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清-相濡以沫
這個問題說的很有特點,不知道其中所說的結果二字,是指曹植作詩的情況,還是指曹植自己的命運。如果是說作詩的話,那麼以曹植當時的才華,自然是不成問題。曹植七步之詩都做的出來,更何況百步之詩。如果說是他的命運的話,根據史料記載他並不是被曹丕害死的,而是抑鬱而死。
既然如此,那就先來說說曹植的詩吧。談起曹植,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從小便開始展露自己在詩詞歌賦上的才華,也正因為如此,初期很受曹操寵愛。而那首廣為後世流傳的“七步詩”更是讓他大放異彩。
七步詩的形成其實起源於一個故事,歷史上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他的王位,魏文帝曹丕繼位以後對自己的兄弟進行了殘忍的殺害,這其中也不乏曹植,於是為了找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曹丕便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做出一首詩,否則將被處死,就這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由此產生。這次沒能如願的曹丕便繼續對曹植進行為難,然後也就有了如今這個問題。
一次,曹植陪同魏文帝曹丕外出遊玩,兩人在散步之時,無意看見了兩隻牛在打架,貌似為了爭奪某樣東西,而其中一頭牛根本沒有什麼還手之力,於是便節節敗退掉落水中而亡,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曹丕卻因此聯想到了自己和曹植之間的關係,便隨即讓曹植在百步之內做出一首《死牛詩》要求不能出現死,牛等字。曹植可是歷史上少有的才華橫溢之人,這點事自然難不住他,所以結果是他做出來了。
另一邊,其實曹操剛開始是十分中意曹植這個兒子的,也曾想讓他繼承自己的衣缽,可是曹植自身書生氣太重,又經常喝酒誤事,這才讓曹操感到失望至極。後來曹丕繼位後,因為忌憚曹植的才華,便一心想把他處死,不過因為自己母親家族的實力緣故才不敢輕舉妄動,這樣一來曹丕便開始處處打壓曹植,讓他的才華無處施展。而曹植也逐漸落魄,對自己壯志難酬的境況很是壓抑。雖然曹丕並沒有下令殺害他,但他對於曹丕父子對自己的輕視很是不難,常年鬱悶,最後便抑鬱而死。
綜上所述,《死牛詩》這首詩的結果是曹植做出來了,而曹植的結果是,並沒有被曹丕殺害,而是在曹丕兒子繼位時期抑鬱死亡。
不過,歷史上不管是對於《七步詩》還是《死牛詩》來說,是不是曹植所做都令人產生了懷疑。
- 一則沒有明確的正史記載,據瞭解這兩首詩分別出自野史《世說新語》和《太平廣記》,所以可信度引人懷疑。
- 二則如果曹丕真的想讓曹植死的話,何須那麼費勁,直接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即可。
- 三則《死牛詩》不管是在文采上還是意境上都和《七步詩》相差甚遠,說不定是後人添加上去的。所以對於歷史事情我們要學會有自己的判斷。
小姐姐講史
這真是一個千年誤讀,
曹植殺曹丕不是因為嫉妒,
曹丕沒必要去嫉妒,
曹植是皇帝,會嫉妒一個下屬?
不合邏輯。
那曹丕為什麼要殺曹植?
據我的考據,
這是曹操的密旨。
曹操生前就密旨曹丕要除掉曹植。
曹操從袁紹兒子爭奪地位而毀掉天下得出教訓。
曹丕若不殺曹植,
曹天下一定完蛋。
果不其然,曹丕沒殺曹植,
曹天下三代而亡。
曹操要曹丕殺曹植還有一個目的,
練膽,
不敢殺戮,天下難保。
曹丕不敢殺曹植,
還不敢殺司馬,
結果,天下被司馬家族強得。
我寫的小說給這個歷史事件正本清源。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問題:曹丕又命曹植寫《死牛詩》,不能出現“死、牛”二字,結果怎樣了?
