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消费狂潮吗?

用户149125954804131


我并不认为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消费狂潮。

如果从逻辑上来解释,受到疫情影响,大家选择宅在家里,不去买东西了,不去娱乐了,不撸串了,这些消费需求会被暂时压制,那么当疫情结束之后,被压制的需求就像弹簧一样弹起来,压得越紧,弹得越高,所以会爆发消费狂潮。

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第一,疫情结束,并不是说某一天,宣布疫情结束了,完全无事了,大家可以狂欢了,该大吃的大吃,该娱乐的娱乐,不可能出现这个情况。疫情结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新增疑似减少到新增确诊减少,到全部为0,再到所有病人痊愈,病毒在宿主上消失,这需要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疫情不是一下子结束,而是慢慢消失的,即便是没有确诊案例了,大家还是会继续进行防控,该减少聚集还是会减少聚集,甚至在相对较长时间,大家都会处于一种高强度的自我保护中,然后慢慢解除,这个过程同样是不知不觉的,消费需求的恢复同样也是如此,不会突然出现爆发式反弹。

第二,对于基本的消费需求,其实并不存在被压制。比如说我们每天要吃饭,这个需求被压制了吗?基本生存是要保证的,米还是要买,菜还是要买,该买的食品超市都有卖,这些需求它本身就是存在的、延续的,并没有被压制。

因此,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并不会因为疫情结束而出现爆发式的上升,现在吃多少,以后还是吃多少,自然就谈不上疫情结束后引发消费狂潮。

第三,要爆发消费狂潮,既需要需求的急速上升,又需要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此次疫情,造成了有些企业不能及时复工,不能复工就会影响生产,从而影响供应,这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这个影响可能短期很难解除,甚至在疫情结束时仍不能弥补供需缺口。那么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同一个商品价格上涨后,需求会急速上升吗?当然不会。

商品价格上涨,对应的是什么?受到疫情影响,不少人暂时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消费力如何上升。一边是商品价格上涨,一边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如何带来消费需求的急速上升?

因此,我并不认为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消费狂潮,恰恰相反,在疫情结束之后,生产的全面的恢复有一个过程,大众恢复正常的社交、外出活动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行业依然会较为低迷,只有在疫情结束,生产秩序完全恢复,大家渐渐忘记了这一次事件之后,消费的需求才会真正上升。


财经宋建文


作为一个80末的老父亲,真的表示压力山大啊。我也想消费狂潮。可惜老婆孩子还有房贷三座大山压得我虚火上升。再加上疫情迟迟无法结束,目前身在家中,心在外。只能望钱兴叹。

  所以很可能要过一段时间穷日子了。这个并不可怕。因为过穷日子的经验我比谁都丰富的。

  说说目前我的两份工作吧。

  我的工作之一是在报社。懂行的都知道,如今的传统媒体早已经日落西山。平时的收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报社的基础工资,少的可怜,不值一提。平时都只能变成一努力刨土的大公鸡,伸长脖子手脚并用的去刨各行各业的宣传费。可是各行各业也不太景气啊。再加上此次疫情基本上让所有行业都瘫痪在家里,经济必然大受影响。就算疫情结束,短期内经济想要复苏难度颇大。金主爷爷没钱,我这个靠要饭为生的孩子再赚钱的难度可想而知了。所以,消费狂潮?可拉倒吧。

  我的另外一份工作是给正商房地产送砂浆。因为我本职工作的原因,平时在外面跑的机会比较多,机缘巧合,我就为一家砂浆厂跑业务赚点提成。入行也不算久,目前只为正商房地产的几家项目供货。原本今年是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个人也是信心满满,想要大展拳脚。可惜碰到了疫情这样的天灾,只能受困在家。真是呜呼哀哉啊。目前了解的情况是,项目工人无法从老家回来上班,项目就只能一直处在停工状态。而砂浆厂里因为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何时开工也是遥遥无期。个人觉得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当下的房地产行业了。工人迟迟不归,工期拖延,自然会延期交房。房子销售更是困难重重。房地产需要资金量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可能就会拖延给供货商付钱。所以我的收入影响真是地覆天翻。

