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最近孩子們都宅在家裡,再加上“停課不停學”的政策實施,很多孩子手裡都有一長串的書單。這些書單都是老師精心整理和推薦,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可是這些書單卻沒有真正發揮作用。雖然老師已經精心篩選過了,但是有些數目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看的。孩子們對於這些書籍一般都是囫圇吞棗應付了事,甚至有些人連看一眼都沒有。父母和老師滿心希望孩子可以通過長假提高閱讀力,可是卻事與願違,有些孩子甚至出現成績下滑現象。

老師和父母希望孩子加強閱讀能力,出發點是好的。但提高孩子閱讀力不僅僅是給出“書單”就夠了……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為何要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這兩年,語文教改與新課標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還記得這句話麼?

“義務教育9年學生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

而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的這幾句“金句”,則更讓“閱讀”和考試緊緊掛上了鉤。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所以,要求是不光要“讀得夠多”,而且要能“又快又好地理解所讀內容”,也就是“閱讀力要強!”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經常有父母輔導孩子做作業到半夜,鬧得雞飛狗跳的新聞上熱搜。甚至有父母因為孩子的作業問題,血壓升高,心臟驟停,嚴重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

孩子做作業拖沓速度慢,其實有個原因是因為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弱。孩子如果無法正確理解出題者的意圖、題乾的意思,作業也會做得比較慢。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孩子的閱讀力表現在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孩子閱讀一本書對這本書有自己的見解,這就是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孩子能夠批判性地看待作者的觀點,這就是孩子看書過程中運用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簡單地說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因此,親子閱讀過程中父母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獨立思考問題,運用批判性思維看書。舉例說明:

當我們和孩子看一本簡單的繪本,可以從書名、封面圖案和封底的配圖,先引導孩子猜一猜這本繪本的主人公是誰?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先猜一猜,再帶著自己的想法去看繪本,最後看看自己的想法和作者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這種引導式的閱讀有助於孩子提高閱讀力。

對於更加低幼的孩子,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圖畫上的細節,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問孩子圖片上都有什麼物品、人物、什麼顏色、形狀、大小、形狀等等。對於小寶寶來說,這樣的提問遊戲很有趣,更易於接受。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謝爾蓋·米哈爾科夫所說:“無論孩子們的家庭和學校生活多麼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閱讀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貴的書,就像被奪去了童年最可貴的財富一樣,其損失將是不可彌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