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疫情面前,为何逆行?

谁没有一丝的畏惧,谁没有家人的牵挂……只因那一身白衣,那一枚党徽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便义无反顾,战斗在一线。

从1月19日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护士长李晓玲一直坚守岗位,她既是子女,也是母亲、妻子,更是一名党员。她说,身为医务人员,选择了这份职业的荣誉,便不能拒绝它的艰辛;身为一名党员,就是一个先锋,就要在党的号召下勇冲锋、敢作为,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晓玲:“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李晓玲戴护目镜。

“妈妈这么久不回家,我要换个妈妈。”

——这是心酸

“来,穿上工作服,戴上鞋套。”2月6日下午2点40分,记者来到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走进17楼呼吸内科。如今,呼吸内科已临时改为隔离病房。

在医务人员清洁区,记者见到正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李晓玲,她刚对一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进行了咽试纸核酸检测采样。口罩遮住了她的脸庞,只有露出的双眼显得些许疲惫。

这已经是李晓玲战“疫”的第十九天。十九天来,她只是乘着夜班休息间隙回家了两趟。到家时,家人已入睡;离开时,家人还未醒。

“妈妈这么久不回家,我要换个妈妈。”这是李晓玲跟家人进行手机视频通话时,她2岁的儿子对她说的话。在外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句玩笑话,可于她而言,是一种心酸。作为子女、作为父母、作为妻子,在这个特殊时期,理应陪伴在家人身边。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作为一名党员,就意味着责任,特殊时期,就要挺身而出、带头冲锋陷阵。

李晓玲:“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李晓玲穿防护衣。

“别喝酒,等会儿我可能还要去医院。”

——这是责任

事实如此,从科室变为“隔离病房”的那一刻起,李晓玲就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1月19日,呼吸内科收治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她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主动站了出来,冲在一线,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逆行者”。

有着十一年护理经验的她,迅速作出反应,带领科室护理人员迎难而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心电检测、吸氧、输液、核酸检测采样……

当天,李晓玲家中安排吃团年饭。6点下班的她回到家中依然心系工作。在饭桌上,她就提醒老公:“别喝酒,等会儿我可能还要去医院。”当晚11点,李晓玲接到通知,该患者要送往万州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救治。接到通知后,她立即赶往医院,主动转送病人后,立即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病房终末消毒是一件体力活,病人离开病室后,为防止院内感染,必须进行一次严格的终末消毒。室内家具、墙壁、地面、马桶、垃圾处理……任何角落都不能放过,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液喷洒、擦拭等工作,做完后已是次日凌晨3点。

李晓玲:“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李晓玲给病房做终末消毒。

”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这是担当

进入隔离病房,就必须“全副武装”,戴上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而防护服不能轻易脱下,因为脱下后,这套防护服就作废了。

“我们这里都是疑似病例,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一个病人一个房间,为此我们的防护服也是一对一。”李晓玲解释,一对一就是一个房间一个病人一套防护服,意思就是进了这间隔离病房,出来后去下一个隔离病房,就必须重新换一套防护服。但在这关键时期,防护服是紧缺物资。为此,接收疑似病例后,她们要穿着防护服数小时在病房内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常常是身上湿透了,嘴上却干起了皮。

此外,为了节约防护服,李晓玲还有一个小发明。因为有些病人躺着喝水不方便,如果医务人员只是进入病房喂水的话,就太浪费防护服了。所以她把500毫升葡萄糖输液袋的水倒出来,在里面装上温开水,然后把干净的输液管针头取下,用过滤器来控制开关。这样病人想喝水时,自己打开开关就可以自助喝水了。

因为是隔离区,病人家属和后勤人员都不能进入。为此,病人的一日三餐、生活护理都由医护人员负责。“现在好了,医院专门联系了一家餐馆,给我们统一订餐,专人派送,让我们和患者都没有后顾之忧。”李晓玲笑着说,现在只需专心致志防控疫情、抗击病魔。

隔离区的工作非常繁重,但是李晓玲正能量满满。工作中细致努力,只想着可以多做一点,早日战胜疫情。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她,“累么?”她说,“累,但斗志昂扬,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