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導讀:1968年,69歲的川端康成憑藉《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繼泰戈爾之後,成為第二個踏上這一文學神壇的亞洲人。在他的這三部代表作中,以《雪國》流傳最廣。

作為川端康成的最高成就之作,無論是在人物塑造還是寫作手法上,《雪國》都呈現了一種令人窒息的朦朧之美。只不過這種美,美得清冷哀傷,字裡行間,不寫悲哀,卻又於無形之中滲透著無力與徒勞,構築了一種“川端式”的別緻“虛無主義”。

《雪國》講述的是一位中年舞蹈藝術研究家島村,三度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邂逅了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和一位美麗少女——葉子,三人之間就此展開了一段感情糾葛。故事的最後,葉子之死結束了這場虛無的追逐,也讓執迷其中的島村終於醒悟。

這個故事並沒有拖沓冗長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結局。然而,一旦走進這個故事的開頭,當你的心隨著那輛開往雪國的列車開始徐徐向前時,雪國的那種朦朧之美以及雪國中那些澄澈的景物,純粹的人,便逐漸將你引入一個朦朧、虛幻的世界。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從人物塑造分析《雪國》的“虛無主義”

《雪國》這本書中,作者塑造了三個主要人物:島村、駒子和葉子。三個人,在川端康成筆下分別體現了生命不同層次上的三種“虛無主義”。

1、人物塑造之島村——精神之虛無

島村是整篇小說中,作者著重塑造的虛無主義者。作者通過描寫島村精神世界的貧瘠與匱乏,突出了島村人生徒勞追尋的終極虛無。

在川端筆下,島村是一個已有妻室,坐食祖產、無所事事,精神極度空乏的中年男人。島村沒有正當的職業,僅憑自己對舞蹈的一點興趣,展開了舞蹈藝術研究生涯。但是,島村的研究猶如無本之木。

比如,島村曾經研究西洋舞蹈,但是他的研究不過止於蒐集一些書籍和圖片;他想要做東西方舞蹈的對比研究,但是他既沒看過日本人跳舞,也沒有看過西洋人跳舞。事實上,島村對舞蹈藝術所謂的研究,只不過是自己基於圖文所作的一系列天馬行空的想象。

島村的興趣最後也化作了一種虛無的象徵。其實他什麼也不熱愛,選擇做什麼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

同樣,島村的感情生活也是一片空白。他並不留戀家庭,也不沉溺追尋愛情。對於妻子,他沒有深情厚誼;對於雪國中邂逅的葉子和駒子,島村也不曾堅定地愛過她們。

對於葉子,島村的迷戀只是更近似於一種得不到的好奇,島村在葉子身上更多的是在尋找一種朦朧之美,因為葉子身上的特質完全出於島村對完美情人的想象。因此,當島村真正和葉子對話,他又會在某一瞬間覺得,葉子並不那麼可愛了。

同樣,島村對駒子的乍見之歡也離不開這種想象。在駒子清純秀麗的外表下,島村甚至想到她的腳趾彎裡大概也是乾淨的。但是,隨著交往的深入和駒子的示愛,島村反而退縮了。島村是個有婦之夫,駒子對他的狂熱之愛,顯然也是一種徒勞。

認識駒子三年,島村三度光臨駒子所在的溫泉旅館,只見過她三次。他像一隻大雁一樣,在固定的季節去往一個地方,但不會作永遠的停留,正如他對待駒子的感情。作者塑造島村這一人物形象,從悲觀的人性角度出發,以主人公之口道出了生命在本質上的虛無。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2、人物塑造之駒子——生命結局之虛無

不同於島村的悲觀哲學,對於樂觀的駒子而言,她的人生哲學便是一往無前的追逐,哪怕在谷底抑或深淵。駒子身上永遠有著一種島村所缺失的對生活的熱忱。

駒子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她不甘自己淪為平庸之人。為了對生活的設定做出抗爭,她讀書、練琴,努力變得與眾不同。駒子至純至善。當舞蹈師傅的兒子行男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駒子不惜以成為藝妓為代價,救治生命垂危的行男;同時,在愛情裡,駒子堅貞不渝。她愛島村,於是便愛得坦蕩而毫無保留。

島村卻直視駒子的愛為飛蛾撲火,轟轟烈烈,也終將幻滅,而他自己也無法承擔一份毫無保留的愛情之重。但是駒子已經愛到忘乎所以,哪怕島村像大雁一樣,一年只能有一次來到自己的“國度”,她便已經感到滿足。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駒子深知島村無法給予她天長地久的幸福,更何況這個追逐的過程本身就存在著痛苦。但是,駒子依然忍受著漫無天日的寂寞,一次次地期許島村的到來,然後又在一次次驚慌和悲哀中目送島村離去。

