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梁启超认为,《资治通鉴》成功的原因在于编写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写给皇帝看的,从立意到取材,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帝王教科书”。


据统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直到宋代建立之前,一共出现过250多名皇帝或重要的割据政权领袖。我们可以把这些领袖分为四种类型:开国或割据一方的开创型领导、成功守住基业的守成型领导、中兴王朝或大展拳脚的魅力型领导,以及在权力的游戏中展现高超智慧的沉静型领导。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而《资治通鉴》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老到的政治经验,全面总结了以往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和经验。

在它编成之后,每一位想好好治理国家的皇帝都得认真读它。比如,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就曾把《资治通鉴》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并做了107条读书笔记。

既然如此,我们的课程就该从分析皇帝开始。

因此,《资治通鉴》二期小班课将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帝王——魏文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宣帝刘询、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前秦苻坚、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从这些帝王面临的核心问题入手,学习他们在战略意识、组织建设、识人用人、博弈策略四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具体来说: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魏国是战国七雄中最早崛起的,这与它的第一任君王魏文侯密不可分。

魏文侯礼贤下士、重信用、懂包容、有担当,尤以知人善任为人称道,身边的名臣良将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战国金牌创业明星团队:武功方面有战神吴起,文治方面有孔子十大弟子之一子夏,法治行政方面有法家的鼻祖商鞅和韩非子的祖师爷李悝。但如何处理好这些人才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楚汉之争中,刘邦笑到最后,他有一个特点,所有的战利品一定会和有功之臣分享,打下来的江山说封就封,利益共享;而项羽是“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因此,管理团队时,领导者需要考虑下属为什么要跟着你。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也为其后的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奠定了基础。

从边地封国到中央继承大统的汉文帝为什么能开创盛世,有三点很重要:不扰法、不扰民、克服享乐主义。作为领导,如何做到这三点?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出生起就被监押在狱的皇帝,是最会忍耐权臣的皇帝,从民间走出,在位长达25年。他就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

面对可以废立皇帝的大将军霍光,命运坎坷的汉宣帝怎样才能消除霍光的猜忌和提防,寻求有利时机,全面清理盘根错节的霍家势力?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一代雄主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国崛起,奠定了中华两千年帝制格局。然而,他又迷信方术、穷兵黩武,几乎将汉王朝推到崩溃的边缘。

史书对他的记载不尽相同,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如何认识汉武帝的功过,进而读懂那个时代的人事沉浮,是全面认识汉武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关键。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虽然刘秀祖上也算是西汉王朝的宗室,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边缘再边缘了。那时的刘秀,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只不过是一位“种田小能手”。

王莽统治时期,天下群雄并起,发动起义的,有声势浩大的民间领袖,也有身份尊贵的核心宗室成员。刘秀跟着他哥哥参加起义后,也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一颗小螺丝钉。

但当群雄相继倒下,王莽也被推翻之后,最终夺宝成功、开创新王朝的,竟是这位当年谁都看不上眼的庄稼汉。刘秀究竟拥有哪些法宝,能够笑到最后?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前秦皇帝苻坚,作家柏杨认为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大帝的五人之一,其他四位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清康熙。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

然而,既有大帝之才,又有一流的将相辅佐,苻坚却没有走到最后的成功。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因为苻坚所组建、领导和管理的队伍出了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23岁时,孝文帝正式成为北魏汉化改革的主导者,成长为中原文明热情的追随者,对从南朝逃亡而来的文化人颇为重视,对于平城弥漫的草原文化深为鄙夷,推动北魏政权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彻底转化为传统的中原政权。

为了这个前瞻性战略目标,孝文帝是如何平衡既得利益者与外来人才的关系,进而顺利达成转型与改革的?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在其子李世民的光芒下,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显得很不起眼,但细读历史,在波澜壮阔的隋末大起义中,李渊能够在复杂的各方博弈中脱颖而出,定鼎中原,和他两次重要的示弱策略密不可分。

事实证明,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下,勇于示弱、善于示弱不仅是生存法则,也是争取最终胜出机会的必要策略。


《资治通鉴》里的十大帝王

贞观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总结过自己成功的五大原因: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二、用人总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三、容人之过,宽以为怀,化消极为积极;四、褒奖正直;五、同等对待汉族与非汉族。这五点对很多领导者来说,都是极好的经验之谈。

还有一句唐太宗的名言很贴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能够让我们的经验延伸到古代,拓展到更广的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