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之後,中國即將發生的10大變化(下)

07

“新型醫療“對”傳統醫療“的加速代替。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科學醫療體系的重要性。

至少在初期,從武漢傳來的消息都是關於醫療資源緊缺的。

醫療問題的核心,在於醫療資源的更加更合理的分配,在於關鍵時刻醫療資源的調度能力,在於醫療資源的協同性和共享性。

我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中國的醫療體系的改革會被加速推動,比如國家第一時間就宣佈為本次病毒的確診患者免費提供治療。

那麼在接下來的醫療改革中,互聯網如何參與?民間資源如何參與?不同區域之間如何打通?需要我們在事後做一個詳細探討。

08

智慧城市對傳統城市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這一次疫情,武漢這個人口達到千萬級別的城市,而且是九省通衢,在春運期間被封城,確實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罕見事件。

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智慧城市包括:

交通管理、物流供應鏈、應急災備、信息溯源等等,都會全面數據化,甚至具備了人工智能的災備預測等等。

這體現整個社會的管理水平,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中國在智慧城市上又會前進一步。

09

“現代化治理”對“傳統治理”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社會的一分子,有了智慧城市,就會有更加科學的治理手段,比如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的治理方式,也會被倒著改革。

比如信息披露的節奏。當然其中原因是複雜的,那麼我們未來會採取什麼方式更好地實施?

現代化治理,一定是以事實為依據,一切以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為第一考量。

相信這次疫情之後,各方面都會吸取經驗教訓,做好總結,並且落實下去。

10

新生活方式對舊生活方式的加速代替。

之前,我們只顧埋頭賺錢,為了錢我們犧牲健康,我們倡導996的作息,但是經過這場病毒,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徹底改變。

人只有在兩種東西面前才能不把錢當回事:

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而現在這兩種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大家終於發現,免疫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

身心健康,將是未來檢驗一個人價值的關鍵指標,我們或許從此懂得如何生活了。

以上就是10大變化,它們會加速到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

每經歷一次困難,就會堅強一次,成長一次,我們不僅沒有被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

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

對企業來說,要知道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而我們現在經歷了兩次病毒的洗禮,我相信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邁上新的臺階。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機遇都在拐點。

2020年是鼠年,鼠在12生肖裡排第一位,這也就是意味著是新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