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聽說過不少的老話俗語,或許很多聽著覺得很簡單易懂,但其實裡面還是含有很深刻的寓意我們沒發現,就好比今天這句“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這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去一個人家裡吃飯要先看看這家人的灶頭,而看一個的穿著要先看這個人的袖口,那麼為什麼要看這兩樣呢?因為這兩個地方是一般人最不容易注意而又最能體現他們生活狀態的。

過去農村人家使用的爐灶一般黏土壘成的,到了要做飯的時候,便往灶膛裡添上一把柴火,要知道,柴草燃燒會產生大量的草木灰,生火時冒出的濃煙不出三五日便能將整個爐灶燻黑。如果長期不清理,這些黑灰會與做飯時產生的油煙混合在一起,在灶臺上形成一層厚厚的汙垢。如果是勤快的人家,主婦們每日做飯後認真擦洗灶臺,只有那些比較懶散的人家,不勤於收拾家務才會導致灶臺一片狼藉。

所以,老人說,如果一個人到別人家做客,看到主家灶臺是這種不愛收拾的情況的話,基本可以斷定這家人要麼懶散難成大事,要麼只圖表面功夫,虛偽不踏實,無論哪種,交往起來都要慎重了。


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什麼意思?


而同樣的,一件衣服最容易脫線,最先磨損的地方一般是人的袖口,尤其是長期勞作的,袖口磨損的更加厲害。很多人衣服表面還算整潔,但袖口由於長期摩擦已經黝黑髮亮,卻還不知替換,可見此人並不注重個人衛生,沒有那種嚴謹自律的感覺,不會讓人願意交往的。


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什麼意思?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質量已經提高了很多,所以有時候老一輩的俗語放在現實裡或許不那麼實際了,但其實不論是袖口還是爐灶,都是生活中的細節,傳遞了一定的做人處事的道理,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在農村中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你們還知道哪些?。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