在島村看來,駒子的這般追逐,註定加劇了她的人生悲劇。

無論是駒子從十五六歲開始讀書、寫筆記,還是駒子十年如一日地在山中打磨自己的琴聲;無論是駒子竭盡全力為即將不久於人世的行男治病,還是她對島村的愛。這些東西,在島村眼裡都是無意義的,也只能證明駒子的這場追逐註定無功而返。

如果說島村的生命更多地體現了精神的虛無,那麼,駒子的生命則與之相反。駒子在精神上的抗爭是實實在在的。為了有尊嚴、有追求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駒子拼盡全力,想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經營這一生。然而,駒子的這場追逐空有過程而無結果,抗爭的結局還是歸於了虛無。

川端康成通過駒子的這一人物形象,從另一積極的人性角度,披露了生命的過程終將走向虛無。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3、人物塑造之葉子——美麗之虛無

在葉子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她的美麗,但是這種美麗又在同時被作者的筆觸所虛化,留給我們一種朦朧而遙遠的印象。

島村初見葉子,是在去往雪國的列車之上。島村通過列車的玻璃,端詳著這幅讓他心神搖曳的臉龐。他眼中的葉子是這樣的:

“玻璃上只映出姑娘的一隻眼睛,她反而顯得更加美了。”


“尤其是姑娘的臉龐上,疊現出寒山燈火的一剎那間,真是美得無可形容,島村的心靈都為之震顫。”

島村眼中的葉子,給人以一種“空靈”、“純粹”之感。葉子在這段描述中,美得不可方物,但是又無一人能具體道出她美在何處。這也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葉子這一人物形象承載了作者所要表達的“美麗之虛無”。

在小說的開頭,葉子就以她的美麗、溫柔和善良,作為一種美好的化身,給予了島村強烈的心靈震撼。然而,在小說的結尾,葉子為了拯救一個孩子,在大火中犧牲了自己,這一全書最完美的人物形象也最終走向完全的毀滅。

面對葉子之死,島村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哀,他只是感到葉子的死如銀河一般壯麗。這樣的感悟事實上也體現了島村最後對生命的徹悟。

葉子作為島村最後對美好的幻想,卻最終還是走向了毀滅。可見,無論是主觀上積極抑或悲觀的追尋,還是客觀上的美好與希冀,人生的結果,就是從誕生走向消亡,從追索走向虛無。這種被證實的虛無就是人類生活無法逃脫的現實命運。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從寫作手法分析《雪國》的“虛無主義”

讀罷《雪國》,很容易產生一種縹緲、虛無的幻滅之感。一方面,這種沉重的感情源於作者加諸於書中人物身上強烈的精神情感。例如駒子對生命的抗爭,這種抗爭越是強烈,越是容易和結局產生強烈的衝擊、對比,將讀者帶入主人公所經歷的幻滅。

另一方面,這種忽明忽暗的悲慼之感很大程度上也源於川端先生運用大量的

唯美主義手法所作的鋪陳與渲染。

在川端康成筆下,無數關於美的意象全部在雪國這樣一個縹緲的仙境交織。雪國的雪、雪國的人和雪國的群山丘壑在他的筆下形成了一個至美的交匯點。

當雪國成為美的意象和代名詞,川端將之與人物相結合,賦予了雪國之景藝術化的描寫。其中,群山、蝴蝶、大雪等意象共同構築了一個美到極致,不似凡塵的雪國。

雪國的初夏,群山耀眼,迸發出勃勃生機,以一種萌動的生命力召喚著人們攀登。文中也曾提到:島村無所事事,要喚回對自然和自己容易失去的真摯感情,最好是爬山。可見,初夏的山巒,在作者筆下已經成為一種情感與新生的意象,擁有一種治癒的力量。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而到了雪國之冬,當皚皚白雪覆蓋了每一座山頭,景象又發生了改變。縣界的山巒已經層次不清,顯得更加黑蒼蒼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邊際。這是一片清寒、靜謐的和諧氣氛。由夏入冬,雪國之山從翠綠走向蒼茫,也是主人公島村從尋找生命意義到愈發迷茫的一種寫照。

雪國的蝴蝶同雪國的山一樣,承載著主人公的命運發展。那兩隻追隨島村,飛得時而比山還高的蝴蝶,印證了駒子之於雪國的存在。

在駒子的心目中,她渴望追隨島村,哪怕知道這是一場不知終點所在何處的追逐。她的青春困囿於雪國,她也曾想要飛出周圍的“群山”,做出自己的反抗。但是,秋天的到來還是早早暗示了駒子的結局。

