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你认为还有哪些皇帝能获得老百姓好评的?

骑蜗牛走高速


前言: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也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总共在位42年。他在位的时候,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且他宅心仁厚,节俭爱民,懂得时刻约束自己。可以说是宋代帝王中难得的明君圣主。

在北宋的九位皇帝中,宋仁宗的知名度相对来说比较低,比不上开国皇帝宋太祖,也比不上文艺皇帝宋徽宗。但是,他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他死后,老百姓自发地给他烧纸戴孝,由于给他烧纸的人太多,以至于“天日无光”。甚至当他的死讯传到辽国时,大辽皇帝也十分难过,给他建了一个衣冠冢,年年祭奠。

他在位的这段时间里,开创了“仁宗盛治”的局面。唐朝时的“贞观之治”时期,全国人口只有三百多万户,“开元盛世”时期全国人口也只有不到八百万户,而“仁宗盛治”时,全国人口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万户,“仁宗盛治”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他死后,庙号是“仁宗”。所谓仁,就是仁慈的意思,死后能获得“仁宗”庙号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肯定是实行仁政的,老百姓也爱戴他。在中国古代近五百个皇帝中,被称为“仁宗”的就那么寥寥几个,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最高荣誉。而在宋仁宗赵祯之前,还没有一个帝王被称为“仁宗”。

一、宋仁宗是个宅心仁厚的皇帝

据说,有一次宋仁宗在吃饭的时候,居然在饭里面吃出了一粒沙子。我们知道,古代帝王的饭菜都是精心制作的,皇帝在吃之前还要用银针试毒,然后再有人专门试吃,以确保皇帝的安全,所以,皇帝的御膳是不容有一点问题的。这件事要是被大臣们知道了,肯定有人要被杀头。因此,当时侍奉他吃饭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吓得要命,以为要大祸临头了。谁知道,宋仁宗却小声的对身边的人说:“切勿语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意思就是说,千万别告诉别人,这道膳食我吃过了,要是被人知道发生这种事情是要处死罪的。

还有一次,宋仁宗到御花园里散步赏花,在路上的时候他三番五次的回头,表情焦急,但又没有说话。左右的随从们见皇帝没有说话,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又不敢随便猜测皇帝的意图。直到他回到宫里,才对妃嫔说:“赶紧倒水来,朕渴坏了。”妃嫔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在御花园的时候不叫侍从们倒水喝,宋仁宗回答说:“朕在赏花的时候发现侍从没带水,如果要问的话,肯定有人要受到责罚,所以就一直忍着。”

二、宋仁宗是个节俭爱民的皇帝

除了对身边的人仁慈之外,对待老百姓宋仁宗也是如此,他还是一个节俭爱民的皇帝。据说有一次,宋仁宗处理政事一直到深夜,又累又饿,非常想要吃一碗羊肉汤,但是他忍着没说。第二天,皇后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宋仁宗说:“陛下为了国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要吃羊肉汤,随时吩咐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不必忍着。”宋仁宗回答说:“宫里面的一时索取,可能会让下面的人当成惯例。我昨晚要是吃了羊肉汤,以后御厨就会天天晚上杀羊做汤,这样下来,一年就要杀几百只羊,不但会造成浪费,还会给老百姓带来负担。所以,我宁愿忍受一时的饥饿。”

三、宋仁宗是个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的皇帝

宋仁宗不仅宅心仁厚,节俭爱民,他还善于纳谏,知人善用,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始终重用贤臣,并且虚心纳谏。即便是被臣子骂了一脸唾沫,也还是接受了谏言。像包拯、吕夷简、范仲淹、庞籍、韩琦、富弼、文彦博、狄青等都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可以说宋仁宗在位期间,名臣贤相辈出。

