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梗是只有看书很多的人才能懂的?比如今晚月色真美?

高赛文21对超甜


《射雕英雄传》中第39回“是非善恶”一章,一灯大师身为出家人,已无争胜之心,便领着刚收服的裘千仞,偕“渔樵耕读”四大弟子一起下山,正好与上山的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相遇,当时四大弟子中的“读”(也就是朱子柳)和黄蓉有一番对话:

那书生经过黄蓉身边,见她晕生双颊、喜透眉间,笑吟道:“隰有伎楚,倚滩其枝!”黄蓉听他取笑自己,也吟道:“鸡栖于埘,日之夕矣。”那书生哈哈大笑,一揖而别。


这个读书少的人肯定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机锋,不过书中马上经黄蓉所说所思解开了谜底:

朱子柳的诗引自《诗经·国风·桧风·隰有苌楚》,原诗为: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隰是指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就是猕猴桃。猗傩是指植物茂盛柔美的样子。

这首诗原意是处在乱世荒年的诗人吃不饱饭,羡慕猕猴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家室之累。

朱子柳把乐别解为喜欢,子当然是说指郭靖,而且只说前两句,隐去“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意思是笑黄蓉喜欢郭靖傻傻的,又没有成家。


黄蓉也算饱读诗书了,马上用另一首诗进行反击,她用的诗引自《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原诗为: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曷就是何,什么时候。有佸就是相会的意思。

这首诗意思是说一个妇人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因为不知道确切的归期,心里有些忐忑和烦躁:每天等到鸡都进了窝,牛羊下了坡,也不见你的身影,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别渴着饿着才好。

黄蓉故意摘出其中两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隐去“羊牛下来”,暗喻正从山上下来的朱子柳是牛羊,不过她马上就后悔了,因为这样一来,她把一灯大师都骂进去了。


磊落故人


一般的段子可能稍微过过脑子就知道,但是有些梗,的确只有看书很多的人才知道。

(1)“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有次跟闺蜜一起去健身房,有个很熟悉的教练跟我们打招呼说:你们才来啊,我要去吃饭了。不对,我去买几个橘子,你们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听完后,我确实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我清楚记得这是小学时候背的一篇课文,是朱自清的《背影》。

《背景》里原文是这样的: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反应过来了,怼了回去:我去买橘子,你站在此地不要走。

闺蜜站在原地一脸蒙圈,完全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的确她小时候也许学过这篇课文,但是完全不记得。

你看,书读的少,乐趣都少了。

(2)“亲爱的麦克白夫人,你的手也不干净啊”

这句话是电视剧《欢乐颂》里面安迪说的。

当时的剧情是:安迪、奇点、曲筱绡和赵医生四个人一起打牌。安迪开玩笑对奇点说:“亲爱的麦克白夫人,您的手也不干净啊!”

在场的只有曲筱绡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并且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笑着调侃奇点是“小受”。

当时赵医生就特别不开心,并因为这件事不欢而散了。赵医生还因此认为跟曲筱绡不是一路人,甚至有分手的念头。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帮凶的类称。

你看,不读书不仅梗看不懂,连恋爱都可能谈崩。


王小维Vian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和先生的一个趣事:


一次因为某事,两人言辞激烈,他在前面喋喋不休,我在后面紧跟着不依不饶。


眼看言语上不占优势,盛怒之下的我紧走几步,趁其不备,抬脚顺势在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力度么,大家脑补)。


本以为先生会大怒,谁知他扭头来一句:“驴不胜怒”。

听后,我略一懵怔,继而竟哈哈大笑。


语文知识够用的我自然知晓这句话的出处,《黔驴技穷》中有这样的描述:


有好事者,把驴子运到贵州,无用弃置在山脚下,因为此地以前没有这种生灵,所以老虎见了这个怪物从期初的害怕到近距离观察。发现驴子最大的本事无非:“驴不胜怒,踢之。”所以最后的下场自然是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餐。


当时,先生用这句话不仅有效化解了激烈的争论,还顺带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他是老虎,而我在他看来只是一只技穷的小驴子而已。


这样的回答和语言逻辑很符合他一贯的大男子主义的说辞,大写的服!