“隨著秋涼,每天都有昆蟲在他房間裡的榻榻米上死去。……由於季節轉換而自然死亡,乍看好像是靜靜地死去,可是走近細看,只見它們抽搐著腿腳和觸角,痛苦地拼命掙扎著。”

昆蟲的命運昭示了駒子跌跌撞撞去追逐的一生。它們在生存的季節裡振翅而飛,隨心追逐。然而,它們的結局一直都是註定的。在拼命耕耘中度過一生,又在痛苦掙扎中終結一生。

它們原本激烈的掙扎在外人看來又根本波瀾不驚,象徵了受盡愛情之苦的駒子。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關於雪國之雪,它在小說的不同場景中,有著不同的隱喻。島村最初對雪國之雪的驚豔,來自於駒子。

“鏡子裡白花花閃爍著的原來是雪。在鏡中的雪裡現出了女子通紅的臉頰。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純潔的美。”

駒子和雪,在島村心目中都是純潔的象徵。二者相互映襯,相互突出,給予了島村無與倫比的震撼。

同時,雪在小說中也是朦朧,縹緲的象徵。處於冬季的雪國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雪國當中真實的世界,無論是貧窮破敗的角落,還是充滿生機的山野都失去了本來的面目。而當雪化之後,一個真實的雪國又清晰畢現。

小說之所以以《雪國》命名,也是借用了雪,這個意象本身的“朦朧、掩映”之意,也恰好體現了這篇小說所表達的“虛無”的內核。

從創作動機分析《雪國》的“虛無主義”

一個作家的作品往往是他感情生活與精神世界的投射。川端康成筆下的“虛無主義”,從哲學的角度肯定了生命在某種程度上的“無意義”。當然,這樣的一種價值觀投射與川端康成個人的人生軌跡緊密相關。

1899年,川端康成出生於日本大阪的一個四口之家。川端的父親是一個和善儒雅的醫生,母親是賢淑的大戶人家千金,川端還有一個溫婉美麗的姐姐芳子。

然而,從幼年到青年,命運的急轉直下讓川端猝不及防。在川端兩三歲,尚未記事時,父母便因病相繼去世;小學階段,姐姐也因一種熱病死去,緊接著,奶奶撒手人寰;1914年,那年川端康成剛滿15歲,他失去了世界上唯一和他相依為命的爺爺。

川端從這時起,已經對葬禮的流程駕輕就熟。親戚們對此很是吃驚,甚至開始戲稱他是 “參加葬禮的名人”。也是從那時候起,川端孤僻的性格愈發明顯。在川端的成長環境中,幾乎沒有所謂的愛與安全感。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因此,成年後的川端,一直試圖在愛情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愛與安全感,彌補童年的心靈陰影。但是,終其一生,川端的感情都沒能找到真正的歸屬。如宿命安排一般,他曾經遇到並傾心於四個同樣名為“千代”的女孩,但是這些感情最後都未能圓滿。

小說《伊豆的舞女》中的女主人公“千代”便是其中一個女孩的原型。小說的結果也映照了這場感情的最終結局。川端康成這樣寫道:

“山間的路氤氳著霧氣,衣服被濛濛的雨打溼,胸前和雙腳本該覺得冷,背後卻因為疾步而行被汗溼,更因為難耐的情緒而焦躁。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這樣的感情經歷讓人似曾相識,《雪國》中駒子追逐愛情,求而不得的形象驀然湧上心頭。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虛無之感,其實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童年遭際的不幸與成年後經歷的感情波折。

一次次情感經歷走向破產都讓川端痛苦不堪。於是,川端康成將文學創造作為一種情感排解的端口。他將那些極其抑鬱的感情追索心路與自己用半生領悟的生命哲學相糅合,在世人面前展現了他在文學方面的天才。

獲諾貝爾獎後選擇自殺,川端康成把他的“虛無”全部寫進了這本書

結語

1968年,川端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授獎詞是:“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川端的高明之處在於,為了讓這種虛無感更自然地融入整篇小說的基調,作者分在人物塑造和寫作手法上,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雕琢細節,讓這種虛無之感與故事本身渾然一體,賦予了整篇小說悲切而動人的靈魂。

川端康成營造的這個彷彿與世隔絕的雪國之中,他將“虛無”二字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如主人公島村在故事中反覆所提及的——“一切都是徒勞的”。針對人類宿命,他給出了“生命是一個徒勞的過程”這樣一個答案。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已知結局的過程,川端有過自己的追索,一如故事中試圖探求生命本真的島村和執著於尊嚴與愛的駒子。

羅曼羅蘭說:“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便是看清生活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那麼,在川端筆下,即便生命是徒勞的,我想,這也是一場美麗的徒勞。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