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哪儿2019年总结复盘

| 食品企业首选投资伙伴|

投哪儿2019年总结复盘

先来看看2019年的外部环境。


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寒冬、资本寒冬贯穿全年,对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以及金融行业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这让很多企业、很多人感到恐慌和焦虑不安。


从我们所处的创投行业来看,中小投资机构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能在这个时点募集到资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机构手中弹药不足,全年处于投资休眠状态,更可怕的是,被投企业业绩下滑、融资遇阻导致投后管理压力变大,而过往投资的项目退出不畅,更是无法给LP一个交代。


从投资方向来看,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消失殆尽,进入人工智能、区块链、半导体、生物技术等深科技时代,投资和创业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科技领域的创投只见“高富帅”的身影。投资力量以国家队、美元基金等头部机构和少数专业VC基金为主,创业团队多是知名高校、大公司背景出身,普通创业者和中小天使/VC机构根本参与不起,即便参与也只有很小胜出的几率。


创业者、投资人面对经济寒冬、资本寒冬,不再像过去一样激情澎湃、热情高涨了。沉下心来做事情的有之,离场的人有之,转型的人有之……


所幸的是我们提早做好了防御措施,在这个冬天并没有觉得特别冷,但是想要实现逆势增长碰到的阻力依然不小,同时被投的个别创业公司受到了不小的外部冲击。


再来总结下我们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我们做的第二只天使基金-沙砾基金在年度里投资了4个科技项目:花信、快销帮、信号旗、小创科技,涉及企业级服务、产业互联网、物联网领域。其中,两个是新项目,两个是老项目。项目好不好,还需要时间观察和检验,但至少我们的投资没有停歇下来。


过去一年,我们在投后管理和服务上花了不少功夫,对于个别优质项目给予了追加投资,帮助两家创业公司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在资本寒冬时期,实属不易。对于受到环境影响和冲击的个别企业,我们尽量做到“帮忙不添乱”;对于表现平庸、非重要的项目,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倾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希望他们自己去寻求蜕变;对于没有契约精神的创业者,我们则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在年度的投资管理中有两个遗憾:


第一个遗憾是,我们原本计划组建第三只科创天使基金,但是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因为自身LP资源积累不够,稍稍欠缺一点运气,基金未能顺利组建。值得欣慰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储备了一些新的LP资源,同时也点醒了我们应该朝着产业基金的方向去努力。


第二个遗憾是,我们全年有一个直投项目的退出,数额不大,收益贡献给了投哪儿。原本计划第一只基金退出一笔投资,加上之前的分红,希望把LP投资本金全部拿回去,但时机并未成熟,只能选择继续等待。所幸的是,第一只基金的存续期还未到,LP也没有急于要求回报。


2019年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媒体延续了过去的做法,线上线下一起发声。线上以微信自媒体运营为主,每周输出内容,线下定期举办各种创业活动。全年总共举办了数十场活动,其中最多的是每周开展的创业开放日活动,累计举办了一百多期;季度开展了CEO思享会;还举办了融资实战指导活动、创业公开课等系列活动,而行业论坛、Demoday由于个中原因没有像往年一样举办。


坦白讲,我们对待活动很认真,但是这些活动的成效日渐甚微,创业者参与度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在资本寒冬之下,科技领域的创业者数量明显减少了,留下来的创业者也是沉下心来做事情,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公司经营上,不像过去一样喜欢到处“赶场子”。


第二,我们办的活动输出的价值还不够,单单靠创业授课、项目诊断以及我们的投资可能性并不足以吸引创业者。根据我们的观察,创业者参加活动,最大的目的其实在于寻求有效人脉和有效资源,学习是额外目的。不同的科技创业者所处的赛道不一样,聚集在一起不能产生人脉价值。


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两个问题。2019年11月初,我们离开科技领域转向食品消费行业,媒体也相应做了大幅调整和改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我们建立了三个社群:食品社群、酒饮社群和零食社群。其中,食品社群线上交流尤为热烈,人员不断增多,线下我们连续举办了6场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响应,也获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微信公众号作了一次重大改版,内容聚焦到食品行业,包括:一周速递、行研报告、创投笔记、案例学习、活动发布与干货分享等,行业标签感更加突出了,而且90%以上是原创内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不仅变丰富了,而且内容质量也提高了。


通过社群、内容和活动,我们快速渗透进入食品行业,收获了100多人的行业有效人脉,收获了对整个食品大行业以及细分行业的很多认知,此外还收获了多个优质创业项目。当然,这仅仅是个开端。


通过这一次转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点:选择比努力重要!


2019年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投对了什么好项目,赚到了多少钱,而是在于思想认知上的突破。我们发现自己过去的错误在哪里,同时,我们知道未来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


我们过去最大的错误在于,虽然做了早期投资,但是依然沿袭了传统VC的思维和打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投资科技公司超出我们的理解范畴。科技项目充诉着各种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很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变化特别快。我们自认为自己很懂科技,其实理解得并不透彻;我们自认为能服务好科技公司,能为科技公司保驾护航,但实际上科技公司的未来高度不确定。我们无异于是在做赌博!


第二,习惯分散投资,进而分散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把平庸的项目当作机会来抓,最终得到了是一个平庸的回报。事实上,一年当中没有那么多的好项目值得去投,我们没有能力同时去管理好那么多笔投资。


第三,扮演小股东的角色,投资后处于被动地位。创业公司往往信息披露不全,财务不规范,创始人契约精神不足,缺乏回报意识,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很多公司创始人一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投资人参与不进去,也影响不了。作为小股东,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今后,我们希望去尝试类似3G资本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


第一,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一个行业上,而不是一门技术上。

我们离开高科技领域转向食品消费领域。我们更喜欢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稳定性更好的行业打交道,同时也更喜欢跟看得到现金流的企业打交道。


第二,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做很多投资,而是会做少数高质量的投资。通过集中度式投资缩小我们的管理半径,把我们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本资源集合起来,导入到真正有未来的企业和人身上。


第三,我们要像企业家一样管理我们的投资,倾向于做控股型的投资,或者大比例参股型的投资。当企业的大股东或者二股东,而不是很小的股东。换言之,就是要把企业的命运更多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别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将改变投哪儿的定位,过去投哪儿是一家专门面向智能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机构和创业孵化器,而未来将是一家专门面向食品消费领域的产业投资机构和创业孵化器。


前路更见光明。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归零的心态,全新的理念,继续做投资,继续经营投哪儿。希望2020年我们有追求,有进步,有蜕变!!!


最后,感谢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感谢创业者对我们的肯定!感谢各位股东和LP对我们的信赖!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