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輦出遊,逢見兩牛在牆間鬥,一牛不如,墜井而死。詔令賦死牛詩,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不成,加斬刑。子建策馬而馳,既攬筆賦曰:"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賦成,步猶未竟。前言
這個故事出自《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七十三·俊辯一》,死牛詩後面還有一段話,說的是七步詩:
重作三十言自愍詩云: 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世說》)不過今天的《世說新語·文學》中的七步詩卻不太一樣:
"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書傳抄刊刻時難免有些錯誤,今天的世說新語中七步詩有幾個字與太平廣記不太一樣。但是死牛詩卻一點也沒有記載,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曹植逃過一劫。他終於在黃初七年(226年)熬死了曹丕,不過自己依然得不到重用,6年以後在憂鬱中病逝,終年41歲。
一、死牛詩是押入聲韻的古體詩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曹植的時期,還沒有四聲平仄,當然也不存在什麼格律詩, 那時候也沒有統一的韻書。 隋朝韻書是參考生活中口音制定的,所以有一些詩也是符合後來韻書標準的。
按照韻書來看四個韻腳都是入聲:【骨、突、窟:六月】 、【洩:九屑】 。不講究格律的古詩時是可以用鄰韻通押,所以這四個字雖然是兩個韻部,但是屬於鄰韻,這首詩的押韻是符合唐朝古體詩要求的。
二、死牛詩是白戰體
宋朝歐陽修的《六一詩話》記載了一段故事:
國朝浮圖以詩名於世者九人.......當時有進士許洞者, 因會諸詩僧分題,出一紙約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於是諸僧皆閣筆。這段故事說的是當時有九位侍僧,是當年的網紅,個個作詩很牛。可是許洞不服氣,邀請他們作詩,但是詩中不可以有這些字: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於是,眾僧人都歇菜了。
後來苕溪漁隱(南宋胡仔)在自己的《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載了歐陽修的故事:
“六一居士守汝陰日,因雪會客賦詩,詩中玉、月、梨、梅、練、絮、白、舞、鵝、鶴、銀等事,皆請勿用。
六一居士歐陽修當年在汝陰作官,汝陰古代屬汝南郡,所以蘇軾說“以為汝南故事雲”。歐陽修有一次於“雪中約客作詩”, 他提出: “玉、月、梨、梅、練、絮、白、舞、鵝、鶴、銀等字皆請勿用”, 不許用經常用來描寫”雪“的詞語進行創作。
再後來蘇軾仿照歐陽修作詠雪詩,因為蘇軾詩的有: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這就是“白戰體”的由來,意思是赤手空拳打仗不可持有兵刃。
苕溪漁隱說”
自二公賦詩之後,未有繼之者,豈非難措筆乎?”自從歐陽修和蘇軾以後,沒有繼續這樣賦詩的人了,難道不是難以下筆嗎?
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不得言其死。
結束語
《太平廣記》是受宋太宗之命編纂。開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次年完成。看來死牛詩早於歐陽修、蘇軾作白戰體。
白戰體很難做出好詩,同樣,死牛詩也不是一首好詩,這一類詩有點文字遊戲的味道。
曹丕在路上看見兩頭牛打架,就讓弟弟作詩,做不出來就要砍頭,似乎也太兒戲了。這個故事聽起來很像是民間傳說,但是這首詩一定是文人寫出的作品,有可能是後人故意張冠李戴。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我來回答。《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故事早已廣為人知,於是有了後來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美譽。其實,曹丕曾不止一次威逼曹植賦詩。曹丕陰險狡詐,一直對自己的兄弟耿耿於懷,總是想方設法找個理由除掉這個弟弟。
除了《七步詩》,還有《死牛詩》為證。一天,曹丕與曹植一同騎馬出遊,途中。,正好遇到兩頭牛在牆下打鬥,其中一頭牛力不支,連連敗退,直到死為止。曹丕一看,眼珠轉動,曹丕見此情景,頓生奸計,詔令曹植當場賦《死牛詩》一首,而且限定詩中“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亦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而詩不成則要砍頭,條件可謂苛刻。
曹丕提出了這麼苛刻的要求,所有人都認為報志願這次逃不過了,誰也沒想到,天資聰穎的曹植在危險時刻也能化險為夷,他來了靈感,當場就做出了一首詩。
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
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
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此詩寫完後,一百步還沒走完。曹植在詩中巧妙地避了“牛”、“井”、“鬥”、“死”等限定字眼,分別用了“肉”、“土窟”、“唐突”、“臥”等近義詞代替。形象地描繪出了兩牛相鬥、一牛慘死的情景,語言樸實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曹植不慌不忙,憑藉自己的聰慧再次化險為夷,曹丕也沒有理由再治曹植的罪了。曹植的文采真是讓人欽佩!怪不得被冠於才高八斗的美譽。
小李的普通平凡生活
這事記載在《太平廣記》裡,不僅不能出現死和牛字,限制條件比這個多得多。
魏文帝曹丕曾經和弟弟陳思王曹植一同出去遊玩。
正好遇見兩頭牛鬥架。牛頭相抵,比拼的是力氣。一頭牛鬥不過對方,步步後退,掉到井裡摔死了。
曹丕就對曹植說:“你不是有才嗎?你就以死牛為題材作一首詩。”
曹植剛要開始。
曹丕說:“我還有限制條件呢,第一不能出現牛、井、鬥、死,四個中的任何一個字;第二詩句必須是四十個字;第三馬走一百步必須寫完。如果寫不完的話,就要砍頭。”
——這弄死曹植的意思也太明顯了。
曹植當然沒別的選擇,他只能打馬前行,一面打馬一面寫:“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五言詩,八句,正好是四十個字。
而且提前交卷——寫完馬還沒有走了一百步。
曹植雖然圓滿完成了答辯,但是想想這也活得太窩囊了,於是又寫了一下感慨自己:“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不就是咱們熟知的《七步詩》嗎?
