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为什么能用很少的排线去控制几百万的像素独立工作?

TangJ2008


液晶屏显示屏是一个复合显示技术,从上到下简单来说分别是面板、基板(沉积红绿蓝三色滤光片)、薄膜晶体管、导光板、反射片、背板以及灯光模组。

主要部件是那一层薄膜晶体管(TFT),排线连接的也是这一层。

薄膜晶体管可以被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的排列方向变化,液晶分子的方向变化会改变TFT的透光率,这样就完成了电到光的转换。再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配合背面的反光膜或者背光灯组,就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色画面。然而这个时候显示出来的画面其实是一张幻灯片,那我们要看到流畅的画面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连续对这个过程进行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被称为刷新率,我们肉眼想要看到比较舒适流畅的画面,至少需要一秒内刷新30张以上的幻灯片,所以现在主流液晶显示器的刷新率都在60hz以上,也就是一秒能呈现60张幻灯片,这样就比较舒适了。

现在主流手机厂商的刷新率已经可以做到120Hz甚至240Hz以上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连续的画面了。


拆垃圾的亮仔


首先,控制液晶屏的线不是21根,而是数不清。

这是15寸的笔记本屏幕,看一下屏线,有多少?

液晶显示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视频输出端输出视频信号,通过排线将信号传输给液晶驱动板,驱动板经过处理通过液晶屏线控制每个液晶像素点显示出图像。

所以所谓21根线只起到信号传输,供电,控制等作用,正真控制液晶像素显示图像的,还是驱动板和那数不清的屏线。






无言l无语


[酷拽]去看看souce与GOA原理就明白了

我曾经工作单位就是做AMOLED手机屏幕驱动芯片的

这个问题分两部分

一是排线很少却能在很短时间传输那么多数据,那现在流行的的mipi接口DSI来说

高速模式 4对差分线 每line 最高1.5G的速率

4line就是6个G的 当然还取决于驱动芯片能承载多高速率。 当然这肯定够用。

要是还继续深究为什么能跑这么高速率,那就去研究研究 line 电压 0-1.2v 研究研究DDR

总之 确确实实与编码有关

我看还有说扫描矩阵原理的?

这个跟排线也没关系。

这些跟显示屏驱动芯片驱动屏幕有关

也就是去看看source与GOA原理

简单来说

排线会通过接口协议发送整包数据

然后在通过驱动芯片解码

然后通过GOA source电路把显示的像素推到屏幕上去

排线与屏幕显示中间 一定会有一个驱动

所以排线多少与屏幕显示没太多关联

排线取决于接口(驱动芯片上的接口)

驱动芯片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的屏幕

[酷拽]

去看看souce GOA mipi dsi 或者别的驱动芯片协议

我这有几家公司的驱动芯片datasheed

想要了解

看驱动芯片datasheed 绝对了解彻彻底底的


AMOLED驱动


1920×1080的显示屏需要1080根行线和1920根列线。每个像素能独立控制是采用了时序控制。

为便于你理解,将每个像素看成是一个发光管:

每行像素共阴极(行线),

每列像素共阳极(列线)。

显示过程每行轮流导通。假设帧频60逐行、行数1024,则行线导通显示的时间是60×1024分之一秒。该行线导通期间,1920根列线瞬间作出响应,各列线电平高低对应液晶偏转量(亮度)。


光辉岁月110051926


前面回答的都是什么,不会还要抢答。

(经评论区朋友提醒,为了简化模型,在这增加几个假设,只分析一般原理,不考虑三原色、灰度等因素)

我猜测一个可能的答案,大学微机原理中讲过一个内容:编码。

举个例子,假如不考虑供电线和时序线,如果有两根传输线,那么一共可以提供00、01、10、11,也就是2^2=4种不同的信号,可以控制4个像素点。

因此,如果有21根传输线那么就能控制2^21=2097150个独立像素点。对与1080P的显示器,其共有1080×1920=2073600个像素点,因此,21根线刚好够用。

当然,上述都是基于我的猜测。


活着罪孽


液晶显示器内部有专门的驱动芯片控制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英文全称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我们常说的LCD。手机、电脑、电视上用的LCD是TFT,是一种利用于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TFT也是LCD(液晶显示器)的一种。其实液晶显示器除了液晶面板外,还内置了驱动芯片,我们只需要通过通讯接口把需要显示的图像数据传送给LCD驱动芯片,它就会控制液晶显示器工作。

液晶显示器(LCD)是什么?