海灵关注女性成长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大概是高中必背古诗词之一。第一次看到就深深的刻在了心里。
短短的一句话,完全没有一个字在写感情,却把丈夫的孤独以及对亡妻思念之情刻画的入木三分。
长大后的某天,我和我先生去我奶奶家玩,在老房子的院门边上,发现有一棵很大的白桦树,叶子很茂密,一阵风过,可以隐约听到叶子哗哗的声音。
那颗树,是我爷爷栽的,我小的时候它已经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了,但是很瘦弱。上面还有小时候淘气刻上的字呢。十多年没仔细看过它了,突然那一瞬间,这句诗从脑海中蹦出来,有种莫名的悲伤。
我问我先生,你记不记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诗呀?
他的学历跟我相同,但是,他说,不记得了。(难过的我)
后来,我俩掏出手机,百度,高中必背古诗,枇杷树。然后当面对质。后来他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出自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看到这句诗是青春偶像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里面,寒假,男女主人公各自回家,快开学了,男主思念女主,便发了这个消息给女主。(很羞愧呀,其实上学时读过的一本诗词里面已经看过啦)
当时真是感动的一塌糊涂。
恰逢,孕期即将生产,便住在了娘家。先生独自在北京打拼。当时他每周回去一次。我不想跟他直接说,我好想你呀,你快点回来吧,觉得不够有趣。就想到了这句诗,觉得浪漫的不得了。
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发给他以后,他幽幽的来了一句「啥意思???」

写到这里,我总结到:


有些梗,不读书真的是听不懂滴。


鱼儿新角度


读书人要是开起车来,啥安全带都不好使。所以,很多梗,不读书的人,其实是不了解的。比如,下面这两个故事:

01

先看一幅对联,猜猜写的是啥

上联: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联:大珠小珠落玉盘。
既然是对联,要么是出对对子玩玩,或者写好了贴在门上。而这幅,也是如此。而且,他还是出自一位著名的读书人之手,王小波。
而这对联不是给别的门写的,而是“厕所”。没想到吧,竟然这么奇怪。
有些梗,真的是只有读书人才懂的。这对联,虽然是取自两个不同的古文,但确实把上厕所这件事写的如此“光明磊落”,而又“酣畅淋漓”。

如果让一个普通的人给厕所题一副对联,估计他直接说一句“你见过哪个厕所贴对联的”。

02

睡觉难道还要看书厚不厚?

有两个学生上课睡着了,一个枕着一本小说,另一个枕着罗素传。老师把枕着小说的那个人摇醒。说道:这书不舒服,给你一本离散数学吧。
好吧,笑话很冷,估计你没看懂。
罗素传全书有800多页,而离散数学,咳咳,有1000多页,小说才三百多页而已,很薄,不够“睡”的。
常说,枕着越厚的书睡觉,睡得越香。这话我还真试验过。上大学那会,有时候书太多了,就向枕头底下塞几本。
我发现,塞的书越厚,睡觉越踏实,塞的书越博,就越不舒服。因为书后,只要三五本就够了,书不会乱动。而薄书需要赛七八本,老乱晃,睡觉不舒服。

不知,你有这种经历吗?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
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在下千城


讲三个故事,有一些文化积累的人能更好体会。

01

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中文,被译为《飘》。其结局那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其实有着不同的译法。

中文一般译成: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日文有一种翻译,大意是:就那样吧;洗洗睡吧。

其实对照着文意和书名来看,个人感觉日文的译法更贴切一点。

02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原文如下: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故事里两个对比的人物是苏东坡和柳永。很多人误以为这个故事是在说二人各有各的风格,不分伯仲。其实这是对苏东坡的一种讽刺。

