。

B2B服务平台惠农网联合创始人邓武杰,接受媒体采访认为,疫情突发,隔离政策,导致需求异常旺盛,所以各类产品价格高涨。但很多商品由于全国封路,运输不出来,养殖业饲料运不进去,无疑导致水产品价格的波动、阶段性产地滞销与供应不足。消费者买不到货,养殖户卖不出货,广泛都在发生,等政策解封,需求逐渐趋于平稳。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湖北,作为农产品供应大省,养殖业非常发达。哪怕这些养殖户生产的水产符合标准,健康无害,这都会影响消费心理。今年湖北的小龙虾市场可能面临较大挑战,农户的风险比较大,建议产地与销地,提前做好流通与营运准备。”邓武杰说到。

  • 零售端:生鲜零售商业化进程加速


零售商跨过一级批发市场,与产地更加密切对接加大直采比例,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疫情的爆发,促使网上交易需求激增,现在很多买家开始直接上网看货。而更多的超市、食堂等终端直接与原产地对接,这促使了水产品流通模式的改变。

面对帝王蟹等海鲜产品销售低迷,2月7日,盒马正与皇康、风向标、嘉隆、佰格、朝兴、吉隆腾等一些大型的海鲜品牌合作,一起共抗风险。

盒马说,当前的帝王蟹,波龙,新鲜的珍宝蟹和其他海洋市场库存,盒子在几家公司,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西安,成都,南京和其他城市,与消极的总销售价格,希望减少损失,但企业的倾斜和盒子的价格将承担部分的马和海鲜。

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在还能正常销售大海鲜的盒马,包括帝王蟹、珍宝蟹、黄金蟹、波龙在内的盒马招牌海鲜商品,价格下探到历年春节最低,如上海地区帝王蟹499元每只,价格下降到一半以下。澳大利亚的龙虾只剩了春节时价格的30%。

此外,疫情对生鲜零售行业的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

南京绿篮子农业、农资连锁超市负责谢勇向媒体介绍,目前南京一级批发市场南京中彩、水产品等品类都严格控制营业时间。疫情稳定后,预计批发市场将加强城际流通保障蔬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实时数字网络监管。

然而,各城市的市场格局,在今天的特殊情况下,要保证供给、物价稳定、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表现都是不够的。

例如,目前在南京的主要城区有189个农贸市场。到目前为止,近80%的企业已经恢复营业,但品种不全,价格过高,消毒不彻底。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疫情爆发期间,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超市对市场等传统渠道有很大的替代作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移到超市。

超市凭借其在资金调度、组织动员、供应链组织、物流配送、门店网络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维持供应,稳定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以生鲜食品/社区为经营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用户。

不得封锁对农产品的访问。只有疫情逐渐消散,控制解除,整个生鲜食品产业链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每个人都在静静地等待。

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水产消费暴跌80%!养户的鱼虾卖不掉,批发商的没人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