如果按照這個故事的邏輯,咱們熟知的七步詩,應該叫《馬上百步詩》,這首著名的七步詩反而是隨手而作的。
《太平廣記》上說這個故事出自《世說新語》但我們今天見到的《世說新語》版本上記載的是我們熟知的版本,並沒有死牛詩。
這是文學史上的一個有名的公案,具體真實情況不得而知了。
但是也可以看出,當年曹丕害曹植的故事版本有很多,我們吃瓜群眾看看就行了。
錦翼
曹植避開這些字眼,只是用兩牛相爭,一牛失敗的情景來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還向曹丕表明自己並沒有要和他相爭的意思。曹植是想通過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從而告訴曹丕自己是個沒有威脅的人,希望曹丕以後不要把注意力再放在自己身上。
原詩如下:
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懼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據說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曹丕約曹植去郊遊,然後郊遊的路上正好看見兩頭牛在爭鬥。看到這樣的情況以後,曹丕可能又想到當年曹植和自己為了權力而爭鬥的情景,但是如今的自己卻成了勝利的一方,於是他就讓曹植作一首死牛詩,但是又不能包含死牛二字。其實曹丕這樣做,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優勢。
然後曹植果然在規定時間內做出了一首詩,這首詩不僅完全符合曹丕的要求,而且還在言語之間表達了自己的主張,告訴曹丕自己的立場。其實,曹丕和曹植的爭鬥,曹操應該負很大的責任,如果當初不是曹操的左右不定,也不會在兄弟二人之間埋下這樣一顆不定時炸彈,引得兄弟二人不和。
要說當時的曹丕在大哥曹昂去世以後,已經是標準的繼承人,但是曹操本人也很喜歡曹植,於是在兩兄弟之間搖擺不定,導致這兩人名下各有支持者,都在為那個位置奮鬥。後來的結局雖然是曹丕勝利了,但是對於當年的爭執曹丕始終不能忘懷,看見自己這個強大的對手就想把他除掉,所以才會一直為難曹植。
張丨小天
曹丕.命曹植寫《死牛詩》,不能出現“死.牛》二字,結果怎麼樣:
曹操有三個兒子,每一個都沒有自已的特徵與鮮明的特點,大兒子曹丕為人沉穩老辣,最終繼續了曹操的魏王爵位,並在不久後廢掉了漢獻帝,建立了魏國,史稱魏文帝。老二兒子曹彰是員武將,一生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曹操稱為“黃鬚兒"。老三兒子曹植文采過人,尤其喜歡飲酒作詩,後代人曾說~“天下文人才氣如果有十鬥,曹子建獨佔八斗”。這就是“才高八斗”的由來。
曹植從小就喜歡詩歌賦,10歲的時候就可以背誦《詩經》、《論語》。曹操一日看見了小兒子曹植的文章、連連點頭稱好,但又不相信是小兒子自己寫的,便問曹植:“你請人代寫的嗎?",曹植胸有成竹的回答到,“話,說出口就是論;字,下筆就成文章,不信當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比請人代寫”。可見小時候的曹植的文學造詣就以經很深了,也令曹操刮目相看。
有一天,曹丕與曹植同車出遊,途中遇見兩頭牛相鬥,一頭牛鬥敗,墜死井中。曹丕見此情景,心生奷計.當場詔令曹植賦《死牛詩》一首,做詩對於曹植來說那是在簡單不過的事,可是曹丕提出了.很多苛刻要求。他提出的要求是,這首詩的字數一定要多於四十個字,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不能使用一些特殊的字,在詩中不能出現,牛、井、鬥、死四個字,曹植當即付賦詩;
兩肉齊通行,
頭上帶橫骨;
行至兇土頭,
峍起相唐突。
二敵不懼剛,
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
