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他們都叫“戰士”

抗疫一線 | 戰“疫”一線,他們都叫“戰士”

抗疫一線 | 戰“疫”一線,他們都叫“戰士”

戰“疫”一線,他們都叫“戰士”

——中部戰區總醫院文職人員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紀實

■解放軍報記者 賴瑜鴻 通訊員 王志軍 李銳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有不少“孔雀藍”的身影,他們牢牢守在“疫”線陣地。在中部戰區總醫院及其所支援的武漢市肺科醫院、第七醫院,文職人員群體面對疫情,毫不猶豫站到危險的最前沿,把軍隊醫護工作者的使命擔當扛在肩上,用頑強的意志和精湛的醫術救治患者,牢牢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

為人民群眾把危險擋在身後

1月22日上午,已經整理好行裝準備回孝感老家陪家人一起過年的中部戰區總醫院文職醫師程虎接到緊急通知,抽調他到醫院發熱門診負責發熱病人的診療。“因為一直在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所以接到任務時,心裡還是比較平靜,甚至有一點小激動。因為作為醫生,又是黨員,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到一線,到病人最需要的地方”。面對即將奔赴的危險崗位,程虎意志堅定。

去年2月,程虎在部隊轉改為文職人員後來到中部戰區總醫院擔任輪轉醫師,並作為文職人員方隊成員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閱兵任務,載譽歸來又馬上投入到世界軍運會醫療保障任務中,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家。這次,他本想利用春節假期好好陪陪家人。

抗疫一线 | 战“疫”一线,他们都叫“战士”

程虎

他的妻子是孝感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這次也抽調到一線參加疫情防控任務,家裡只剩下老人和1歲的孩子。疫情面前,夫婦倆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挺身而出。

醫院神經外科文職人員蘇曉娟,執行支援武漢市肺科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任務以來,連續十幾天奮戰在戰“疫”一線,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精心護理重症患者,一直沒有回過家。她坦言:“不是沒想過危險,但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文職護士,為人民群眾把危險擋在身後已經是一種自然反應。”

抗疫一线 | 战“疫”一线,他们都叫“战士”

蘇曉娟與家人視頻連線

疫情爆發時,醫院普通外科病區護士長吳麗媛正在參加鄭州聯勤保障中心第一屆黨代表大會,在返回武漢的高鐵上,她寫好了請戰書,請求到抗疫一線。

當時,第一批醫療隊已進駐武漢市肺科醫院。當第二批醫療隊開始報名時,她便再次遞交請戰書,申請參加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的救治工作。1月26日,吳麗媛被正式確定為第二批醫療隊隊員,當天下午她迅速收拾好行李,隨隊伍一起出發。知道任務危險,她沒有將這個事情告訴家裡,而是和家裡隱瞞了實情,“最近工作比較忙,可能不能每天都回家了。”

“身為軍營裡的‘孔雀藍’,就是要像戰士一樣,隨時準備衝鋒,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採訪中,這是該醫院文職人員說得最多的話。

不畏怯,不退縮,勇敢面對,精心救治

在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發熱病區,文職護士黃歡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完成夜班輪換後,沒有著急脫去防護服。此時,她內衣已經溼透,直到陪接班護士走完每一間病房,查完每一名患者,她才放心地走出病區,換下防護服,趕忙奔向衛生間。在此之前,她已經連續工作了7個多小時。

抗疫一线 | 战“疫”一线,他们都叫“战士”

黃歡(左)

自1月7日發熱病區開始收治患者後,黃歡就再沒能回家看看。隨著疫情越發嚴重,大量發熱患者陸續入院,更讓她無暇顧及家裡。在等待疑似病例確診的日子裡,患者的焦躁、不安每天籠罩在病房裡,給醫護人員帶來巨大壓力。黃歡清晰地記得,當她給一位疑似患者發完藥後,患者拉著她撕心裂肺地追問:“我能治好嗎?我還想看著孩子出生、長大……”同樣身為人母的黃歡深有感觸,眼淚奪眶而出。

在武漢市第七醫院,7名醫療隊醫生要負責48個床位患者的救治,對於剛剛畢業兩年的於多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是他沒有畏怯,更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勇敢面對,精心救治。每天查房,他都會多問問患者,有沒有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剛剛進駐時,有一名患者要靠無創呼吸機呼吸,沒過幾天病情又惡化了。他十分關注這名患者,每次查房,都會在病床邊多停留一會兒,陪患者聊天,為他疏導心理壓力。

