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供給戰:原料缺,招工難,多行業跨界轉產

2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公佈了疫情期間嚴控商品質量及違規商家的治理情況,永久清退15家涉嫌銷售問題口罩的店鋪,其中還有5家被移送執法機關。

記者注意到,在平臺打假的背後,當前口罩緊缺是問題根源。“實體店和電商自營渠道實在買不到口罩了,只能在線上一些小商家處碰運氣,歡天喜地下單100個,卻發現這家店鋪上了打假名單。”不久前,上海一名消費者這樣表示。

過去一週,《國際金融報》記者以採購者的身份聯繫了全國多地多家口罩生產企業,得到的回覆基本是,原材料短缺,物流運輸受阻以及招工難。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也不確定何時能恢復正常生產。有醫療器械企業高層表示,當前其所在工廠的工人日薪已經上漲至近千元,但仍然無法招來工人。

記者注意到,為保障口罩供應,當前社會各界均在貢獻力量。眼下,不少公司已經開始正常上班。開工當頭,你家中的口罩存貨還剩多少?

口罩供給戰:原料缺,招工難,多行業跨界轉產

消費者:下單後商家發貨難

“我下單後都已經收到發貨信息了,8號的時候突然給我自動退款了。”日前,在江蘇老家的白領小梅向記者表示。她說,在口罩數量不多的情況下,2月3日,她在一個平臺下單了一次性口罩,價格並不貴,一盒50只總價僅幾十元。焦急的她原本以為能救急,但最後還是沒能等來口罩。

據小梅表示,收到自動退款信息後她想撥打客服電話詢問具體原因,但系統顯示,前面排隊的用戶有數千人。2月10日下午,小梅又向記者表示,平臺已經針對這一事情做出解釋:由於商家所處快遞分撥中心停運以及物資統一供應疫情貨量不足等原因,訂單暫時無法正常發出,已進行退款處理。

上海的張女士也有相似的遭遇。她告訴記者,2月3日,她在某電商平臺上下單了一箱防護級別較高的口罩,120只總計728元。在下單後兩天,這批預售的口罩顯示無貨。下單後的張女士一直期待口罩的物流信息,但此後該商品一直顯示待發貨。“2月9號,我聯繫了客服,收到的信息是因近期交通管制,這家商戶的公司當地封路,所有訂單都無法正常發出了”。

張女士說,商家已經給到解決方案,即退款處理。“他們說了不申請退款訂單將在市場恢復正常的情況下陸續發出,但也表明無法給出具體發貨時間。”最後,無奈的張女士只好申請退款。“我在另一家線上商家那邊下的訂單十幾天了,也是一直處於待發貨狀態,客服經常不在線,諮詢後也沒給到具體發貨時間。只能繼續找口罩,畢竟上班後每天都必須佩戴,這是剛需。”

《國際金融報》記者在和多位消費者溝通後獲悉,目前在線購買口罩但商品一直處於待發貨狀態的比比皆是,還有部分消費者則是在下單後又擔心商家店鋪的資質等問題選擇退款。“現在情況特殊,我們也都能理解,疫情緊急,專業口罩必須要先供應給醫療機構等一線人士。另外,物流也是一個大問題,但現在很多地方疫情防護措施升級,小區住戶不帶口罩已經不準進出,我們也在期待口罩問題能夠得到緩解。”

生產端:原材料緊缺、高薪招人難

消費者擔憂口罩問題,生產端則是在儘可能加足“馬力”。

連日來,四川恆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廖佳明一直在忙碌中。年前,剛剛從成都回到老家江西準備過春節的廖佳明,又匆忙買了機票飛回成都,為口罩供應獻力。2月5日晚間,《國際金融報》記者同其聯繫時,他回覆稱“已經熬了兩個晚上了”,需要先休息會。一直到2月11日,其一直未能抽出時間接受採訪,電話大多處於忙線狀態。

廖佳明不是個例。“每天(打進來的)電話數一數應該有六百個以上。”2月10日下午,浙江省建德市朝美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焰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用略帶沙啞的聲音這樣表示。

據悉,目前建德朝美日化的生產已經恢復八成。“1月21號就復工了,一直到現在。外地的(工人)沒回來,本地的都在。”林焰峰表示,之前工廠一直在招,現在招人已經由政府在安排。“我們全部都是按三倍的工資來支付的。大概也是七百以上一天,高的三千多一天的都有。”

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前市場上能開工的企業幾乎已全部開工,在此背景下出現口罩難求的情況,則與企業工人不足、物流緊張、原材料生產不足等因素有關。

事實上,近一週前,就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多地口罩生產企業面臨工人緊缺問題。據該信源稱,河南某醫療企業擁有兩條外科口罩生產線,6條普通口罩生產線,滿負荷運載需超100名員工。疫情出現以後,僅20多人返回加班,且是工廠直接派車去村裡拉人,管吃管住,每天三倍工資。

另有廣東某醫療器械公司總經理表示,已經以“好幾倍”工資多次動員復工,還有5000元的現金獎勵,但很多人都在省外,無法及時趕回。

對於困擾口罩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問題,一位企業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有些原材料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五六倍,且十分緊缺。“原材料還有外包裝這些全部都不正常,因為上游的這些企業沒有復工或者是少量復工,現在需求量這麼大,完全不能滿足。有些原材料很稀有,比如說大家現在都覺得N95口罩是迄今為止防護能力、性價比最好的一款產品,但N95的濾料,全國來說做的比較好的也就只有二十多家企業,現在這麼大的一個需求量,靠他們二十幾家遠遠不夠。”