词这一文体一般由妙龄女郎演唱,而苏轼因为不懂音乐,所以作词不符合音律,这种作品那些温柔的女郎是唱不了的,所以说要由关西大汉来唱。其实就是在说,苏东坡的词根本就不是词。

这种说法在南宋很常见,最著名的反对苏东坡的人就是李清照。

03

中国诗歌史上有两组李杜并称,一组是李白和杜甫,被合成为“李杜”;另一组是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作“小李杜”。

后人为了区分这四位诗人,把李商隐称为“小李”,把杜甫称作“老杜”,把杜牧称作“小杜”。然而问题就是,有“小李”和“小杜”,那为什么只有“老杜”而没有“老李”呢?

一个很有趣味的解释是:

因为杜甫不曾年轻,李白没有暮年。可谓经典至极。

其实这一些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用来表现风月无边的“虫二”,还有倒坐观音门口的那副对联:问大士缘何倒坐,恨世人不肯回头。

都是比较著名的风雅“梗”。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经常听到或看到有人问:看书多的人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看书和不看书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题主的这个题目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有一些梗是只有看书多的人才能读懂的,这里分享三句经典情话,经典梗。

1、愿我们俩共同走向断头台


这句话乍听起来好像是要一起赴死,其实这是周恩来在法国寄给邓颖超的明信片上写的话,也是周恩来写的情书,原话是这样的:

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这里说的是法国革命情侣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共赴断头台。这里周恩来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邓颖超的爱意,话中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怀,柔柔的,却又掷地有声,仿佛承载了生命的全部重量。

2、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在梦里想要梦到你,在醒来之后发现你不在身旁,却觉得更加爱你了。这是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

有人说,朱先生一生只做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和给宋清如写情书。他为宋清如写了多到数不清的情书,它们收录在《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一书中。

在情书中,朱先生会给宋清如起各种各样可爱的称谓:宋、清如、宋姑娘、、宋儿、好友、青女、好宋……

然后信末给自己的署名也特别有意思,比如:丑小鸭、一个臭男人、你脚下的蚂蚁、快乐的亨利、顶蠢顶丑顶无聊的家伙、常山赵子龙、牛魔王……

他会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爱意,也会偶尔调皮,撒个娇,说尽生活的情趣。

3、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这句话出自20世纪俄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茨维塔耶娃的诗《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维塔耶娃是一位孤独而敏感,悲苦却又富有激情的人。她的诗就和她的人一样,极具强韧与个性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中描写了作者与情郎生活在旅店,对周边的诱惑能够保持着足够的敏感。体现出作者歌颂生活,歌颂爱情,歌颂自然的感情,以及对爱情和自然的美好向往。

以上三句都是来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口中的情话,他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读书,并通过诗书中的精华丰富自身,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用情至深,用书至深。

就像周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应该多读书、多学习,才能明白更多的典故,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过好这一生。


欢迎关注 一起读书观影,发现文化世界的小美好。


冬月的书影小屋


读书涨姿势,一点错不了。读的多才能懂得多。比如最近人民帀的梗,真的是难住了安林。

最近有人在50元人民币上发现了唐僧师徒像。我掏出50元人民币看了看,哪里有什么唐僧师徒像?

唐僧在哪?悟空在哪?八戒沙僧在哪?根本就没有好不好!

50元人民帀正面,是毛主席像,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是领导中国走向独立的伟人。

50元人民帀背面,是拉萨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我在这张钞票上,还看到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印在正面的左上角。还有菊花,在50元标记的下方。

整张票面上,哪里有唐僧师徒的影子。

可是慢着慢着,仔细看,看钞票上的隐纹,在正面人字下面,果然有躺着的唐僧;人与民之间,是一个竖着的孙悟空;而八戒与他相对,四脚朝天;沙僧则藏在5的那个弯里。哈哈,真的是越看越像!

