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飞沫混在空气中,吸入便会传染

下午14时,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公众号雄媒快讯注意到在会中,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包括

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这里需要重点提一下的是‘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这就意味着即使与患者不近距离接触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另外两种传播途径很容易理解: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今天重点聊聊什么是气溶胶:


打个比方说:在楼道里或者路上,眼见的范围内都没有人,但还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在一定量来说,静止的空气中对于小于1微米的颗粒,沉降时间为1小时以上。而环境中总会有风吹草动,所以这些颗粒几乎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就已经离开了,但是烟味还久久不散。


新冠肺炎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漂移到远方。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浓度。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概率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包括之前专家提到的‘粪口传播’不大可能通过吃,而主要可能是通过气溶胶和呼吸传播。这是因为与呼吸活动类似,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


因此具有长距离传播能力的气溶胶不容忽视。


就气溶胶传播,专家给出建议: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返沪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请将此文转发给身边人,提醒大家保持警惕、做好防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