據該名負責人表示,在原材料緊缺的背景下,物流運輸也是一大限制。“原材料的調度非常麻煩,很多地方都封城隔離了,材料來不了。”他還一併表示,企業即便想擴大產能,生產口罩的機器當前也難以買到。“一堆問題擺在面前”。

林焰峰向記者表示,其當前共有三十多條生產線,也是因為工人、機器以及原材料等問題,產能已經很難再增加。“我現在已經極限生產,量沒有辦法再大了。(身邊的同行)都一樣,超負荷在生產,能多做一隻算一隻。”

不過,據林焰峰稱,政府正大力支持其工作。“其實政府給我們的力量非常大,會幫我們去協調物流、原材料的廠商等,如果沒有政府這一塊的協助,我們生產機器也不可能一下子增量這麼大,也不可能做的這麼快。”

多方發力:解決口罩不足

當前市場上口罩緊缺的狀況,與政府統一調配產能也有關係。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資源相對緊缺情況下,需要優先保證一線醫護人員和疫情嚴重地區供給。

此前,記者也曾多次以採購者的身份通過網絡聯繫到一些口罩生產商,不少廠商表示目前廠內無口罩現貨。廈門某企業相關聯繫人則指出,他們現在口罩已經不對外銷售,生產線已由政府調配。

前述企業負責人就向記者透露,只要是在工商局註冊過的合規口罩廠,基本已經被政府徵用,所以市場上不可能見到大量現貨

穩健醫療是國內醫藥敷料主要生產企業之一,其此前在致消費者的一封信中就透露:“春節期間我們生產的口罩幾乎90%供給醫院”,甚至不能保證供應其線下銷售門店員工。

振德醫療2月3日也在互動平臺表示,為加強口罩等應急物資的生產、供給等工作,提高物資保障能力,公司生產的口罩等防護產品已由政府實行統籌生產和供應,並作為應急物資由政府統一調撥分配,發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公司正盡一切努力,提升口罩等防護用品產能和生產。

一家生產醫用防護口罩的企業高層也向記者坦言,當前應當保證醫務以及武警公安戰士等一線人員的口罩使用。“他們也是最需要先保障好的,望老百姓這邊要體諒一下廠家。大家在家裡,哪裡都不要去,不要亂竄,哪怕不帶口罩都沒事的,省下來的口罩給真正有需要用的人。”

當前,各方均在積極解決口罩供應問題。2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目前口罩面臨比較大的缺口,將千方百計解決口罩供需矛盾。一是促生產,鼓勵企業採取兩班倒、三班倒,釋放現有產能,實現滿負荷生產。二是擴進口,推動相關企業加大進口採購力度,支持企業國外採購口罩,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運至國內等。三是保重點,對鐵路、公路、民航、商場、超市等進行傾斜保障。四是減浪費,提高口罩使用效率,呼籲大家不要囤積口罩。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當前一些企業也在跨界生產馳援。

2月9日晚間,中順潔柔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順潔柔(雲浮)紙業有限公司基於落實當地政府要求,迅速應對疫情所需,解決口罩生產供應不足問題,擬開展生產、銷售醫用口罩業務。

三槍、報喜鳥、波司登等服裝品牌也開始轉產防護服。三槍集團及母公司龍頭股份已經實現日產5000套民用防護服的生產能力,首批三槍民用防護服也已於2月5日交付上海市經信委作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當下,三槍集團正在挑戰完成日生產8000套以上。對於生產出廠的防護服,上述員工表示,防疫物資交於上海經信委統一管理,不會進入市場。

波司登主要生產的是二級防護服,主要用於高速道口執勤以及其他一些特殊行業的疫情防控。 報喜鳥則是組建改造了溫州、上海兩地車間生產線,雙管齊下馳援抗疫一線。其中報喜鳥子公司上海寶鳥服飾在收到上海經信委徵用通知後,將松江工廠服裝生產線速改為一次性非醫用隔離衣生產線,並通過多方努力,三天時間快速實現非醫用隔離衣的指定生產到區首家隔離衣醫療器械的生產批准。

汽車行業中,比亞迪已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據悉,比亞迪轉產的口罩在深圳比亞迪寶龍廠區進行生產,由比亞迪電子事業部第九部來負責。目前相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趕製,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除比亞迪外,廣汽集團也在研究打造口罩生產線。廣汽集團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廣汽集團正在全力以赴調動資源緊急論證和研究。電子行業中,手機企業OPPO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公司調派了一批技術人員與工人,支援相關企業進行口罩生產富士康也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隻。防疫物資中,除了對防護服和口罩的需求急劇增加,消毒殺菌產品的需求亦是同等增加。記者發現,為增加消毒殺菌部分產品的產能,不少生物製藥類的上市公司已經開始轉產相關產品。東北製藥表示,公司申請增加醫療器械生產的經營範圍,申請了醫療器械產品酒精棉球,緩解醫療防護用品短缺的情況;瑞普生物旗下瑞普天津生產的“衛清寧”(過硫酸氫鉀複合物粉)屬於複合型含氯消毒劑可用於重大疫情防控;另外,爾康製藥、紫鑫藥業、盤龍藥業等都表示獲得增加液體消毒劑產品“75%乙醇消毒液”的生產許可。

天眼查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的企業多達3647家,幾乎呈現行行“跨界”,全體擁“醫”的特點。

有企業人士提醒指出,當前一些消費者因為口罩一時短缺,選擇通過微商渠道購買,這必須注意潛在的風險問題。“微商是不允許賣口罩的,賣口罩必須要有營業執照,無論是醫用還是民用,而且現在不乏一些微商是盜用照片,謊稱自己有貨,大家一定要注意甄別,通過可靠途徑購買口罩”。

記者 王敏傑 蔡淑敏 肖逸思 實習生 王錫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