之前有人说20元人民帀藏着金沙遗址金面具,我本来还不相信,拿出来一找,20元标记上面,还真有一个金面具立像,大眼睛大耳朵,可不就是吗?

可是专家,这种读专业书最多的人,出来避谣了,说大家看的哪些像人像的图案,都是饕餮,不是人像,这些饕餮图案,是为了防伪印上去的。

妈呀,饕餮是什么?咋从来没听过呢?

专家于是给我们解释道:饕餮是古人融合了各种猛兽的特征,加上自己的想象而成。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饕餮纹图案具有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古书上,就有很多关于饕餮的记载。《吕氏春秋》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像《左传》《山海经·北山经》《神异经·西荒经》《述异经》《宣和博古图》等,都有过饕餮的记载。

原来,饕餮是一种装饰图案呀!

人民币的这个梗,我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读书人真得多读书,读广读杂读深,哪有尽头呢!











安林890


1.“我真傻,真的。”

听到这5个字,乍然会觉得让人想笑,但仔细一读,却又觉得心里一阵酸涩,生出几分无奈。

“我真傻,真的。”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祥林嫂,她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里的角色。

这句话出自她嫁人以后,丈夫和儿子都不幸出了意外去世,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了鲁家,每次说起她的不幸,尤其是儿子的悲剧,开头总是这5个字:“我真傻,真的。”

紧接着,后面便是一次叙述整个悲剧的过程,刚开始人们还很同情祥林嫂,久了以后,大家都嫌她啰嗦,反而有了看笑话的意味。

就这简单的5个字,我每次读到,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失去一切的悲惨妇人形象,几乎不忍心再往后看下去。

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有一天我跟好友说:我真傻,真的。结果他回了一句:嗯,确实。瞬间觉得不想一起玩了。

2.“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同样出自鲁迅先生的笔下,简单读来,便有一种悲凉冷漠蕴含其中,读完整段,才觉其中讽刺。

原文是这样的: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无论别人是性命垂危,还是喜笑颜开,其实局外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从不相信世间有什么我能懂你的感觉这种事情。

每一次有人跟我说什么感同身受,我都想把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送给他:人类的悲欢,真的并不相通。

明明不温暖的一句话,我却觉得甚有道理。

3.“陌上花开。”

如果说之前的两个梗,都是悲伤风格,那么这句,真的就是又甜又暖的温馨风格了。

全句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出自吴越王写给夫人的一封信中。

相传吴越王和夫人非常恩爱,可谓是举案齐眉,琴瑟和鸣,但夫人每年都要回娘家小住,吴越王便只能独自思念。

有一次夫人又回了娘家,过了许久也不见回来,眼看春天都过完了,吴越王坐不住了,于是一介武夫的他,给夫人写了一封信。

其中一句便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也就是说,田间的花都开了,夫人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家了。

相思之情,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觉得暖心,恐怕夫人看了,也会立马归来吧。

所以,如果有男生对女友说一句陌上花开,就代表:我很想你,快回来吧。一句变相的催促,也是变相的表白。

看一看文人墨客的笔下,真的有很多故事,细细品来,皆是人生啊。


浮生一日闲


1、“你好哇,李银河。”

--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不懂的人会觉得这就是一件很简单的问候,看书才会明白这短短的一句包含的深情。

2、“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王小波真的是一个很有趣人,喜欢他的人可以打趣说自己是“王小波门下走狗”,不喜欢他的会觉得他盛名之下,不过尔尔。

3、你是人间四月天

不是恋人间的呓语,而是林徽因写给出生的儿子的。

4、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三体》

哈哈~

5、章北海vs局座张召忠

会心一笑~

6、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

关于理想、现实和勇气。

7、万事胜意 路过蜻蜓

8、她已经死了三十年了,坟头上的草都长满了

--《东宫》

随手写的,想起来再追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