有一次,宋仁宗在宠妃张贵妃的枕边风下提升她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总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此时,包拯立刻上奏反对,说他太平庸了,不是这块料。但是张尧佐是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宋仁宗有点为难。最后宋仁宗免去了张尧佐三司使的职务,作为补偿,又把他封为了宣徽南院使、淮南军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司置使。这一下,包拯更不干了,当着群臣的面就跟宋仁宗争论了起来,最后宋仁宗听从了包拯的进谏,张尧佐没能当成节度使。据说,包拯在跟宋仁宗争论的时候,由于太激动,唾沫星子都飞到了宋仁宗的脸上,他退朝后,一边擦着脸上的唾沫一边埋怨张贵妃:“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总结: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政治上他实行仁政,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他知人善用,在位时期涌现出了包拯、范仲淹等众多名臣。而且,他还善于纳谏,即使被包拯吐了一脸口水,还是接受了他的谏言。他在位期间,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仁宗盛治”的局面,广受老百姓的好评。他死后,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悲痛是其他皇帝难以比拟的。


李小新吖


我们先对宋朝来一个综述。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建立宋朝,都开封。经过十多年的统一战争,宋于公元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1127年,宋王朝为金所迫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为元所灭。史称1127年前为北宋,1127年后为南宋。

宋朝建立后,在逐步削平各个割据政权的同时,又采取了许多措施重建中央集权统治,这是历史的进步。

但宋朝也只是达到局部统一。北宋与辽、西夏政权对峙;南宋时,金朝雄据淮河秦岭以北,南宋只能偏安江南一隅。

辽、西夏和金都是当时中国境内某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朝是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一个王朝。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民族建立的国家,而金为女真族建立的王朝。三个王朝都先后不断地侵扰宋朝。此时,两宋所面临的,一是少数民族入侵,民族矛盾尖锐突出,有时甚至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二是土地兼并恶性发展,统治集团又无节制地榨取百姓,阶级矛盾更加激化,迫使农民多次起义。

宋代最高统治者把防范、镇压农民的反抗,摆在极重要的位置,对外族入侵则一味妥协退让,不断割地赔款,统治集团腐败无能,国力日趋衰弱。在内忧外患下,宋朝维持了320年的统治,最终为元所灭。

宋朝的皇帝哪个对老百姓最好?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点,皇帝对百姓好和对官僚好,是两码事。文人给确定的庙号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

比如宋仁宗,虽然得到了仁宗的庙号,但实际上宋仁宗赵祯只是对官僚比较好,对百姓可是较差的。

宋仁宗十三岁继位,朝政大权在刘太后手中十二年;1033年刘太后死后,宋仁宗才亲自执掌朝政。

但是,宋仁宗不但才能有限、无甚大志,而且是一个昏庸、懦弱、荒淫的君主。

他没有能力执掌朝政,又把吕夷简等庸官请回来,宋仁宗一朝的朝政务求苟且,一切遵守"先朝旧规,不可轻议改革",不允许任何改善朝政的言论和措施。此时的宋朝,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风气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宋仁宗不仅昏庸无能,而且侈靡荒淫,整日沉溺深宫,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大臣奏事,一律点头敷衍。谏官王陶上疏说:"现在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中书、枢密决定,陛下一无可否,岂是为人主之道?"宫中美女数千人,先后有张美人、尚美人、杨美人、曹氏、陈氏受帝宠幸。宋仁宗赏赐宫妃,动以万计。国库的红罗,都被消费一空。

不仅如此,宋仁宗在科举上还大大增加了名额,按照20%比例录取,远超前代。比如官员数量,在宋真宗时期,官员总数为9758位,到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3年),内外官员已达17300多位。冗兵问题,在皇祐元年(1049年)宋朝禁军厢军总计达140万,为宋代的最高数字。

北宋的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待遇优厚;宰相和枢密使的工资,每月达三百千,可以购买上等良田一百多亩。此外,还有冬春服、随从人员的衣服粮餐钱、茶酒厨料、薪蒿炭盐等等费用。每逢祭祀典礼,还有各种固定名目的赏赐。仅郊祀的费用,宋真宗景德年间为600万缗,宋仁宗皇祐年间翻番达到1200万缗。

宋朝的冗官、冗兵、冗费,在宋仁宗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正因为赵祯对官员很好,所以才博得一个“仁宗”的庙号。

但是,对官员的高薪和巨额赏赐,钱从哪来?当然是老百姓。因此,仁宗朝的农民起义、士兵起义不断。

所以,宋仁宗不能算对老百姓好。

因此,以有没有农民起义、或者农民起义多少为标准,来衡量皇帝对百姓是好还是坏,我觉得这个标准是恰当的。

最终相对而言:

北宋的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三朝对百姓相对较好;

南宋的宋宁宗可算是对百姓最好的。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这个问题不错,我们来聊聊,在我看来除了宋太祖赵匡胤,还有以下二位皇帝能深受百姓好评吧

仁宗盛治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宋朝在此时也达到了顶峰,经济文化等高度繁荣,而且我们熟知的包拯、范仲淹等名臣也出现在此时。宋仁宗本人也性情宽厚,严于律己,真正起到了一个皇上该有的表率作用


乾淳之治

我们都知道岳飞被害是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而宋孝宗赵昚在位期间首先平凡的就是岳飞的冤案,这一点就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在对外政策上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对内政策上,他积极淘汰冗官,惩治贪官,重视农业生产。在他统治期间,南宋在政治经济上得到较大提升,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自然评价也会越来越高。


历史之殇以之为鉴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但从政绩来讲,我认为宋朝皇帝当中若挑选可能会获得老百姓好评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当算是好皇帝,为什么说他是好皇帝呢?原因如下:

第一,太平兴国是其登基之后的年号,从年号可知,赵光义登基之后内心深处还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无论最终目标是否实现,至少心里是想干事的。

第二,赵光义的政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具体如下:

赵光义为政宽仁,对宋太祖在位时曾加以处罚和想要处罚的臣子,宋太宗也能宽以待之,不加处罚,予以赦免。虽然对宋太祖手下的一些重臣,如:赵普、高怀德等先后予以罢免,重用听话的亲信,但这只是政治家必然的手段,尤其是在家天下的背景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是难以避免,不能否定赵光义的宽以待人,宽仁为政。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关注█ ▇ ▆ ▅ ▄ ▂



清论历史


评价一位皇帝是好是坏,我认为不能用道德的条条框框来考评,皇帝是什么?皇帝不是好人或坏人这样就可以评论的,皇帝首先是政治家,对政治家的评论当然主要得从“政治”两字谈起,换言之,政治家无论人品如何,是否杀了多少人,这些都不足以考量,关键在两个字:政绩。

但从政绩来讲,我认为宋朝皇帝当中若挑选可能会获得老百姓好评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当算是好皇帝,为什么说他是好皇帝呢?原因如下:

第一,太平兴国是其登基之后的年号,从年号可知,赵光义登基之后内心深处还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无论最终目标是否实现,至少心里是想干事的。

第二,赵光义的政绩还是可圈可点的,具体如下:

其一,赵光义为政宽仁,对宋太祖在位时曾加以处罚和想要处罚的臣子,宋太宗也能宽以待之,不加处罚,予以赦免。虽然对宋太祖手下的一些重臣,如:赵普、高怀德等先后予以罢免,重用听话的亲信,但这只是政治家必然的手段,尤其是在家天下的背景下,“一朝天子一朝臣”是难以避免,不能否定赵光义的宽以待人,宽仁为政。

其二,赵光义注重人才的选拔重用,使大量有才华的人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效力。据历史记载,赵光义第一次科举选拔的人才就远远超过赵匡胤党政时期。人才是国家的根本,重视人才是政治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责,在这一方面,我认为赵光义是合格的。

其三,南征北战,殚精竭虑,尽到了皇帝的职责。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他本人后又率军亲征,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破解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九十年藩镇割据的混战局面,从形式上统一全国。这一政绩可是可圈可点,虽然后来多次作战,战斗力有点小弱弱,但毕竟人家也打了几个胜仗,就统一全国一点就不容抹杀!

其四,赵光义励精图治,注重对官员的考核,限制节度使的权力,基本改变了武夫当政的局面,为宋朝基本确立了文官制度,为宋朝江山的稳定打下了坚固的制度基础。比如,他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形成了较好的关于选拔和考察制度;比如,他重视科举,选拔了大批文官,为文官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个皇帝都是有功有过,就像人有优点有缺点一样,但从整体上讲,我认为赵光义是尽到了一个皇帝的职责,尤其是在建国之初,他的作用承上启下,可谓重要之极,而他忍辱负重,基本圆满地履行好了皇帝的职责,就这就值得百姓认可、赞颂!






