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药亟待抢救式挖掘

民间中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源头。但是近年来,民间中医药却像个“孤儿”,得不到支持认可,甚至在民间躲躲闪闪、举步维艰。很多特色诊疗技术、方法以及民间医药秘方等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式挖掘整理,并加以总结利用。

中医起源于民间,其根在民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可见,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历代著名的医家如华佗、扁鹊、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来自民间,如今的名医大家也多出于师承、家传。除此之外,历代著名医书也大多非官方修撰。

经方在汉代以前原指官方收藏的多年有效药方,后东汉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凭借几十年的临床功底写就《伤寒杂病论》,起初也秘传于江南诸医师之间,而非官方医药局。经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阐述和提供到官方医药局后,《伤寒杂病论》这一著作才开始登上官方医药局,流传到邻国日本和朝鲜。特别是宋朝皇家翰林学士的校检,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使张仲景的学说更具系统性、逻辑性。后历经金元明清诸医家的实践和勘误,张仲景的理论和药方与辨证随证变化则更具临床操作性和精确性,从而使张仲景的药方成为后世学习中医的必读的经方。

现代中医药,无论是名药还是被国际公认的成果,大多也是来自于民间实践,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三九胃泰、王老吉凉茶等著名中医药产品,青蒿素提取物治疗疟疾,从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另外,中医的一些非药物特色诊疗技术,如舌诊、耳诊、手诊、刮痧、按摩、足疗、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大多也来自于民间的实践。虽然很多没有记载,但经实践证明,仍具有很大价值。如果能将这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挖掘、整理、研究、推广,必会大大增强中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技术大都存在于民间,由于历史、文化、管理等原因,技术持有人往往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于相关历史、理论以及方法的规范操作等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加上“技不外露”“传子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传统观念影响,使得这些宝贵方法的传承和发展无以为继。很多技术持有人年事已高,即便马上开始验证、保护、挖掘、整理,也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消亡。

山东省曾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医院及卫生室,自采自种自制的中药剂型很多,62.3%的人员拥有验方、秘方。但由于无法取得批准文号,无法在临床使用,亦难以授受流传。很多中医医疗机构使用西药、做手术的比重非常大,甚至远远超过中医药的使用比例。山西运城曾开展调查发现,多数中医医疗机构汤药使用率很低,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明显。

与现状相比,公众对于中医药特别是对于民间中医药需求巨大。这也致使江湖游医混迹其中,非法牟利、草菅人命等事件时有发生。民间中医药市场的混乱,给本就困难重重的民间中医药蒙上阴影。加上有些民间中医药人员,因没受过现代医学教育和科研方法培训,经常过于自信,观点激进,爱讲过头话,给本就为数不多支持民间中医药的人士带来顾虑和尴尬。

民间实践可谓是中医药的源头活水,民间蕴藏着许多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这点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对于民间中医药的研究,更需要我们在“沙中淘金”。

日前,国尚泓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捐资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抢救濒临消亡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由民营企业资助“国家队”抢救民间传统医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史上尚属首次。(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主任)

延伸阅读

到底是谁谋杀了民间中医?

国古代社会是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基础的社会,国家科考考的是四书五经,老百姓学习的也是四书五经。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具有丰厚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一些不能中举或者是无意科考而愿意从事悬壶济世的读书人,往往在具有坚实的中国固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拜师学艺或者自学,很快地就能从事临床,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贫苦乡亲看病。

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中医在民间具有牢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几千年以来中医一直就是在民间自然地生长着。然而,随着西方文明携带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在近代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抛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开始大肆传播西方的以科学和民主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文化。国家考试不再考过去的四书五经,青年学生学习的也不再是中国固有的四书五经,而是西方的数理化。同时,中医教育也归为国家控制,由各大中医药院校按着国家制定的中医政策进行培养。

这样,中医过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在民间荡然无存,除了那些祖传的世家中医之外,几乎不可能再产生读罢四书五经就去改学中医的现象了。即使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青年学生,由于他们在校学习的是西方文化,一是几乎不能读懂古代的中医著作,二是在一般的乡镇也买不到那些中医著作,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去自学中医。另外,西医的高额利润也使得那些祖传世家的儿女不愿意再从事单纯的中医工作,多是进修改行做了西医。

没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氛围,民间中医在现代必然走向衰落,这是民间中医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间中医药亟待抢救式挖掘

如果说没有了民间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剩余的一些民间中医还能继续苟延残喘的话,那么1999年由国务院颁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则是让民间中医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这部法律不仅残酷地把那些民间中医淘汰在中医队伍的大门之外,也彻底关闭了民间中医的生成途径,促成了学院派中医为中医队伍的唯一合法来源。

这部愚蠢的法规无视中医与西医在教育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让中医“削足适履”,导致民间中医的队伍在原存有限数量的基础上大幅度萎缩。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在当地的老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不能行医治病。这简直就是对广大农村患者的间接谋杀!