  目前,我只期盼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战胜疫情,让一切回归正常。这两天天气极好,眼看着就要春暖花开了。相信这样的天气对于疫情的抑制会很有帮助的。只要战胜疫情,我们勤劳的中国人民靠着双手,必然会让经济再次腾飞。那些夜夜都是新郎,天天都能消费狂潮的日子不会太远了。请大家再忍受一段时间吧。

  请大家多多支持,为小的多点一下赞。谢谢兄弟姐妹们了。





雷蒙Lemon1


我认为疫情结束后不会爆发消费狂潮。由于在疫情期间对一部分行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开门市部做生意的,都关门好多天了。收人锐减,没有钱消费。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这一段时间也没有收入来源,有点积蓄的还好,没有积蓄的吃饭都成问题。通过这吃疫情,使大部分年轻人认识到,不能做月光族,要留点积蓄。发生意外时,能做到卡里有钱,心中不慌。我的一个亲戚大伟,今年三十多岁,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四岁,一个孩子九个月。靠一个小超市的收人,维持一家人的开支。如今超市关门多日。没有收入。他说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了。我所认识的好多人聊天都说要节约省钱。不出去工作时,不用慌张。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阜临如梦


疫情结束后,我认为会出现小时间段的消费狂潮。我的想法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很多个方面结合而来的。

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宏观上,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我们可能能够忍受这种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其实我旁边的任何人都说,不管是否是外向的人,都想要出去走走逛逛,就拿我来说,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出过门了,每天在家里这狭窄的空间活动,是真的浑身难受。再加上点其它条件的话,都能赶得上外国的在小屋子里的挑战了!

大家的心里的需要

我相信很多朋友像我一样,在家里不出门已经呆了不下半个月了,这半个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特别难熬的!因为按照以往的时候,这种全民放假的节日,应该外面是人满为患,凑的就是那个热闹。而现在呢!外面还有很多商家都没开门呢!有需求都不一定有物品,相信很多人过年过的并没有以往的热闹感觉。那么在疫情过户之后,将会出现消费狂潮,大家都想着出去透透气或者去买点过年想买却没买到的。所以需求变大了市场变大了,消费总额绝对会增加。

旅游的人群

像很多朋友年前年后打算去旅游的,结果因为疫情的爆发,使他们的旅游想法搁浅了。那么可能在疫情过去之后就会有大量的人外出旅游来弥补过年左右的损失。他们就会去到很多旅游的城市,给旅游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量,这会使得消费额增加,消费数额暴增,因为人流量多,被消费的机会就会越多。

总之,外出旅游也会使消费增加,这也是疫情过后消费狂潮的一个因素。因为我昨天就有好几个朋友想约我过几天出去旅游,时间不长,就4天。短期也够了,满足了。

疫情后,年轻人的狂欢

说到消费,我不得不的提,像我们90后00后的,我们是现在的消费主力,像我们这个年龄段,不是一个闲得住的年龄,过年很多我们这个年龄阶层的人拿了压岁钱,除了网上游戏还不知道去哪里消费呢,没有机会。那么疫情后,我们就要开启疯狂娱乐、聚餐模式了!

我自己都准备好先玩上个一周再说了!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团体,大多数主要在,娱乐产业、文化产业和餐饮业。




所以综上我列出来的因素,都会引起短时间的消费狂潮,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原因。说起来,我也是很期待疫情结束后,外面的热闹场面呢!


财经社区


2020终将载入史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伴传统佳节-春节!打乱了所有人出行计划及生活规律!

“新冠疫情”从最初发现首例到目前为止一月有余。武汉封城防控管理,是为了控制疫情无休止蔓延扩散。近期,疫情基本上蔓延扩散到全国各地!怎么办呢?蹲在家里不外出,是最理智最好的自我保护,自我防护措施。有人说:今年的春节一定程度上来说,全国各个家庭真正过了个-最暖团圆年!

凡是都有开始到结束过程!新冠病毒疫情同样也会结束。

那么疫情宣布结束后,会出现疯狂抢购风吗?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疫情防控期间,许多行业基本上处停业状态!商场,餐饮业,娱乐场所,个体经营者等等等等!均停止营业。住宅小区居民楼,实行封闭式防控管理。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允许出门!每家每户,统一发放:出入证。虽然,没有宣布封城和封城也没什么区别。此举并没有错,都是为了大家生命安全考虑!全体居民都能理解!

