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世英名威震华夏,为何死后会惨遭灭门?

GavinYs


关羽堪称我国古代“忠”和“义”的化身,在民间,他是兄弟结义时所供奉的见证人,是被尊为“关二爷”的“义绝”之人,也是道家的“关圣帝君”。他是“武圣”、“武财神”,也是统治者们册封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凡此种种可以看出,关羽实在是备受后人推崇。

而在史书中,他是镇守荆襄的名将,曾经发动北伐,迫使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不过,尽管关羽在前线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麋芳、傅士仁的出卖还是使得荆州被东吴所袭取,关羽本人也兵败身死。蜀汉灭亡后,关羽更是被族灭。那么,关羽一世英名威震华夏,为何死后会惨遭灭门?

景元四年(263),魏国分三路大军伐蜀,但被姜维阻挡在了险要的剑阁一带,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姜维凭借天险,得以保卫蜀汉的安全。然而,邓艾却孤注一掷,率军从满是崇山峻岭的阴平道偷渡,最终绕到蜀汉后方,逼得后主刘禅出城投降。

城破之后,大部分投降的官员和百姓都没有被伤害,但魏军中的一个将领直接率军前往关羽后人的府邸,将其中的关羽家属全部诛杀。这一事件被晋朝史学家王隐记载于《蜀记》中,而南朝史家裴松之将这段文字批注在《三国志》原文中,才使得它为更多人所知。

据《蜀记》原文记载:“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也就是说,魏国名将庞德的儿子庞会,跟随钟会、邓艾讨伐蜀汉,在蜀汉灭亡后,将关羽一族全部消灭。那么,作为此前互不相识的人,庞会对关氏一族下毒手,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还是要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北伐说起。这一年年初,魏将侯音、卫开在宛城发动叛乱,准备与关羽里应外合,但驻守樊城的曹仁很快前来将其剿灭,在此战中,立义将军庞德也率领部下协助曹仁,在宛城平定后,便也屯驻在了樊城。

当时,樊城众将因为庞德的从兄庞柔身在蜀汉,害怕他们兄弟会暗中勾结,对魏国不利。庞德则自证清白道:“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来,关羽率军北伐,与庞德交战于樊城,庞德“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strong>

不过,随着秋天的来临,“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庞德的部队被围困在高处的堤坝上,关羽则乘船进攻,将庞德擒拿。随后,关羽劝说庞德投降,但庞德破口大骂道:“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于是被关羽斩杀。

庞德死后,曹操为之流涕,并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登基后,又封关内侯。史书记载,庞德之子庞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伐蜀成功后,庞会将关氏一族杀尽,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关羽一世英名,但斩杀敌将而导致家族遭遇报复,也是实在无可奈何的。


邓海春


关二爷在三国时期,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流武将。他的英雄事迹虽然不如《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般神奇和丰富,但也足以用“荣誉满身”来形容。根据《三国志》记载,关二爷的荣誉和战绩,真可谓不俗:

斩杀车冑,助刘备夺取徐州

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万军之中,取名将颜良首级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水淹七军(存疑),擒于禁,斩庞德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但关二爷同时有是一个极端自负之人,他瞧不上除刘备,张飞之外的任何人,甚至连孙权派人来向关羽求亲,关羽居然“骂辱其使”,这也直接促使孙权下定了偷袭关羽,夺取荆州的决心(虽然孙权早有此心,但此事无疑是导火索);而关羽对下属苛刻,也令驻守荆州的糜芳和士仁暗中投降孙权,关羽兵败,则后路彻底被断。最终,关二爷败走麦城,被东吴俘虏,孙权下令斩杀关二爷和他的长子关平。

关二爷去世后,他的次子关兴承袭了他的爵位汉寿亭侯。关兴年少即怀才,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史书记载:

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

可惜天妒英才,关兴在担任中监军之后不久便去世,因此三国演义中关于关兴在战场上如何英勇的记载都是虚构的。关兴死后,其长子关统继承了他的位置,关统死后无子,因此由关统的异母弟关彝承袭了关氏家族的爵位。

关彝担任汉寿亭侯不久,邓艾的大军便已经到达了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禅投降。但大将军姜维仍然意图恢复,于是诈降魏国大将钟会,唆使钟会在蜀中自立为王。但事情最终失去控制,造成了兵变,成都大乱。根据《三国演义》的说法,庞德之子趁此机会,杀尽了关氏满门,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然而,正史之中,并无此记载。

所以,关羽关二爷满门遭到屠杀,关氏一族绝后的说法,是无法得到证实的。直到今日,仍然有关氏后人拿出族谱,证明自己便是关二爷的后裔。


庭州行者


关羽的地位不容动摇,这是事实,但是将事情放在当时来说,情况却不是后人理解的这样。

关羽的武圣地位是在后世的一千八百多年里形成的,并不是在关羽生活的年代形成的,当时的关羽只是一个侯而已,没有人将他神话,更别说敌人了。

关羽被灭门是在关羽死后,蜀汉被曹魏灭掉的时候,曹魏大将庞德后人庞会为了报仇而将关羽的家族灭门的,这是世仇,不过从这件事情上来看,庞会为了报所谓的仇恨做出的丑陋行为,让后人耻笑。