西方文化的土壤很难再生长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即使偶尔会出现,也被那部愚蠢的法规给扼杀掉了。因此,丧失了自己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和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是导致民间中医彻底衰败的两个原因。

民间中医药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流传的瑰宝。由于它的发展不受正统观念和教材的束缚,在临床上有非常独到的见地。它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有非常可靠的疗效,这是正统医学所不能达到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民间中医在受到各种围剿,面临毁灭的情况下,它在技术上不拘一格汲取先进的科学精华,以极强的生命力,战胜了所谓的专家、学者学说,依然傲立在世界医学的顶峰。可悲现在的卫生行政当局!在重大疾病面前,除了大量地抛撒纳税人的钱供养专家、学者以外,对此束手无策。殊不知在民间中医面前这些疾病早已是小儿科的把戏了。

可怜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血压病人,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失去生命或生活自理能力。可怜数以千万计的糖尿病患者因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而病情愈发加重!卫生行政当局应为此担当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是他们间接地谋杀了广大可怜的患者.

民间中医药亟待抢救式挖掘

在日本、韩国,中医几乎被全民所接受,有病看中医几乎成了首选,中药店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中医在社会上收入非常高,社会地位也高,人人都挤扁头去当中医。可在中国这个中医的发源地,由于那些所谓的“名医”根本治不好病,让公众对中医完全丧失了信心,看病不再是选中医,而是选西医,中医院越来越少,即使有几个,也基本上全西医化了,诊断用精密仪器,用药用西药,再看看药店,基本上是西药的天下,尤其是在民间,由于民间中医几乎被消灭殆尽,中药店也几乎绝迹了!可以这样说,中医到了现在,已经接近了灭亡!

到了近代,西方文明携带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在近代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抛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开始大肆传播西方的以科学和民主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文化。国家考试不再有中国传统文化,取而代之的则是西方科学,青年也不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数理化。更可怕的是,中医教育也归为国家控制,由各大中医药院校按着国家制定的中医政策进行培养。这样一来,中医过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在民间荡然无存,除了那些祖传的世家中医之外,学了西方数理化的人想再去学中医可就难上加难了,因为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他们几乎不能读懂古代的中医著作,自学中医的环境也消失了。更重要的是,西医的高额利润也使得那些祖传世家的儿女不愿意再从事单纯的中医工作,多是进修改行做了西医。

为什么中国的中医会走到几乎灭亡的境地?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坏的政策!本来政策应该是优胜劣汰,让能看好病的中医脱颖而出。而事实上却是不会看病的中医被优选出来,而会看病的中医被打压下去。如此下去,中医不灭亡才怪!

民间中医药亟待抢救式挖掘

中医源远流长,自古有官料药和草头药之分。门派众多,各有千秋。然而发展至今,仅留下可怜的人云亦云的官料药了。所谓的官料药就是如今从正统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学生。中医的发展要靠他们?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虽然他们之间出了许多所谓的博士、导师…,但他们是靠歪曲出卖祖宗遗留的灵魂而博得虚名的。中医的最基本的灵魂是辨证施治。他们搞了许多所谓的“中药现代化”和有效成分提取。实际上他们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医的范畴,已成了中为西用。

在临床上也完全离开了"证"而肆意乱用中药。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之不过是患者不知而已。他们用所谓的动物试验企图证明这种方法是安全的。事实上凡药三分毒,只要离开证的范畴,任何中药都是有毒的。包括常用的人参,灵芝等常用的补药。相反只要符合证,你就是砒霜也是良药。而现在的学院派的持有中医师证照的“中医师”大多是离开“证”闭着眼睛胡论用药。他们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但这是合法的。因为政府的法规允许。

另外更可悲的是,一些对中医一窍不通学西医的医师,竟然也用起了中成药。如××中心医院的医师给一个高血压脑中风的病人使用黄芪参脉饮滴注。并不是说这药不可用,而是计量和证的问题。结果造成这患者血压升高,只好改变使用控制血压的西药。但患者病况愈发严重。

民间中医药亟待抢救式挖掘

中医的精华是它的基本理论: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对“证”下药。而现在审批的“现代化中药”。根本是按照西医的药理作用而产生的。真正的中医师不能用,西医师不会用,只有哪些非驴非马的学院派中医师使用。中药新药的审批,只要符合“证”和有“证”的范畴限制,制作工艺符合传统要求,重金属盐不超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应都可以上市。因它们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反那些所谓通过动物实验,通过药理药效研究中药,请问,几千年的临床验证安全,还是几只小白鼠的验证安全?中药的药理作用又有哪一个专家能说的清?省省吧。临床可以证明这种所谓的国家批准的“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最大和最隐蔽的。

正确地反思过去,才能够引领未来。显然,中医的衰落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强制的西式教育,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学中医的基础消失了。二是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导致中医教育全面失败,民间中医被扼杀。可悲啊可悲!中华医药被一群胸无点墨的家伙糟蹋得不成样子。只有那些真正传承祖宗遗产的中医师才是中医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中华医药的希望。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分享和转发,以示鼓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中医,支持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