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的昭西陵为何不在清东陵主陵区内,这与太后下嫁有关么?

小方说历史1990


我来答。昭西陵不在清东陵主区内与太后下嫁有关是野史记载,到现在也没有史料能明确证明孝庄太后下嫁,所以两者是无关的。



孝庄皇后之所以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的原因为: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病逝,按照祖制,孝庄皇后应与丈夫皇太极合葬,但太后临终前对康熙帝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意思为太宗(皇太极)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若又另建陵墓,又劳民伤财。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顺治)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帝向来对祖母孝顺,所以并未将孝庄太后运往沈阳与皇太极合葬,只是在东陵边修建暂安奉殿安置孝庄皇后棺椁。而终康熙一朝,也没有为孝庄皇后修建地宫,直到雍正雍正三年,雍正帝以此地为吉地为由,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称昭西陵。


对于昭西陵地理位置而言,有这几点解释,孝庄皇后要康熙帝把自己葬在清东陵附近,这可使孙子犯了难,因为当时孝庄皇后的儿子顺治帝的孝陵处于清东陵最尊贵的位置,而孝庄皇后是顺治帝的母亲,再把她葬在东陵其他地方都不合适。所以最后把她葬在清东陵大红门的东侧,隔了一道墙,称昭西陵,意为与昭陵是一体的,这样就达成了孝庄的遗命,即与昭陵相呼应,有离儿子近。

而且清朝皇帝谒陵时,都会从辈分最高的人开始。昭西陵在大红门东侧,所以每次先要从其陵前过,突显其地位尊贵。

所以孝庄皇后陵墓在清东陵墙外,恰恰是体现出了她的尊贵与独一无二。与下嫁无关。


小姚的记录


清东陵·昭西陵在大红门风水墙之外东侧,位置排除在陵区之外。孝庄文皇后没有进入清东陵主园区,这引发了很多猜测。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呢,是“孝庄文皇后病死,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按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与皇太极合葬,入葬盛京(沈阳)昭陵,既不想破坏祖制,又不愿意违背祖母遗嘱,只得在东陵建暂安奉殿,并将祖母生前喜爱的寝宫——紫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庑殿顶的殿堂拆运到清陵建暂安奉殿,以停放棺椁”。
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皇帝将慈宁宫五间东殿拆除,搬到了现在昭西陵所在之处,建造了一座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大殿,名为“暂安奉殿”,暂时安放孝庄的棺椁。
在之后长达37年的时间里,孝庄都没有入土为安。史料记载,孝庄以“不想以卑动尊”为由,不肯于沈阳清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并且对儿子顺治、孙子康熙感情很深,不忍远去。
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
康熙皇帝对祖母的感情很深,因为孝庄太皇太后派遣苏麻喇姑和保姆照顾患天花的康熙皇帝,后来还力主顺治把皇位传给康熙帝。孝庄去世后,康熙为祖母修建的暂安奉殿非常豪华,摆上慈宁宫里孝庄喜欢的物件,殿顶还采用了最高等级。
孝庄文皇后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她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侄女,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哲哲皇后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期望侄女庄妃能生个儿子,为博尔济吉特家族站稳脚跟。只不过开始庄妃也生了三个女儿,哲哲皇后很失望,于是把庄妃的姐姐海兰珠也纳入宫廷,期望海兰珠能生个儿子。
博尔济吉特·哲哲
海兰珠
海兰珠极受皇太极宠爱,但是她虽生了儿子却很快夭折,海兰珠悲痛病死。最终还是庄妃给皇太极生了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哲哲皇后晚于皇太极去世,但是地宫还是为她重开了。所以孝庄“卑不动尊”的说法不是很站得住脚。
民间传说,这是由于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滚,清室子孙后代为了惩罚她,不让她进入清陵墓之地,只能在清东陵主陵区外看大门。孝庄到底是否嫁给多尔滚,此仍为历史之谜,不足为信。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太皇太后
明末清初的诗人张煌言《建夷宫词》曾说: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裏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张煌言是明朝遗臣,素来有反清思想。但是在《清实录》等史料都没有孝庄下嫁多尔衮的记载,所以“太后下嫁”说现在都被认定为杜撰。
《孝庄秘史》剧照:多尔衮与庄妃
庄妃成长于科尔沁草原,多尔衮成长于辽宁的赫图阿拉城。庄妃嫁给皇太极之前,她和多尔衮毫无交集。
皇太极死后没有定下继承人,皇位被激烈争夺。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势力最大,但是一场争端下来,年仅六岁的福临成为新的皇帝,年号顺治。而多尔衮是全力支持顺治的,因此很多人怀疑多尔衮与顺治母亲庄妃达成同盟。
孝庄去世时,她的儿子顺治皇帝的孝陵已经建设完毕。如果她迁入陵区,作为已经占据中间位置的顺治母亲,在哪里安葬都于礼不合,只能先把孝庄棺椁放在暂安奉殿搁置。而暂安奉殿所在地没有风水,也没有山,只是一块平坦地。
在康熙朝孝庄一直没能找到万全之地安葬。
雍正三年(1725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

孝庄去世37年,终于入土为安。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小方说历史1990


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

史料分析真正的原因是:

第一: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

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

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

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

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

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