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苏高医康复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灾难面前,人生百态,有人惊慌失措、有人挺身而出,有人独善其身、有人急公好义。因为有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们,我们对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了信心;因为有那些在疫情阴影下多行善举的义士们,我们在与疫情作斗争时始终感受到爱心。在这个非常时期,大家众志成城,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努力战斗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同志们也是如此。

翘首企盼的春节假期即将来临,很多人都在计划着怎样过,可是康复医学科的治疗师刘梦雪却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迎接新年。她考虑到近期她负责的患者康复效果不错,不想因为一周的春节假期而前功尽弃,再加上疫情当前,为了让患者安心在医院,尤其是这种老年易感人群,尽可能地减少人员流动,她毅然选择放弃了过年休假,主动跟杨颖主任申请,过年期间继续坚持为患者做康复治疗,所以,她从除夕一直坚守到初三,直到其他治疗师上班,她交接好手头的工作才休息。刘梦雪放弃的是个人休假,换来的是患者的康复和安心,她的精神感动着我们。

他们的十周年:一起抗“疫”

今年的春节,本来是康复医学科医生徐珺和她的丈夫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姚齐贤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六个月前他们就计划了巴厘岛之行,准备带着孩子重温当年的甜蜜。但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袭来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夫妻俩立即决定:取消旅行,共同战“疫”!徐珺说:“从宣誓那一刻起,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职责。”“既然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我们已经取消了旅行,将坚守在抗疫一线。”姚齐贤说。对此,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只能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父母那里照顾。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他们,成了高新区人民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岗位战斗,但我们将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徐珺夫妇说。

“只要有需要,我就在”

刘小曼,和丈夫刚结束两地分居,加入康复医学科不到一年的年轻医生。今年过年,她原本打算和丈夫带上双方的父母一起旅行,平时上班忙也都没能好好陪父母,趁着过年假期带他们出去走一走,一家人也已经好几年没能一起旅行了。但是当科室需要时,当医院需要时,当疫情需要时,她立即决定放弃旅行,回归科室坚守岗位。她的家人也都很支持她的决定,并表示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医务人员不上前谁上前呢,以后旅行还有的是时间,我们可以等。

疫情即战斗,召必回

1月23日是年二十九,因为抗击疫情的需要,医院下达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取消休假,返回苏州,随时待命。科主任杨颖平时和丈夫两地分居,和老家的闺蜜们约好四家人一起去七彩云南。收到通知的时候,杨主任正在机场到老家的路上,但是她没有犹豫,立即订了返苏的机票。刚到老家的王明明医生和宋彦俞护士更是连夜返程,一路上风雨交加,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都只为了尽快赶回苏州。身为医务人员的她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疫情即战斗,她们要随时做好准备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无法冲锋在前,唯有坚守岗位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准妈妈的孙慧珍在疫情当前,她无法像其他党员一样带头冲锋在前线,但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自疫情发生后,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患者做治疗,过年期间也过来在医院加班,支援科里的治疗工作。很多人都劝她趁这个时候赶紧回家休息,不要来医院了,她却坚定地说:“看到其他同志都在这么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我身为一名党员怎么能退缩躲在家里呢。他们在前方冲锋上阵,那我只能在后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这个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不仅仅是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坚守岗位,每一个高医都是如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医护人员。疫情即战斗,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刘梦雪)


战“疫”日记||非常时期的苏高医康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