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歐洲人眼中的東方“瓷屋”

重訪歐洲人眼中的東方“瓷屋”

重訪歐洲人眼中的東方“瓷屋”

重訪“瓷屋”

Porcelain Room Revisited

眾所皆知,中國在英文及許多語言中近似的稱呼——“China”,同時也有“瓷器”的意思,證明了中國瓷器在全球貿易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國瓷器在中西文化交流及藝術設計史上留下過深遠的影響,庚子年農曆春節剛過,米蘭Fondazione Prada 開放了全新展覽“瓷屋:中國外銷瓷”,策展人 Jorge Welsh 與 Luisa Vinhais 從全球各地美術館及私人收藏中搜羅了1700餘件源自不同歷史背景與社會階層的瓷器藏品,展現中國外銷瓷的歷史框架及其對全球尤其對歐洲文化的影響。如何以一種當代的方式去呈現“瓷屋”,並非易事。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

©️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凡爾賽公宮苑中的“特列安農瓷屋”

(Trianon de porcelaine),

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中國風的建築。

01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瓷器與異域東方

早於漢朝時期,中國已有瓷器出口,在現屬越南及馬來群島區域就曾出土來自該時期的中國瓷器。唐朝的瓷器出口更進一步擴大到日本、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及埃及等國家及區域。宋元時期航海業的發展更令瓷器外銷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福建、廣東沿海一帶因近港口交通便利,湧現不少專燒外銷瓷的瓷窯。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作為第一批被中國政府批准通商的歐洲商人的到來,更是令瓷器成為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商貨。中國外銷瓷遂成為了一種全球爭相追捧的“奢侈品”。在17世紀末的荷蘭,來自中國的瓷器激起了歐洲皇室貴族對於遙遠東方的旖旎想象,他們將其融入歐洲的洛可可風格,創造出了中西合璧的“瓷屋”。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凡爾賽公宮苑中的“特列安農瓷屋”(Trianon de porcelaine),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中國風的建築。

歷史上最有名的豪華瓷屋包括凡爾賽公宮苑中的“特列安農瓷屋”(Trianon de porcelaine),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座中國風的建築。這座建於1670年的木質結構小屋,由“中國迷”路易十四為了取悅他最鍾愛的情婦蒙特斯潘夫人,授命其建築師路易·勒·沃(Louis Le Vau)仿照“瓷塔”建造。“瓷塔”即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

1656年,荷蘭畫家 Johan Nieuhoff 來到南京,在《中國出使記》中記錄了琉璃塔的樣貌,令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當中被視為中國甚至是東亞的標誌性建築。特列安農瓷屋建築簷口柱楣、牆角屋頂都鑲滿了藍白瓷磚,房間內則以青花瓷與中式傢俱、流蘇綢帳裝飾,花園是按照中式庭院佈置的,曲徑通幽、亭臺樓閣。可因成本高昂、情婦失寵等原因,瓷屋僅僅在歷史上存在了17年,便於1687年廢棄,由大特列安農宮取而代之。曇花一現的特列安農瓷屋雖然不復存在,但其風格卻引起歐洲各地競相效仿。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1656年,荷蘭畫家 Johan Nieuhoff 來到南京,在《中國出使記》中記錄了琉璃塔的樣貌,令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當中被視為中國甚至是東亞的標誌性建築。Early illustration of the Porcelain Tower, from “An embassy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1665) by Johan Nieuhof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Jean-Étienne Liotard (Swiss, 1702 - 1789),Still Life: Tea Set,1781–1783