盛意不得洩。
臨危不懼的曹植,在一次用自己的文采和智慧脫離險境,倖免於難。
曹植隨然處處小心,但一直確被這位兄長打壓非難,併為此遷徒,他的待遇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曹丕死後.按理應該好點了吧,可是繼位的曹睿對他這位叔叔依然是,處處加以提防,也許是他老子曹丕教給他的。總之曹植的一生是一直處在被打壓和非難的情況下度過的卜√,日子過的真是難受又心酸。但世人對曹植的文采那是齊聲稱讚的。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學影響力對後人,那是很大的,唐朝大詩人李白就曾說過,“曹植為建安雄才,惟堪捧駕。天下豪俊,翕然趨風,白之不敏,竊慕高論"。可見曹植的文采對後世的影響力有多大。原本曹丕想打壓一下曹植,沒想到一首不能有“牛”和“死"兩字的《死牛詩》又成了一首千古名作,令後人稱道。
與風互語
曹丕真是愚蠢至極,難道不知道曹植才高八斗,滿腹才華,尤其擅長寫詩作賦嗎?用別人擅長的東西為難別人,這豈不是自找難看嗎?
假如想讓曹植死,不必讓他作詩,讓他七步扛鼎好了,舉不起來就把他咔嚓了,如此曹植豈能不死。
所以,歷來對於《七步詩》是否為曹植所作,爭議非常大,魯迅也認為《七步詩》是後人惡搞之作。
《七步詩》最早見於南朝劉宋時期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我們知道,《世說新語》不是正史,裡面充斥許多道聽途說、子虛烏有的東西。
況且劉宋時期是尊劉貶曹的,劉義慶會不會為了討好“民意”,故意編造子虛烏有的故事,把曹丕黑成骨肉相殘、刻薄寡恩的小人呢?
極有可能!
言歸正傳,既然表明了立場,下面就純粹是為惡搞而惡搞了,不必較真。
且說,曹丕為了置曹植於死地,令曹植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誰知道曹植腦瓜子太好使了,瞧見鍋里正在煮著毛豆,就脫口成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搞了個大紅臉,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於是更加惱羞成怒,不行,我還要再考考你,我非要用你擅長的東西搞死你!
曹丕這種心理其實與慕容復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極為相似,最大的報復,莫過於用對手看家功夫殺死對手,讓對手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讓對手含恨而死,死不瞑目。
這一天,曹丕和曹植騎馬來到了郊外,突然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兩頭公牛在決鬥,旁邊站著一頭嚇得花容失色的母牛,不用問,這兩頭公牛正在爭奪母牛交配權呢!
打著打著,突然一頭公牛不小心掉到了井裡,沒過一會兒就嚥了氣。母牛與勝利一方幸福地手牽著手,去做不可描述的事情去了。
這時候,曹丕靈機一動,就讓曹植根據此情此景作一首詩,不能出現“死”和“牛”,但還要把整件事情介紹出來。
曹植低頭不語,默默思索,片刻之後,一首不那麼膾炙人口的小詩脫口而出: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凼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這首詩比之《七步詩》,不論是意境,還是韻律,都差之甚遠,估計在唐朝隨便拉來一個讀書人,都比這個寫的好。
這個故事不是我信口胡謅的,是記載在《太平廣記》裡面的,是有據可查的!
然而,《太平廣記》與《世說新語》一樣,都不那麼靠譜,這兩本書大致相當於曾經風靡全國的,老少皆宜的,鳳姐最愛看的《故事會》,大家看看樂呵樂呵就好。
千萬不可當真!