液晶是一种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的结晶物质,平常它是无序排列的,显得混乱,当给液晶施加电场时,它的排列会变得有序。液晶显示器(LCD)需要由液晶、偏光片、取向膜等组成。

液晶显示器(LCD)为什么可以显示?

  • 在没有通电的时候,液晶表现为无序排列状态,光线透过上方X方向的偏光片后,可以跟着液晶做90度的扭转,就可以穿过下面Y方向的偏光片,液晶显示器显示为白色。
  • 在给液晶施加电压后,液晶就会变得有序排列,光线透过上方X方向的偏光片,然后通过液晶,但最后被下方Y方向的偏光片遮挡,液晶显示器显示为黑色。

其实液晶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需要在LCD的背面安装背光片,LCD没有通电时,背光可以穿透LCD,我们就看不到显示的内容了,当LCD通电后,背光被液晶阻挡,就会看到黑色的显示内容了。

液晶显示器(LCD)为什么可以显示彩色图案?

这种彩色的LCD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TFT了,复杂很多,需要加入滤光片,它的每个小点(像素)都由红(R)、绿(G)、蓝(B)三种颜色组成。利用红(R)、绿(G)、蓝(B)不同的比例和亮度就可以混和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了。

图像和文字都是由点阵(像素)排列组成的,所以液晶显示器像素越高,显示的图案就越精细。液晶显示器需要通过LCD驱动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上的排线其实是液晶驱动芯片的通讯接口,常见的接口有RGB、I2C、SPI、8080。CPU只要通过通讯接口把需要显示的数据按定的指令和格式传送给LCD驱动芯片就可以了,LCD驱动芯片就会进行动态的扫描显示,这个动态扫描的频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刷新率了。

所以,液晶显示器上几百万的像素并不是直接通过它的排线控制的。区区的几条或者是十几条的排线是无法控制几百万像素的独立工作的。LCD驱动芯片的引脚其实是非常多的,像素高的LCD还需要多个LCD驱动芯片进行协同驱动。

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与学习的乐趣!关注我,成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 记得点赞和评论哦!非常感谢!

电子产品设计方案


不知道题主从哪里得出“很少的排线”这个结论的,液晶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每一行像素都有一条对应的控制线,只是现在的封装工艺让大家看不到了而已,最终这数千条排线通过电路汇聚到驱动芯片上,而驱动芯片,接收外面输入的HDMI信号或者其他信号,这些信号,通常就是十多二十条芯吧。


王波2898492


显示屏跟Excel表格一样使用X和Y交叉定位来实现单点控制。

如果横线有100跟,纵线也有100跟,那就一共有10000个点,就是这两百根线可以实现完全单独和同时控制到这一万个点。这个点就是像素点,1920*1080,2K,4K等都类似。


情未鸟71370378


行地址+列地址+数据线,即使是4k8bit屏并行模式下48根线就足够了,加上控制线也就50多根,如果是串行模式就更少了。(2^12+2^12+3×2^8,可满足 4096×4096的分辨率)


说再多也没有啥用


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大多以TN、STN、TFT三种技术为主轴,因此我们就这从这三种技术来探讨它们的运作原理。TN型的液晶显示技术可说是液晶显示器中最基本的,而之后其它种类的液晶显示器也可说是以TN型为原点来加以改良。同样的,它的运作原理也较其它技术来的简单,请读者参照下方的图片。图中所表示的是TN型液晶显示器的简易构造图,包括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光板,具有细纹沟槽的配向膜,液晶材料以及导电的玻璃基板。 其显像原理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贴附光轴垂直偏光板之透明导电玻璃间,液晶分子会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如果电场未形成,光线会顺利的从偏光板射入,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从另一边射出。如果在两片导电玻璃通电之后,两片玻璃间会造成电场,进而影响其间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其分子棒进行扭转,光线便无法穿透,进而遮住光源。这样所得到光暗对比的现象,叫做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简称TNFE(twisted nematic field effect)。在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用扭转式向列场效应原理所制成。STN型的显示原理也似类似,不同的是TN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90度,而STN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射光旋转180~270度。要在这边说明的是,单纯的TN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或称黑白),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而STN液晶显示器牵涉液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显示的色调都以淡绿色与橘色为主。但如果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一像素(pixel)分成三个子像素(sub-pixel),分别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另外,TN型的液晶显示器如果显示屏幕做的越大,其屏幕对比度就会显得较差,不过藉由STN的改良技术,则可以弥补对比度不足的情况。

液晶显示屏

TFT型的液晶显示器较为复杂,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首先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