“薩克森的瑪麗亞·阿瑪莉亞閨房”(Salottino di porcellana di Maria Amalia di Sassonia),1757-1759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1710年,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大帝在德累斯頓附近的梅森建造了歐洲第一間能夠生產出與中國瓷硬度相當的瓷器工廠。薩克森公主瑪麗亞·阿瑪莉亞嫁給了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她帶來的嫁妝裡就有許多瓷器。卡洛斯三世在成為西班牙國王之前亦是那不勒斯國王,在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Reggia di Capodimonte)王宮內有一間“薩克森的瑪麗亞·阿瑪莉亞閨房”(Salottino di porcellana di Maria Amalia di Sassonia),裝飾有各式瓷器製作的裝飾、浮雕、器皿等物品。他後上任西班牙國王,不僅將卡波迪蒙特瓷器廠的藝術家們帶到了馬德里,還在那裡興建了馬德里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將阿瑪莉亞的閨房也複製了過去。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柏林夏洛滕堡宮的“瓷屋”。Porcelain Cabinet at Charlottenburg Palace, Berlin Prussian Palaces and Gardens Foundation, Berlin Brandenburg. 攝影:Leo Seidel(上圖)Jörg P. Anders(下圖)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Yves Saint Laurent 舊居中由瓷器裝飾的“中國風”室內。

柏林的夏洛滕堡宮(Schloss Charlottenburg)和哥本哈根的羅森堡宮(Rosenborg Slot)至今仍開放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瓷屋”。18世紀,在瑪麗二世女王的影響下,英國社會上下更是掀起過一場追捧瓷器的熱潮,購買瓷器裝點家居,甚至建造專門的瓷屋。“中國風”(Chinoiserie)室內曾風靡一時,來自東方的異國情調曾是歐洲競相追捧的奢華夢境。瓷器,成為了投射在現實之上的想象建構途徑,在不斷的誤讀與重構中,確立起新的認識與風潮。

02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探訪當代“瓷屋”

米蘭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開放的展覽“瓷屋:中國外銷瓷”(The Porcelain Room -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陳列於基金會的塔樓(Torre)四樓,普拉達基金會米蘭空間的整體建築由著名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和其事務所 OMA 操刀設計。“瓷屋”的展覽設計更是需要考慮如何將傳統的瓷器元素帶入當代語境。根據策展思路以及基金會整體建築風格,精通藝術展覽空間設計的荷蘭建築師事務所 Tom Postma 負責了本次展呈的具體執行。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展覽空間中搭建了一個巨大的金色不規則空間,中間以長形走廊相連。展覽的第一部分“第一批訂單”(The First Orders),展出16世紀以及17世紀早期探索世界的葡萄牙人所訂購的第一批瓷器。走廊中,兩側牆壁以深棕色天鵝絨布料包裹,與上體等高位置內嵌玻璃展櫃,呈現了展覽的第二部分主題“餐桌”(The Table)——專為西方市場所定製的充滿“異域風情”的中國瓷器。走廊盡頭則是第三部分“瓷屋”,靈感來自於17、18世紀風靡歐洲貴族階級的以中國瓷器裝飾室內的風尚,策展人借歷史來檢視全球化當下的跨文化傳播深遠且微妙的影響,尤其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由古至今的含義轉變。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Crab tureen with cover and fixed stand,Qing dynasty,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China Porcelain, RA Collection,Photo: Richard Valencia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如今瓷器對我們來說已是稀疏平常,有時我們會忘記這是怎樣一種令人著迷的材料,數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想為紀念瓷器而特別製作一個‘瓷屋’,去理解‘瓷屋’在歷史中的文化象徵意義,讓觀者再次進入瓷器的世界。他們會開始問自己,瓷器究竟是什麼?具有怎樣的歷史淵源?”,策展人之一 Luisa Vinhais 如此解釋這座21世紀的“瓷屋”對歷史的回應。另一位策展人 Jorge Welsh 則這樣評價道:“當時17世紀的人們使用這些昂貴的中國瓷器作為器具,用它們來裝飾牆壁,這在我看來與‘現成品’的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杜尚在1913年也是這麼做的。這些都是互相關聯的,而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在這些不同的形式之間創造對話。”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瓷屋”的空間設計部分由普拉達基金會構思,荷蘭 Tom Postma 建築事務所負責具體執行。如何以當代的手段來呈現傳統中國外銷瓷,成為展覽的空間設計師們需要解答的難題。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卷宗 Wallpaper*簡稱 W*

Tom Postma 簡稱 T

W*:作為展覽設計師,你們是如何將策展人的策展理念轉譯成建築語言的?能夠結合展覽中的具體案例來說明一下嗎?