除夕夜,值守在武漢市第七醫院的於多在日誌裡寫下這樣一段話:“你問我怕不怕,我說怕。但是因為肩負軍隊文職人員的責任和醫者的使命,就算害怕,我也要戰鬥下去。我雖然從現役轉為文職,但是軍人本色不能丟,軍人血性不能丟。”

抗疫一线 | 战“疫”一线,他们都叫“战士”

於多

2月2日晚,記者在中部戰區總醫院發熱門診見到感染內科護師吳娟時,她滿臉疲憊,但仍然咬牙堅持著。從維持病人的就診秩序,到一個個病情數據的記錄,無不細緻入微。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部戰區總醫院組織感染內科、呼吸內科、急診科等科室的骨幹力量,成立醫院發熱門診。在護理崗位上工作了22年的吳娟,主動向科室領導申請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

發熱門診是新建科室,醫生、護士、藥房和掛號人員都是從各科室臨時抽調的,吳娟每天早上7點來到科室,為大家準備好帽子、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看到有同事防護服穿著不到位,她都及時提醒幫忙,一個細節一個細節檢查,確認無誤後才允許進入工作區。

除了監督工作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吳娟還要負責維持就診患者秩序,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人,引導他們合理就診,感染風險很大。發熱門診大廳裡每天有很多站著、坐著、躺著的病人,“有詢問病情的,有焦急不安的,有痛苦無助的,我都要一一面對。”吳娟介紹說,她平均每天要接觸500多名患者及陪同家屬。候診過程中,有些患者或家屬會出現情緒波動,但她非常理解,努力通過耐心解釋,讓患者和家屬平靜下來。

抗疫一线 | 战“疫”一线,他们都叫“战士”

吳娟

胸中有大愛,肩上有擔當

“救援過程中不要用戴手套的手接觸面部,離開前用消毒液浸泡戴手套的手後,方可脫防護服……”2月1日,在發熱病房,該院疾病預防控制科技師、文職人員董玉梅耐心地指導醫護人員進行個人防護和洗消訓練。

自2006年成為文職人員後,董玉梅多次參加突發傳染病的防控任務,指導科室開展衛生防疫工作。為了給危重傷病員提供詳細真實的病原學診斷,她經常對臨床重症病人進行床邊採樣和接種,提高了標本檢出率。

由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重,董玉梅還擔負另一個重要使命——發熱病房環境把關。她帶領科室技師對新改造的內科樓空氣質量和物體表面進行監測。那天,細心的她發現有一間病房的空氣質量不合格。雖已是深夜,但她馬上聯繫工程人員,一起爬上狹小的設備層查找原因,最終查明是過濾器堵塞的緣故。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病人收治,她又在更換過濾網後連夜進行採樣記錄。

在疫情蔓延、患者遞增的關鍵時刻,拎著CT片奔走在院內與地方、機關與科室之間處理事務的漢口院區文職人員金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連日的加班加點,金程出現了肺炎症狀,但經檢查確認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又迫不及待重返崗位。他說:“人員抽組、數據上報、保障協調……每一個環節都牽動前線救治,遲一步危險就多一分。”

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艾國平和愛人、醫院神經外科護師蘇小娟雙雙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5歲的女兒希希非常乖巧懂事,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爸爸媽媽的工作和責任,但孩子沒有哭鬧,只是經常晚上想盡辦法不睡覺,原來是想等爸爸媽媽回來陪她。

有一天,深夜門響,希希知道是爸爸回來了,她一下子跳下床,興奮地衝到門口,想要爸爸抱抱。可是為了避免感染風險,艾國平不得不後退著,把孩子擋在了一米外,女兒“哇”地哭了,抽泣著說:“爸爸,我好想你啊,好多天沒看見你和媽媽了,你們不愛我了嗎?你抱抱我吧!”艾國平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他只能快速把自己隔離進了小屋。隔著屋門,他用手機和女兒、妻子開啟了家庭視頻,一家人在手機裡一會兒笑、一會兒哭,聊了很多。最後,女兒懂事地說:“爸爸、媽媽,你們真棒,你們都是大英雄,大英雄們救完人,就趕緊回來抱抱我啊。”

他們是兒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們只有一個名字,叫戰士。防護面罩後面辨不清他們的面容,但透過堅毅的目光,記者看到的是一份份責任與擔當,更能看到戰勝疫情無比堅定的信心。

作者 | 解放軍報記者 賴瑜鴻 通訊員 王志軍 李銳

來源 | 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 制:王士彬 張曉輝

編 審:歐 燦 歐陽浩

責 編:杜海豐 謝 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