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從羅泉莊到羅家莊——羅莊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從羅泉莊到羅家莊——羅莊

羅莊地圖

【地名由來】

1994年設立羅莊區,以區政府駐地村得名,明永樂年間羅姓人在此定居成村,因地面多泉,遂命村名為羅泉莊。後更為羅家莊,今簡稱羅莊

羅莊區,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北靠蘭山區,東與河東區和臨沂經濟開發區隔沂河相望,西為臨沂高新區,西、南兩面與蒼山縣接壤,東南與郯城縣為鄰。行政區域土地面積568.55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羅莊區人口69.83萬,下轄5個街道、3個鎮,211個行政村和社區。


齊魯地名探究——從羅泉莊到羅家莊——羅莊

羅莊夜景

羅莊區是臨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魯南蘇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高速公路和206國道縱貫南北,臨棗高速公路、臨嵐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兗石鐵路橫穿北部,江泉高架路北接臨沂北城新區和蘭山主城區,曲阜-臨沂高鐵獲批將建;距臨沂飛機場10千米,2小時達廣州深圳,1小時達北京上海;距日照、嵐山、連雲港三大港口僅百千米,距青島港150公里。百里沂河穿境而過,水運發達。羅莊區境內名勝古蹟有寶泉寺、億萬年前化石、雙月湖、萬畝國家級臨沂武河溼地公園等。


齊魯地名探究——從羅泉莊到羅家莊——羅莊

羅莊在山東的位置

【歷史沿革】

(前1046—前771年)時期,滅商的周王,實行封邦建國的分封制。羅莊區境分屬魯國和郯國卿大夫的"采邑"。啟陽邑、祝丘邑、中丘邑都是分封"采邑"的地名。

春秋(前770—前476年)時期,沿襲西周分封制,這一區域仍為魯國(郯國已成為魯國的附庸國)卿大夫的"采邑"。中葉以後,魯國被"三桓"專權,公室的土地和人民被瓜分,這一區域被魯國季孫氏割據。

戰國(前475—前221年)時期,推行以郡縣為基礎的君主集權制和分封食邑制。初期,魯國推行哀公季康子"用田賦"政策,秦商鞅變法後,效仿秦國的君主集權制,在這一地區設置開陽縣。羅莊區境屬魯國開陽縣。楚滅越滅魯後,江北廣大地區成為楚國的領地,並在長城(今蒼山縣長城鎮)置襄賁縣。羅莊區境分屬楚國開陽縣和襄賁縣。

秦朝(前221—前207年)時期,秦統一中國後,全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在這一地區置郯郡及屬下啟陽縣。羅莊區境屬郯郡啟陽縣。

西漢(前206—8年)時期,實行郡、國並行制,其下設縣。漢高帝改郯郡為東海郡,轄郯、蘭陵、襄賁、啟陽等38個縣。羅莊區境分屬東海郡襄賁縣和啟陽縣。漢景帝時,為避景帝劉啟諱,改復開陽縣。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刺史部,並在開陽縣城北諸葛城析置臨沂縣,羅莊區境分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襄賁縣和開陽縣。

東漢(25—220年)時期,初沿襲西漢郡縣制。建武十七年(41年),改琅琊郡為琅琊國(建都於莒)。建初五年(80年)遷都於開陽城。區境分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開陽縣和東海郡郯縣。中平五年(188年),改徐州刺史部為徐州,形成州、郡(國)、縣三級制。區境分屬徐州琅琊國開陽縣和東海郡襄賁縣。

三國(220—265年)時期,區境屬曹魏政權轄地,區劃基本沿襲漢制,只是將郡改為國,實行國、縣兩級制。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改東海郡為東海國。區境分屬琅琊國開陽縣和東海國襄賁縣。

西晉(265—316年)時期,短暫的統一中國,又恢復分封制。晉初復改東海國為東海郡,晉惠帝時又改東海郡為東海國,但區劃從屬似沿用三國舊制。區境分屬琅琊國開陽縣和東海國郯縣。

東晉、十六國(317—420年)時期,東晉初期沿用西晉舊制,但"五胡十六國"分裂割據後,羅莊區境曾先後屬東晉、後燕、南燕和北魏轄地,區劃沒有大的變化,仍分屬琅琊國開陽縣和東海國郯縣。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最初,南朝勢力發展到此,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劉宋時,復置徐州,除琅邪國復琅琊郡,廢除開陽縣、臨沂縣,併入即丘縣(為郡治,在今臨沂城東湯河一帶)。羅莊區境屬徐州琅琊郡即丘縣。