疫情结束后,掀起的高潮将是尽快恢复生产,歇业所造成经济损失。肯定在短期内想办法!填补赤字!怎么可能爆发消费潮?!


西岸39059526


会爆发一波消费狂潮,因为疫情导致无法消费,旅游等的一部分往往会在结束之后,选择报复性的消费。

实际上,这一点在2003年那一次疫情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比如餐饮等行业,简单说,在家的人们憋坏了,忙着出去吃饭。

在我看来,报复性消费往往可能集中在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是可能会比较少或低。

报复性消费会发生,但是在我看来,整体的力度可能会比2003年疫情大,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比之前更加富裕一些,消费的需求更加旺盛。

不过这次的疫情已经导致了不少的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的问题,餐饮等行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食材备货需要资金,门店租金正常支出,关键还没有收入。

很多企业能不能熬过这个疫情,其实都是一个问题,可以预见的是:这次会有不少抵抗力差的企业破产倒闭,相应也会带来一些失业。

一旦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消费就必须极度压低。

所以其实还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尽量努力攒钱,增加自己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即使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即使连续几个月不工作,也应该有能力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理财鸭


2019年12月以来,始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波及全国,美英德日等全国20多个国家相继“中毒”,世卫组织也把本次疫情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我们比较一下2003年的非典SARS和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传染源、传播方式还是安全控制方式,都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当年的SARS最高的确诊人数只有8000例,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经超过4万例,但今天我们的政府反应更快,医疗技术也更为先进,我们通过复盘当年SARS对中国经济和消费的影响,来分析本次疫情是否会爆发消费狂潮。


先来说结论,本次疫情会对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1. 宏观经济:短期的GDP增速有影响,长期会恢复;

2. 产业端:第三产业受冲击最为严重。交运、餐饮、旅游等短期影响最大,疫情好转后会迎来报复性增长,长期会趋于稳定;

3. 需求端:消费受影响最大,受负面影响大的主要是服装、饮料、文化办公用品、金银珠宝等;近期利好的行业是中西药品、日用品等;疫情过后,消费短期内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未来趋于稳定,长期的消费增长点出现在宅文化经济上。

4. 市场机会:传统行业会在疫情恢复后正常运营,新市场消费机会将会围绕“宅文化”和医疗健康来发展,“宅文化”有电商、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包括游戏、网络电影和电视剧等、线上生鲜、知识付费、网红经济、SaaS办公等,会出现行业巨头,身体健康则有医疗服务、基因技术、保险行业、健身和食品等;5G时代下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等。


复盘,当年的SARS是如何影响经济

<sars>


1. 从经济总量来看,SARS期间GDP明显拖累,2003年二季度GDP当季增速9.1%,较上一季度增速大幅下降2个百分点,下半年逐步回升。

另外,我们看到第三产业的单季增速从2002年末的11.3%大幅下滑至2003年第三季度的8.8%,且恢复较慢,全年较上年下滑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速在2003年第二季度短暂下滑1.9%之后,第三季度迅速反弹。

那么第三产业中,我们分行业来看看各个行业在非典期间的影响,交运仓储、住宿餐饮、金融业增速在二季度均出现明显下滑, 房地产行业第三季度开始下滑,而批发零售业逆势上升,与社会各界在防疫期间加大物资购买有关。


2. 我们再来看看SARS期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2003年第二季度增幅到达最低点,下滑了近六个百分点,在第三季度开始报复性增长,并在2003年第三季度末恢复到疫情前。


非典期间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

非典期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在2003年第二季度达到最低,之后持续增长,政府放松信贷,发放政府补贴,去扶持受影响的民生行业。

非典期间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3. SARS期间带来的新的市场机会——

正所谓不破不立,经济规则重建,当时非典期间人们开始线上购物,淘宝和京东开始发展,腾讯成立QQ游戏,线上购物和游戏才迎来爆发的机会。


对比,本次疫情的新市场机会(宅文化经济)