本来关羽在战场上打仗,各为其主无可厚非,然而被当做私仇来报,确实有点让人不齿,落地个千古骂名。即使这样,历史也会做出公断,关羽的英武依然光照千秋,只是可惜了关羽的全家老少了。

如果不是蜀汉灭亡,哪里轮得到庞德小儿这般无礼,生生的将礼仪给破坏的七零八落。这也更加反映出关羽的神勇来。





六千年


关羽被庞会灭门这件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毕竟就只有西晋史学家王隐的《蜀记》有记录这件事。假如庞会真的做过灭关羽满门的话,我认为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三个:

一、庞会此人心胸太狭隘。

庞会的父亲庞德是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杀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因公殉职、为国捐躯了,属于公事!战场上战败,无非三种结局:逃、降或被杀,关羽杀庞德,没什么可指责的,关羽没错!但是庞会杀关羽后人就是不对的,因为蜀汉已经降了,再杀人在道义上是讲不通的!鉴于庞德被杀到刘禅投降已经有四十四年,庞会估计也五六十岁了,一个能把公仇当做私怨忍了四十几年的人,心胸一定很狭隘,人品一定很低下。

二、军队的素质很差。

军队素质差是历朝历代的陋习!军队打战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抢劫掠夺。有一种说法是钟会、邓艾相争时,军队混乱,进入成都抢掠,庞会才趁机入了城灭了关羽满门!个人认为,灭关羽后人是顺手为之,抢劫才是最重要的。曹操的军队,素质是很低的,动不动就直接一城一城的屠杀过去,百姓也只不过是肥羊而已!很多时候,要驱使士兵打战,将领们都不得不在战前允诺进城后可以大肆烧杀抢掠!估计三国里,刘备的军队是最好的,毕竟他没有士兵屠城的记录!

三、震慑蜀汉

有一种说法是庞会求了司马昭后才去屠了关羽满门!这里,司马昭为何要同意呢?收降最重要的是恩威并施,削其反抗意识。不杀人、不追究是恩,将刘禅后宫的女人分给将士是威,然而是小威!姜维的复蜀证明蜀汉人心不死,司马昭要做的是压一压民心!刘禅是不能再整的,怕伤害蜀汉的人心;张飞后代和曹魏有渊源,司马昭虽然大权在握不把曹魏放在眼里,但还是要顾及曹魏的脸面,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弄;诸葛亮后代死得差不多,而且诸葛亮在蜀中有威望,弄他后代民心不稳。最后就是剩一个关羽后代。关羽在蜀汉有威望,名气大,然而在益州没什么根基,弄他震慑大,影响小,大小长短正好合适。


寻找不答应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让自己的族人惨遭灭门之灾?

这得从滚与生前说起,公元219年关羽率军进军襄樊一带,魏将曹仁无法招架,曹操便派遣“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督率七军以及猛将庞德驰援。因庞德的兄长庞柔在刘备麾下,所以魏军将领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为表明心迹:“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最终庞德被关羽擒拿,但是庞德宁死不屈,决不投降,便被关羽斩杀。263年8月,曹魏权臣司马昭调集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伐蜀。蜀汉灭亡,刘婵虽得善终,但是关羽的家人却被庞德之子灭门。


九日山上


关羽(162年-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进军襄樊一带,魏将曹仁无法招架,曹操便派遣“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督率七军以及猛将庞德驰援。因庞德的兄长庞柔在刘备麾下,所以魏军将领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为表明心迹:“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最终庞德被关羽擒拿,但是庞德宁死不屈,决不投降,便被关羽斩杀。263年8月,曹魏权臣司马昭调集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大举伐蜀。蜀汉灭亡,刘婵虽得善终,但是关羽的家人却被庞德之子灭门。故关羽家族遭灭门之灾,属仇杀。


亲亲要幸福666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关羽使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亲率荆州兵士北上樊城攻打曹仁所部。关羽将曹仁的数千人马围困在樊城。曹操刚从汉中回军留驻长安,闻曹仁告急,遂即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南救曹仁于樊城,曹仁使左将军于禁和立义将军庞德屯于樊北十里以拒关羽所部。

八月,流经樊城之北的汉水暴溢,平地水深数丈,于禁及庞德所部皆避水于堤上,此时关羽率军乘船急攻,于禁所督七军皆没,于禁亦投降于关羽,只有立义将军庞德大节不屈,慷慨凛然而死。

与此同时,关羽派小股游军北进,制造假像,虚张声势,一时,在梁、郏、陆浑一带的群盗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南北呼应。关羽又遣别将围困襄阳,以阻止曹仁的部将吕常援救樊城,并迫使曹魏荆州剌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曹仁及部将欲趁关羽末合围之前弃城而逃,为南阳太守满宠急谏而止。

满宠及曹仁与其部将沉白马,誓与樊城共存亡。关羽攻城不克后,遂与曹仁相持于樊城月余之久。荆州军重重围困樊城,城内粮食将尽,城外援军断绝,眼看此城朝夕可下。

正在此时,局势突然急转而下,关羽败走麦城,被俘临沮,大义归天?关羽究竟死于何人之手?

