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里的“黏人精”,让农民厌恶,现在晒干是稀罕货,农民到处挖

春天到了果树都开始发芽了,地上的杂草也开始从枯萎枝干上冒出新芽,嫩绿嫩绿地让人极有口感,恨不得摘一些回家品味。但作为农村人来看,并非所有的野草都可以做野菜,而只是那些野草长得像野菜容易迷惑人罢了。此时除了采摘野菜这档好事之外,荒地里的野草也疯涨了。这些荒地里的野草有人稀罕也有人恨。比如常见的龙葵草就具有两面性,一种是作为杂草泛滥农田,一是作为春季野菜相当抢手。

当然野菜品种很多,资源相当丰富,根本无需去选择采哪一种,见到就挖是农村人挖野菜的方式。只是有些野草如今也成了稀罕货,除了挖野菜,也有人专门挖某些野草,其中一种就是荒地里的“黏人精”。


荒地里的“黏人精”,让农民厌恶,现在晒干是稀罕货,农民到处挖

荒地里常见的鬼针草,在民间有着“黏人精”的叫法。当人从鬼针草身边走过的时候,裤子、衣服上总会被鬼针草那成熟的种子粘得满身都是,事后处理起来很麻烦,于是人们总是把它鬼针草冠名为“黏人精”,这名字也相当符合它。《本草拾遗》曾记载“其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这也是对鬼针草非常准确地描述。鬼针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从危害程度来看,它应当可以入选我国十大田间恶草了。


荒地里的“黏人精”,让农民厌恶,现在晒干是稀罕货,农民到处挖

鬼针草,别名鬼钗草、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豆渣草,虽然记载鬼针草是产自我国境内的杂草,但以它的繁殖能力至今已经泛滥全球各大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了。

一直以来鬼针草在农村的地位都是低等杂草,祸害作物厉害,曾是农民心中痛恨的杂草。只是近年来农药在除害的作用上突显,才让人逐渐淡忘了鬼针草的危害。在本地,鬼针草容易粘衣服,农村人常把它叫作“黏人精”,每次都粘得满身衣服让人头疼。


荒地里的“黏人精”,让农民厌恶,现在晒干是稀罕货,农民到处挖

农民对鬼针草的印象也只是片面的,其实鬼针草还有另一面的药用价值。正因为这价值,现在很多农民把它当稀罕货,一年四季都会到处挖,晒干之后是好东西。鬼针草的药用价值,普通农民一般都不了解,才有那股仇人般的痛恨。其实鬼针草的药用,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该药苦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中华本草》也介绍鬼针草的价值,其全草皆可入药。


荒地里的“黏人精”,让农民厌恶,现在晒干是稀罕货,农民到处挖

除了采挖普通野菜食用之外,有一部分农民还专门到处采挖成熟的鬼针草。至于用途民间偏方很多,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对此你们认识鬼针草吗?你们当地叫它什么呢?你们当地有出现专门采挖鬼针草的现象吗?你们当地有市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