读书闲话


宋朝尤其是北宋,除了宋太祖赵匡胤以外其他皇帝都还是不错的,比如宋太宗 、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尤其是宋仁宗赵祯堪称千古贤君。

明朝朱国桢评价宋仁宗:三代以下的能够称得上贤主的,只有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

宋仁宗就是戏曲狸猫换太子中的小太子,他性格仁厚,善于纳谏,最著名的就是包拯进谏经常说话时将唾沫星喷到仁宗的脸上,而仁宗却丝毫不在意,并且洗耳恭听。并且他在位时期还有著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的生活方面也非常注意,有时候想吃肉食却生怕打扰百姓而克制,在古代说一不二的帝王中能做到如此可谓凤毛麟角了。宋仁宗赵祯十三岁即位,在位四十一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勤政爱民的统治下,创造了仁宗盛治。

仁宗皇帝一生爱民,在他死后宋朝境内百姓无不哀悼,尤其是洛阳甚至被平民烧的纸钱遮满了天空 。北宋敌国辽国听到消息后,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甚至大哭,因为仁宗时期一直和辽国保持了四十年和平,宋仁宗一死恐怕两国再也难以和平了,并且辽国还为宋仁宗修建了衣冠冢来纪念他。


小伤聊史


老百姓好评君王不一定是雄才大略,只要宽厚待下即可,所以可以获得百姓好评的应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

论能力,他不如宋太祖,论学问,他不如宋徽宗,但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在位42年,执政宽简,为人温良,把一个“仁”字贯穿治国安邦全过程。

一、对下人仁慈:有一次他吃饭咬到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并嘱咐侍女;“千万别声张,这可是死罪!”对待下人过失他能够选择宽厚原谅;

二、对自然敬畏:一次仁宗想吃烧羊,下人问为何不安排人做,仁宗回到:“你不知道吗?每次听到宫内有什么需求,坊间便以为这成了定规,纷纷制作,我担心要了烧羊,百姓会夜夜宰羊,长此以往,必然暴殄天物,我怎能不忍一时之饥,而开启无穷杀戮呢?”充满人性关怀;

三、对言论宽松:宋仁宗一朝没有“文字狱”,相反他还非常痛恨“深文周纳”,即罗织材料、陷人以罪的行为。当时一个举子给成都知府献了一首诗,鼓动成都知州与宋朝分庭抗礼,这无疑是一首反诗,吓得知府绑了举子上京请求治罪。宋仁宗了解后哈哈一笑:“这是老秀才急于求官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并安排他去偏远小郡出任司户参军,可见当时言论的宽松和自由;

四、对大臣很包容:宋仁宗宠幸张美人,张美人吹“枕头风”,希望仁宗提拔自己堂伯父。一次朝堂上宋仁宗把提拔方案抛出来,包拯当场反对,由于激动唾沫星子还溅了仁宗一脸。仁宗不但没怪罪,还听了包拯的谏言。



花小兔不是兔兔tu


若论文治,当是仁宗

若论武功,确是太祖

若论才学,自是徽宗

若论改革,即为神宗

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嘉佑四年(西元1059),这时距赵祯驾崩还有四年,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赵祯都没有批准。但他死后再也阻止不了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了。翰林学士王珪等群臣给他写谥曰:“臣闻元精磅礴,济万物而不昭其迹者,荐名曰天;至德汪洋,泽万世而不有其功者,建谥于帝……维其历古圣贤之君,莫不极所以尊明令显之称,又或至于代相袭之。夫仁者圣人之盛德,岂独未有以当之耶抑当时鸿儒巨学反略于稽求抑又天之所启、期以克配先帝之庙乎《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此之谓欤惟功以创业为祖,德以守成为宗,皆尊尊之大义也。先帝尊谥,宜天锡之曰神文圣武明孝皇帝,庙曰仁宗。”

“仁”就是对帝王的最高评价,“为人君,止于仁。”《宋史》这样评价赞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小彪有话说