先聊本次疫情下利好的行业机会:

1. 网络视频、短视频等流量见涨,疫情结束后将短暂回落,但未来仍会保持增长的趋势。


2. 游戏行业,在疫情期间爆发增长,未来也将回落,但仍是消费趋势。


3. 互联网医疗,涨幅近31.28%,春节期间医药电商活跃人数峰值达到了148.21万,受疫情的影响,未来互联网医疗将持续发展


4. 在线教育

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猿辅导、作业帮、好未来等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线上直播教程,各大互联网公司、视频平台也相继推出了线上教育课程,全国中小学生继续推迟开学,推出线上课程自主学习,未来在线教育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5. 线上生鲜。

由于隔离的需要,生鲜买菜的需求在疫情期间爆发式增长,线上买菜平台的交易额增加到了平时的3-5倍,线上生鲜成功突破下沉市场的瓶颈,培养了人们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未来也将是一个爆发点。

6. 远程办公

本次疫情催生了线上办公的需要,也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传统办公模式成本太高,线上办公模式节约了房租,提高了效率,未来将成为趋势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居家健身、知识付费等等也在疫情期间增长快速。


总结:疫情结束后,传统消费行业会回升至稳定,未来消费爆发点围绕宅文化经济和医疗健康行业。

新市场消费机会将会围绕“宅文化”和医疗健康来发展,“宅文化”有电商、线上教育、线上娱乐包括游戏、网络电影和电视剧等、线上生鲜、知识付费、网红经济、SaaS办公等,会出现行业巨头,身体健康则有医疗服务、基因技术、保险行业、健身和食品等;5G时代下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等。


青业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觉得疫情结束后会不会爆发消费狂潮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这场疫情不仅冲击着每个人的钱包,还冲击着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企业,如星巴克关闭半数以上门店,海底捞内地所有门店暂停营业,酒店、旅游业订单大面积退订,就连西贝也只能撑3个月......那房企呢?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房企再怎么困难也好过很多微小企业吧。但俗话也说,船小好调头,有时规模大是把双刃剑。

各行业会非常喜欢爆发消费狂潮来增加各自企业的经济,也会有一些大款会在这次狂潮中爆发享受,但是还会有一些在狂潮中无法爆发,因为它冲击着大部分人的收入,这些人钱包不满还怎么再会去消费,企业运营不理想,员工开不出工资,还有可能面临裁员的风险。所以它是个相对的。对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结果。


春城及时语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开窗户、感受阳光,当眼睛与光线亲密接触的那一刻,就觉得阳光似希望,在驱散迷雾。

大人们在家办公,孩子们听网课,这样不出门的日子不知还要过多久,但即便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恢复了正常,这段时间带来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决定出一期疫情后的“神预测”!涉及生活、工作、消费、娱乐......

生活

1.每天撸猫520次,猫猫尝试逃脱250次,成功0次。疫情结束后,家里严重出现脱发问题。

2.去逛超市,看见白菜,条件反射就去拿,毕竟长时间养成的抢蔬菜习惯一时半会改不掉。

3.疫情期间,每天被老婆骂八百回,预计疫情结束我俩生活会很和谐。

4.人人都掌握了做凉皮的方法,卖凉皮的生意会很难做......

5.就算不抽烟,包里也开始常备打火机,用于按电梯并时刻消毒。

6.大老爷们地位上升,出去买菜的是他们,取快递的是他们,回来做饭的也是他们!

7.小区里出现遛狗狂潮和溜娃狂潮,快跑,“神兽”出没!

8.看到身边有人打喷嚏、咳嗽,脑海里自动浮现红外线飞沫示意图,并快速躲开至三米开外.....

9.对宠物的同理心猛增,每天遛狗8次,仍不忍看狗的眼睛。

10.下厨房和keep两个app下载量猛增,在疫情期间表现突出,成功上市,人人化身小厨娘和金刚芭比。

11.很多人视力会从250度急速增加至500度,都是看电影、刷抖音惹的祸。

12.心理医生工作繁忙,接收许多自称“精神分裂”的“病人”。

02

消费

13.去找托尼老师理发,被告知已成功预约到第2020位......