一半秋色
曹植與李白、蘇軾有二千年間詩家“三仙才”的美譽,而 “走馬百步詩”、“七步詩”則是成就他的仙才之名的代表作品,其中的“走馬百步詩”指的就是《死牛詩》。
史記,曹操有25個兒子,在他的心目中,王位第一繼承人是曹昂,第二繼承人是曹衝,第三繼承人是曹植,第四繼承人才是曹丕。只是,由於曹昂和曹衝早死,而曹植又因醉酒私自乘坐王室車擅闖王宮大門司馬門,違犯僭越之罪,因此曹植才漸漸對他失去了信任和寵愛。曹丕繼位之初,就曾感嘆:“倘若曹衝活著,王位根本輪不到他。”可見,曹丕能夠繼承王位,既有幸運之神的眷顧,也有追求權勢的一腔執著之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衝病死後,曹植就成了曹丕上位的最大阻力。為了對付三弟曹植,曹丕可謂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理煎熬。更令曹丕心驚的是,曹植的影響極大,不但有搶奪他王位的潛力,還有偷走自己心愛女人“洛神”(甄宓)愛情的可能。一旦曹丕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他失去的不但有嚮往的權勢,或許還有自己的愛情。
所以,就算曹丕已經上位,但對弟弟曹植的恨卻更加的深,並已發展到欲除之而後快的地步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繼位後,便打算拿弟弟曹植開刀。一是為瀉心中多年之恨,二是為徹底消除權力鬥爭中的潛在威脅。
一天,曹丕帶著一眾臣子(包括曹植)外出視察民情,正逢民間開展鬥牛比賽,隨好奇上前觀看,正好看到兩頭牛在牆下相鬥,而鬥敗的那頭牛又不幸墜井而亡。
觸景生情之下,曹丕心中忽然升起一個念頭,曹植不就是那頭鬥敗的牛嗎,但他為何還活得好好的?憤恨之下,曹丕便打算讓政權鬥爭失敗的曹植,步墜井而亡的敗牛後塵去死。因此,對曹植說:“大家都說你才華橫溢,你就以剛才的“鬥牛”現場賦詩一首吧,限你在馬行百步內完成,但詩中不得出現“牛”、“井”、“生”、“鬥”和“死”的字眼。否則,以將治你欺世之罪。”
曹丕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顯然就是為了致曹植於死地。結果,曹植只是略作沉思,便當即揮毫寫下名傳千古的《死牛詩》:“兩肉齊通行,頭上帶橫骨;行至兇土頭,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該詩不但應景應情,而且以“肉”比“牛”、“土窟”比“井”、“唐突”比“鬥”、“臥”比“死”,使詩的整體意境更加的妙趣橫生。觀者,無不拍案叫絕。
雖然,曹植以此詩逃過生死一劫,但不久曹丕又以“兄弟”為題,再次打算為難曹植,以便定罪,而曹植卻反以“七步詩”名揚天下,並在母親卞皇后的出面調停下得以倖免。最終,曹丕只好將曹植數次徙封,又嚴加監視,也因此導致年僅41歲的曹植在憂鬱中病逝。
祥子談歷史
曹丕工於心計,為人沉穩老辣,經過處心積慮的爭鬥,最終繼續了曹操的魏王爵位,以後又廢掉了漢獻帝,建立了魏國。曹植的(字子建)文采超過了他的哥哥,人們曾說:“天下文人才氣如果有十鬥,曹子建獨佔八斗”。這也是“才高八斗”的由來,見證了他的才華橫溢。
這則 故事真假有待商榷。話說有一天,曹丕與曹植哥倆出遊,途中看見兩頭牛殊死相鬥,結果一頭牛鬥敗,墜死井中。曹丕靈機一動,計上心來.當場詔令曹植賦《死牛詩》一首,而且限定詩中“不得道是牛,亦不得雲是井,不得言其鬥,亦不得言其死”,走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盡而詩不成則要砍頭,條件可謂苛刻了。曹植從容,淡定,當即付賦詩;
該詩完全合乎曹丕的要求,以“肉”比“牛”、“土窟”比“井”、“唐突”比“鬥”、“臥”比“死”,使二牛爭鬥的整體意場景生動起來,深入其中,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曹植,再一次用自己的文采和智慧使自己倖免於難。
曹植自是才高八斗,但由於政治失意,生活一直處於壓抑狀態。後來,也還是遭到了曹丕的非難。不得不為此遷徒,他的境遇與身體也每況愈下。曹丕死後.繼位的曹睿對他這位叔叔依然處處加以防範,對此,曹植心知肚明但又無可奈何。繼續著難受又心酸的日子,誰叫他太有才了呢?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七步詩》《白馬篇》《洛神賦》《七哀詩》《飛龍篇》等作品,他是詩歌史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人;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樂府民歌到文人詩的轉變,推動了文人五言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