古代皇帝在死后,用崩字更准确些吧。后代都会给他追赠一个谥号,表明后世对他的评价。之前好皇帝流行的谥号是文、武、明、章、宣等。到了宋朝有位皇帝,得到了一个此前独一无二的谥号,以表示臣民对他的感激和尊重。一个“仁”字,取自《大学》中“为人君,止于仁”。这位皇帝便是宋仁宗赵祯,便是民间所熟悉的狸猫换太子的那位皇帝了。宋朝过后,也有了“仁”这个谥号,中国历史上得到它的皇帝没有几个。一个仁字,也表现了它所在时代的宽宏大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学习孔孟之道的文人士大夫对为君者的理想状态,可能便是孔孟提出的核心“仁爱”的要求。再他们看来,宋仁宗做到了。

公元1063年,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宋仁宗逝世,入葬永昭陵。“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这是《宋史》中仁宗死后的一段描写,仁宗死后,消息传来。整个京师自动罢市悼念,许多天没有间断过,许多乞丐小儿都在大内前,边哭边烧纸钱。可见在整个都城百姓哭成一片,百姓陷入巨大的悲伤的情景,这哀伤的氛围下来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好皇帝。这些人之所以痛苦,不仅是因为一个皇帝的离去,也是在怀念仁宗在位的时代。宋仁宗的仁慈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史料记载宋太祖黄袍加身称帝后,曾在太庙立了一块碑。(有关宋朝背景下的电视剧应该有这方面的剧情)每年皇帝祭祀太庙,或者新皇登基都要对着这块石碑拜祭,默诵,可以说是赵家皇族的祖训。北宋灭亡,石碑上的文字流传出来,石碑上有三段文字

  • 第一条,由于北宋继承后周柴氏江山,要求赵氏子孙不得对柴氏子孙用刑,就算是谋逆之罪也不公开处分,不诛连家属。
  • 第二条,是针对官员和读书人的,要求后世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和上树提意见的人。
  • 第三条是若赵氏子孙违背前两条,必能受到天谴。

宋太祖以身作则,不杀大臣,不杀读书人,不杀言官,宋仁宗很好的遵从祖训。表面看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似乎无所作为,让人感觉遵从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实则不然。他虽没有汉武雄风,唐宗宋祖风骚,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百姓修养身息,和辽罢兵言和,民间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舒适。他的宽容大度,仁爱,使得民风淳朴。在位期间文化更是昌盛,范仲淹,欧阳修,黄庭坚,曾巩,三苏等都在仁宗一朝,给中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张泽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虽然是描绘的宋徽宗当政前期汴京百姓的生活情景。此时距离仁宗时代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经历了英宗对仁宗时代成果的守成,神宗哲宗两代变法带来的社会动荡,传到宋徽宗手里。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宋仁宗时代比《清明上河图》所绘的蓝图更加繁荣昌盛。

仁宗一朝是整个宋朝甚至中国历史都少有的宽容时代,《宋史》是元朝后期宰相脱脱主持所修的,蒙古却也不吝对他的推崇:仁宗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雅量宽宏。观夫仁宗之世务以仁治天下,蠲减赋税以纾黎民之苦,罢省贡物以免州县之劳,理河乱,兴水利,劝奖农桑,扶植工商,使农商之利倍于往昔,国用之盛,冠于诸朝…………厚厚的宋史在仁宗纪一篇中几乎每隔几行,就能看到仁宗对百姓所做的善事。它的缺点肯定也有,性格上优柔寡断,大事自己有时候拿不定主意,交给宰相们去处理协商,所幸的是他的中央政府臣子们都是名臣能将,奸臣贰臣很少,这或许便是他的个人魅力。“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吏不能。”不以武功军事闻名,却让百姓农耕不受干扰,安心生活,当的起“仁”。


FrankTafei


第一是太祖赵匡胤无可非议,他善待旧主柴荣的子孙后代,没有赶尽杀绝。“杯酒释兵权”,也未曾杀戮一员大将,把中央集权一手抓起来。

第二,是仁宗赵祯,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出现了“仁宗盛治”的现象。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宋仁宗又性情宽厚,不喜奢侈,严于律己,被称赞为宋朝第一仁君。

第三,是宋神宗赵顼,他锐意改革,这个时期出现了“王安石变法,”,他变法图强之心,也是为了国富民强。

第四,是宋孝宗赵昚,他本来就是太祖的后裔,是赵构的养子,宋孝宗上位后,他平反了岳飞冤案,他惩治贪污,重视农耕,孝宗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

我所知道的,也就这几个,做为国君谁关心百姓疾苦,百姓就记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