14.家门口的海底捞爆满,有人凌晨来排队,甚至出现了黄牛?

15.走在街上,女孩子们拒绝牵手请求,人手一杯奶茶回眸。

16.鼠宝宝数量激增,各大品牌鼠年联名款销量大增。

17.预计明年春节会至少收到20个满月宴的邀请函,份子钱支出将是往年的五倍。

18.花呗额度大大提高,终于可以出门扫码支付,毫不吝啬地花费马爸爸的钱。

19.胡辣汤门店抵不住顾客的请求,决定全天营业,毕竟人人都想在出门第一天喝上这一口~

20.出去玩,赶在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外面的世界真香,家里电费支出减少,冲动消费呈上升趋势!

03

工作

21.许久未见,甲乙方关系缓和,甚至开始怀念相爱相杀。

22.员工工作热情高涨,领导们甚是欣慰,笑弯了腰,思考要不要发效益奖!

23.女同事们的眼妆技术日益出神入化。

24.生物钟彻底紊乱,凌晨两点在朋友圈发搞笑段子,收获了37个赞,20个哈哈哈......

25.不再忌讳是否素颜,假期里的视频会议早已把颜面揭穿。

26.2020年的跨年flag是“升职加薪”,2021年的跨年flag是“活着就好”。

27.村里解除封路,返工那天还不忘感谢村支书的“话糙理不糙”,提醒他睡觉时一定要关上大喇叭~

04

娱乐

28.857857,晚上八点出门,早上五点回来,一周七次。夜经济达到顶峰,先去撸串喝啤酒,再去酒吧嗨个友,最后网吧通宵走一走!

29.身边频频出现王者荣耀达到最强段位的选手。

30.在健身房排队俩小时才进了门,准备上器械时花了7分钟才认出来胖了20斤的健身教练!

31.异地恋成为新时尚。毕竟经过这个假期,大家发现同城异地也没有什么不能忍的......

32.对能在电影院看电影满怀感激之情,管它什么烂片都能吃着爆米花看下去!

33.十一假期又会掀起比以往更凶猛的人潮,大家不再抱怨出门看人,毕竟这是疫情期间无法实现的奢侈愿望!

34.去菜市场逛逛,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35.虽面不改色,但大家都在想:我们都是经历过大事儿的人了!!!

ps:“疫”去不复返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请大家继续做好“家里蹲”工作❤


镜头里的童年


疫情结束很难出现消费狂潮。

一、消费狂潮

我理解为京东6.18、阿里双11等的集中消费,那才叫狂潮。现实中,即使有某个重要的节点,也很难出现消费狂潮了。

二、日常消费趋于理性

除上述外,即使在重大节日,大多国人的消费还是趋于理性,即使部分的过度消费、提前消费,也形成不了消费狂潮。

三、更愿意持币以备不需

与大洋对岸的贸易战,加上本次的疫情,对众多的中小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不利经营影响,中小经营企业会更加困难。推迟复工的影响,将是数月的。影响中小企业员工的收入,可能更是长于数月。

国家的多次税收优惠政策,推迟社保入税,全民抗疫的情况下又推出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优惠政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经营企业的困难。

中小企企业经营困难,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们,赚钱越来越难。而上学、住房和医疗,更是消耗了人们手中的现金,大多数人愿意持币以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

四、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业的消费潮

这些行业是人们在线上不能完成,或线上不能体验或体验效果不好的行业。比如,餐饮行业,交通旅游行业,婚庆行业、海外留学、海外劳务等。

疫情结束,出来吃顿饭,团聚高兴一下,庆祝疫情的滚蛋。在家里呆久了,出去放松一下,消遣一下心情。推迟的婚礼,还是要补办的,仪式感还是很重要的。

五、中国人更自信和坚定

经过祖国40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人更有祖国自豪感和大国优越感,经过2003年的SARS,经过1988年的通胀,中国人更趋于理性。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让中国人民在再大的困难下,都不会手忙脚乱,更加自信和坚定。本次疫情,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其他任何国家,能吗?

本次疫情结束,除部分行业出现消费潮外,其他行业很大可能不会出现消费狂潮。新冠菌,你赶快滚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