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北三县:实行入京“信卡证”管理制度

长城网廊坊讯(通讯员刘亮 刘杰 邢建平 记者祝雪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厂出台的这项举措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贴心安全又便捷、工作生活无烦忧……”今年28岁的肖义工作在北京,家住在大厂回族自治县潮白新城,每天都要往返于两地之间,是“北漂”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这个春节,已经两年没回老家过年的肖义计划着早点回老家跟父母团圆。然而,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在年前拦下了肖义回老家过年的脚步,更让即将在节后返回工作岗位的他遇到了通行不便的难题。

廊坊北三县:实行入京“信卡证”管理制度

在大厂回族自治县谭台治安检查站,工作人员为进京人员测量体温。刘亮 摄

让肖义连连称赞的正是大厂实行的“一信”、“一卡”、“一证”出入管理制度。据了解,“一信”即单位工作证明信,“一卡”即人员健康登记卡,“一证”即出入通行证。自2月10日起,只要三证齐全,便可出入顺畅,正常进京复工。这是大厂加强京津冀联防联控、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一个缩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大厂在县域出入口设置7个健康筛查点,公安、交通、乡镇、卫健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24小时对进出大厂的车辆、人员进行消毒、排查。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包联小区、村街,建立“五位一体”的群防群控机制,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各镇村、街道、园区均设置了疫情防控检测点,并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设立发热门诊和集中隔离点,按诊疗流程对发热病人进行检测、治疗、排查新冠肺炎患者,对密接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广大志愿者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多种形式助力防疫工作。同时,县域内企业和各界群众踊跃捐赠,积极投身战“疫”,截至日前,累计捐款捐物达250余万元……一场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大厂17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打响。

廊坊北三县:实行入京“信卡证”管理制度

在首都环线高速大厂东高速口,工作人员对过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并测量体温。刘亮 摄

面对疫情防控与节后复工重叠这个特殊的时期,独特的区位对大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节后返京人员的逐渐增多,以及县内企业陆续开始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对此,大厂按照省、市要求排查防控全面提级,各检查口、社区、村街、机关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本着“抓防控、抓发展”的原则,统筹抓好县域内企业、省市重点项目的复工准备,与北京通州区建立疫情防控协查联动机制,对北京工作、大厂居住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和协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除了大厂,三河市和香河县也采取强有力措施,突出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河市全力支持和配合北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月10日,三河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节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明确该市全员实行“一信一卡一证”(单位证明信、人员健康卡、村(社区〉出入证)制度,在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做到出行顺畅。

强化协同意识,在交通排查、人员出入排查管理、复产复工等方面启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法治意识,依法做好排查、隔离和救治工作,全面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管理;强化效率和服务意识,及时倾听群众投诉与反映,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梳理和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情引导;支持首都疫情防控,坚决避免发生“四类”人员由三河进入北京的情况,严格落实“一信一卡一证”制度;抓好统筹调度,推进复产复工。

廊坊北三县:实行入京“信卡证”管理制度

谭台治安检查站进京方向(无人机拍摄)。刘亮 摄

针对在京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香河县也出台了“一信一卡一证”出入管理制度,要求在京工作人员回香河需开具单位介绍信并到医院体检,凭“信”“证”到所在社区办理“出入证”,2月10日起便可出入顺畅,正常进京复工。这一举措,使社区管控力度得到加强,更好地避免了外来人员随意进入,也使疫情可查、可控,防止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香河县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全面实施疫情防控救治“一张网”,严守交通道路、农村、社区、公共场所、重点单位“五道防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输出,全力支持和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目前,该县在安平检查站等14个重点路口设立检查站点,每天144名医护人员、330名公安干警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班,对过往人员测量体温,并及时为疫情应急救援人员、防控物资运输车辆开通应急“绿色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