T: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最令我們感興趣的一點自然是如何在當代環境中呈現傳統的經典元素。我們的想法是創造一個讓學者們感到自在的環境,同時展覽的參觀者進來也會感嘆,“哦,太棒了,就像是博物館空間。” 當他們看到這條狹窄的走廊,就如同一場陶瓷交響樂。特別是在“瓷器屋”這部分。展覽設計的過程細緻到每件展品圖案的線條與顏色,我們儘量找到了一種展示方法,可以令觀眾感受到空間的深度。當你身處房間內時,獲得的立體空間感會遠遠超過圖片帶給你的感受。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1 Pair of sow tureens with covers

清朝乾隆後期至嘉慶年間

RA Collection

攝影: Richard Valencia

Pair of fruit-shaped tureens with covers and a stand,清乾隆年間外銷瓷

RA Collection,攝影: Richard Valencia 2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荷蘭船隻瓷器,清雍正時期江西景德鎮外銷瓷

RA Collection,攝影: Richard Valencia 3

三個展覽單元需要呈現三種不同的氛圍。在“第一批訂單”這部分,我們確實需要採用類似博物館的方法。在每件作品上的照明都很細心,它是量身定製的。這些藏品來自許多不同的收藏家、博物館,對於他們來說,這裡每一件都是珍品。我們設計了許多不同的佈局方案,試圖找出最佳的組織方式、最佳的設置,強調和優化,以更好地敘述歷史。對於這一部分,設計過程和策展過程中的困難之處在於,這是這些珍稀藏品們第一次一同出現。我們想要把這一點強調出來。全球大概只有150件“第一批訂單”時期的藏品,而我們在這裡展出了其中的50餘件,這是前所未有的。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第二部分“餐桌”則完全不同,更有趣,更具有異國情調,色彩紛呈,與餐桌的聯繫自不必說。我們設計了這條走廊,最終決定將動物形態的藏品集中放在一邊。到了走廊盡頭就是展覽的高潮部分,就像是瓷器的天堂,這種視覺衝擊力為即使不懂陶瓷史的觀眾也可以帶來滿足,同時學者也能從中看出線索,我們要為不同層次的觀眾提供不同的敘事脈絡。

W*:“瓷器屋”中藏品的立體效果是如何設計呈現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細節?

T:這部分的牆面用了金色,而整個展覽建築結構的外牆(普拉達基金會米蘭空間由著名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設計)也採用了金色,兩相呼應,給予觀眾一種期待感,裡裡外外,傳達出現代感。走廊部分的棕色天鵝絨牆壁則是由 Miuccia Prada 女士決定了,她很清楚觀眾的真正需求。我們的合作很有趣,可惜時間有限,要是多點時間就更好了。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普拉達基金會米蘭空間由著名荷蘭建築師 Rem Koolhaas 設計。攝影:Bas Princen. Courtesy Fondazione Prada.

"The Porcelain Room.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展覽現場。©️Fondazione Prada. 攝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我們設計了從牆壁到天花板五個不同層次。在架子上有26件,同時1400多件瓷盤之間也保持了某種平衡。17世紀的瓷器屋的設計也是如此,彷彿走進一件三維雕塑,只不過我們嘗試以現代方式進行展示。如果你去看夏洛滕堡,仍然可以見到牆上的瓷盤與懸浮架上的突出元素組合在一起。我們的設計甚至希望更加複雜,它們與牆壁分離,似乎漂浮著。當然穩定性與安全性也十分重要——一個盤子也不能打碎。支撐瓷盤所使用的支架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我們設計了幾款不同的方案,來測試技術細節,確保視覺效果。這更像是 Jackson Pollock 的手法,像一幅滴畫。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瓷屋:中國外銷瓷

The Porcelain Room –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Fondazione Prada, Milano

2020.01.30 – 2020.09.28

重访欧洲人眼中的东方“瓷屋”

建築師在時尚行業

Architecture in Fashion Industry

口罩的歷史

History of Mas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