隋朝(581—618年)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實行州、縣二級制。開皇三年(583年),遂廢諸郡,直接以州統縣。開皇十六年(596年),分即丘縣另置臨沂縣。煬帝時再經省並,改沂州為琅琊郡。大業元年(605年),省即丘縣併入臨沂縣。羅莊區境屬琅琊郡臨沂縣。

唐朝(618—907年)時期,沿襲隋朝時期的州、縣兩級制。武德四年(621年),析臨沂縣置蘭山縣(遺址在今褚墩鎮蘭山屯村)和昌樂縣(遺址在今高都街道辦事處程莊一帶)。武德六年(623年),廢除蘭山縣和昌樂縣,復並歸臨沂縣。貞觀元年(627年),設置"道"作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區劃,形成道、州、縣三級制。羅莊區境屬。

北宋、遼(960—1127年)時期,宋初為了消除地方割據勢力,對地方上的府、州,則另設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職權。至道三年(997年),又將全國劃為15路,這一地區為京東路管轄。熙寧年間(1068—1077年),復分為京東西路和京東東路(治),實行路、州、縣三級制。羅莊區境屬沂州臨沂縣。

南宋、金(1127—1279年)時期,地方行政區劃與北宋略同。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京東東路為山東東路(治青州)。羅莊區境屬沂州臨沂縣。

元朝(1271—1368年)時期,採用漢法建立了一套統治全國的行政機構以鞏固中央集權。中央建立中書省,管理全國行政事務。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但山東直屬中書省,稱為"腹裡"。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在山東東南部置益都路(治益都,今青州)。羅莊區境屬中書省益都路沂州臨沂縣。

明朝(1368—1644年)時期,地方行政機構初沿襲元制。洪武元年(1368年),將臨沂縣省入沂州(散州,仍為縣級)。洪武九年(1376年)下令改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共分13布政使司和2直隸。布政使司下分府(直隸州)、縣(州)兩級。取消路一級,實行省、府、縣三級制。洪武十八年(1385年)始屬兗州府。羅莊區境屬山東布政使司沂州。

清朝(1644—1911年)時期,地方行政機構基本上沿襲明制,只是在省以下增置道一級,實行省、道、府、縣四級制。在山東南部置,領、、、濟寧四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沂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設附郭蘭山縣(疆域與原散州同)。羅莊區境屬山東省兗沂曹濟道蘭山縣。

中華民國初期,各地行政機構十分混亂,成立後,下令廢除府、州,在省與縣間增置道一級,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二年(1913年)改蘭山縣為臨沂縣。羅莊區境分屬北洋政府山東省濟寧道臨沂縣和郯城縣四區的褚橋保、柳莊保。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實行省、縣兩級制。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在臨沂增設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羅莊區境屬山東省第三行政專員公署臨沂縣和郯城縣五區的褚橋鄉、柳莊鄉。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救國鬥爭,羅莊區境成為沂蒙紅色文化發祥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中共臨郯縣委在三重村(今屬羅莊區傅莊街道)成立,不久又在大丁莊(今屬羅莊區湯莊街道)成立了臨郯青年救國團縣團部(在抗日民主政權未建立前,行使政府職權)。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11日,臨沂城解放。中旬,在臨沂城重新組建中共臨沂縣委、臨沂縣政府。羅莊區境分屬華東局濱海區臨沂縣和魯南區趙鎛縣,境內有臨沂縣的朱陳區、冊山區和趙鎛縣二區(沂堂)、十二區(褚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在沂河以西,祊河以南析置。羅莊區境分屬華東局魯南區三專署臨西縣和蒼山縣。境內有臨西縣朱陳區、冊山區和蒼山縣二區(沂堂)、十二區(褚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臨沂城光復後,撤銷臨西縣,其轄區復歸臨沂縣。羅莊區境分屬華東局魯中南區濱海專署臨沂縣和臺棗專署蒼山縣。境內有臨沂縣朱陳區、冊山區和蒼山縣的二區(沂堂)、十二區(褚墩)。

1950年5月,撤銷,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1983年9月,撤銷臨沂縣,恢復臨沂市;1994年12月17日,撤銷臨沂專區設立地級臨沂市。原縣級臨沂市撤銷後,設立、、河東3個區;1995年2月12日,羅莊區作為縣級行政區正式動作,行使管理職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