首先看看《魏书》的记载:《三国志?徐晃传》云:“复遣(徐)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三国志?张?传》云:“关羽围曹仁于樊,魏王召(张)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三国志武帝传》云:“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纵观《魏书》记载,惟一记录关羽失利的文字只是在偃城与徐晃的战斗:“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关羽仅带步骑五千出战,即使失利,损耗也不是太大。《三国志关羽传》云:“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关羽的实力还是大部保存的。

在孙权方面,孙刘两家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便结为联盟,唇齿相依,互为屏障。关羽虽然对孙权的吞并荆州之心数生狐疑,但还没有疑心到孙权会对曹操俯首称臣,背信弃义的地步。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

关羽为何没有相信曹仁的书信所说孙权已经背盟降曹?

一是孙刘联盟是从战略角度出发设计的,唇亡齿寒,任何一方被吞并,另一方也不得长久。这个教训终于在之后三分归晋得到了验证。

二是孙权当时正在攻合肥,关羽北伐襄樊可以吸引曹操主力,减轻合肥的压力,这对孙权也是有利的。

三是关羽在出发前对于荆州防务也做了安排,镇守江陵的是刘备妻子的弟弟糜芳,江陵易守难攻,而且一旦有警讯,关羽退军回援一日即可到达。

所以,无论从人情还是事理,关羽都无法完全相信曹仁所说的孙权已经背盟。有这种心理实属正常,并非大意粗心。

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对于小人的心态,如关羽这般的坦荡胸襟,是难于防备的,甚至是根本防备不了的。何况孙权的小人心态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孙权依父兄基业,雄踞江东,也算一方霸主,却在利益面前,对曹操俯首称臣。《吴书》为孙权掩饰,只字未提背盟称臣一事。但在《魏略》中记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三国志张辽传》云:“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在此之前,孙权与吕蒙便暗地里开始了各种算计,设计欲除掉关羽,全据荆州。

一是吕蒙“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

二是孙权听从吕蒙的建议,以身体健康为由,将吕蒙从荆州前线召回建业养病,同时拜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镇守荆州。陆逊到任后,为了麻痹松懈关羽,以骄其心,又作书与关羽,书中极其卑谦。

三是关羽围樊之时,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责骂孙权。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一国之主,卑躬屈膝,两面三刀,也是令关羽难以防备的。

四是当各方面计算已定,吕蒙白衣渡江,诱降糜竺傅士仁,占领了江陵南郡。使得关公退无可退,只能返还当阳,西保麦城。吕蒙使用怀柔之策示好荆州城将士家属,以杀鸡骇猴的方式斩杀同乡,使得荆州士民惊惧。一手胡萝卜,一手拿大棒,将荆州将士及家属牢牢绑架在手中。

关羽为顾念将士亲情,故而只能将军队就地解散,只带十余骑突围。终于在临沮被俘杀,全节就义。

所以,关公被害的首要罪魁祸首就是怀有小人心态的孙权吕蒙的背盟弃义,这是不能够用“大意”一词所形容的。自古云:防君子不防小人,小人防不胜防。正人君子的磊落坦荡,跟小人的口蜜腹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上也很少有正人君子抵得住小人的背信弃义,暗地加害的事例。

在荆州防务内部,糜芳、傅士仁的背叛也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之一。糜芳何人?刘备妻子糜皇后的弟弟。这算得上是蜀汉的皇亲国戚了。而且糜芳跟随刘备已久,糜芳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后与其兄糜竺拒绝曹操任命,一同投奔刘备。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后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孙权的引诱下与将军傅士仁一同投降吴国,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糜芳:“私好携贰。”糜芳兄长偏将军麋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也因糜芳“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竺面缚请罪,先主慰谕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竺惭恚发病,岁馀卒。”

《三国志虞翻传》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恼羞。

糜芳、傅士仁的背叛投降行为让自身从此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小人的背信弃义,叛徒的变节投降,才是谋害关公的罪魁祸首。


16179221775


关羽是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多少年来他成为忠义的化身。在他身上确实有许多闪光点,做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壯举。如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英雄事迹。但他最要命的毛病是持才自傲,刚愎自用。留守荆州不听军师北拒曹操,东联孫吴的妙计,致使大意失了荆州,败走麦城,身首两分,一代英雄丧命于吕蒙陆逊之手。


用户945260711041


关羽太狂,得罪人太多了!特别杀了庞德引来灭族之灾!


宁波悦妈


关于死后的几十年,魏国军队攻破成都,灭亡了蜀国。当年关羽杀死的魏国将领庞德的儿子庞会想起了当年的杀父之仇,于是大人进了汉寿亭府,把关家一门全都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