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不是你提醒,我还不知道今天是元宵节!”2月8日中午,武汉人张丽(化名)和父母团坐在餐桌前,桌上有他们从合肥带回去的娃娃菜及红薯。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2月6日,结束在合肥14天的隔离,张丽一家三口顺利返回武汉。临行前,他们收到了合肥的礼物:一箱菜、一箱水、一瓶酒精、一盒口罩、一瓶84消毒液。

这些东西比钱还珍贵。”为了感谢隔离期间双凤开发区梅冲社居委以及辖区双凤派出所工作人员对他们的照顾,张丽的父亲特意手写了感谢信。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被“封城”打断的春节旅游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张丽一家的计划是去江苏镇江旅游。武汉距离镇江约600公里。

1月22日,从武汉开车行驶了约380公里,张丽选择了在合肥休息。张丽的父亲喜欢古镇,合肥的三河古镇,他曾去了三次。不过,这一次,他们仅打算在长丰县双凤开发区的一家酒店,作简单休整。

措手不及的是,这天武汉封城了!手机上刷出的新闻,彻底打断了他们的出游计划。“我们当即决定不去镇江,先在酒店住下看看情况,否则离家越来越远。”此时,他们距离镇江还有约220公里路程。

更没想到的是,外出武汉的人不但无法回程,还需自行隔离14天。这意味着,他们要在合肥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待上两周。同时,网络上的一些声音也让这一家三口颇显“紧张”:朋友圈里有人说,很多外地人对武汉牌照车辆“敬而远之”,甚至有些人表现出了不友善的行为。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辖区警方上门

整晚整晚地哭,我很害怕!

经过辖区政府的同意,张丽一家被隔离在入住的世纪金源酒店。“酒店特意空出一层客房,并只有一部电梯专门抵达我们居住的楼层。”张丽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人对他们是敬而远之。“其实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我们从武汉来。”

隔离的前几晚,张丽不知所措,甚至整晚整晚地哭。她的心里充斥着恐慌和担忧:“我的父母是老人,父亲还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身上的药带得并不足……”她不知道家人身体如何,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遭遇朋友圈里传言的那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被排斥,被嫌弃。

“一开始还能叫到外卖,后来外卖也叫不到了,口罩、酒精都买不到,父亲的药也快要用完了……”张丽一家手足无措。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囫囵扒了几口饭,年味远不能勾起他们内心的欣慰。

合肥人的善意让“立春”很暖

1月27日,大年初三,双凤派出所的民警上门带张丽一家去了附近医院。医护人员为他们量体温、拍片和抽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张丽一家并无发热等症状。“当时我松了一口气,随后的几天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社区人员上门量体温

此后,在他们紧缺消毒物资的时候,梅冲湖社区上门定时量体温的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了酒精和84消毒液。”社区的一位姑娘跟我说,‘武汉加油’“张丽颇感欣慰,”后来我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让他们帮我父亲买一种药,虽然没有买到,但社区工作人员态度让我们很温暖。“张丽叙述说,父亲药是处方药,平时难买,社区人员没买到她并不意外。一位女同志安慰她,会帮忙联系,一有消息会立即通知。“这让我们很感动。”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社区送来酒精、消毒液

2月4日,立春,是个晴天,张丽的心情格外轻松。当天上午10点30分,酒店特意送来的甜点和水果,一家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天是他们14天隔离期的最后一天。对于这个武汉家庭来说,过了隔离期,他们不再是别人的“威胁”。“我们开玩笑说,以前是别人怕我们,过了今天是我们怕别人。”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酒店送来的甜品和水果

临行前的感动

2月5日,社区工作人员最后一次上门量体温,并为他们带来了隔离证明。 张丽的父亲特意去了一次高速路口,询问是否能上高速。此时他们归心似箭。

当得到肯定答复,次日一早,张丽一家早早收拾了行李。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社区和酒店的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份礼物:一箱菜、一箱水、一瓶酒精、一盒口罩、一瓶84。“这些东西比钱珍贵得多。”2月7日回到武汉接受采访时,张丽的声音有些哽咽,她说,回到家她发现,家周边很难买到菜,更别说酒精、口罩。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张丽一家的元宵节午饭

“这几天我们吃的都是合肥的好人送我们的蔬菜,包括今天过节!”回忆这次旅程,张丽一度经历忐忑甚至恐慌,但终于以温暖收尾。

她说

在武汉

她会和这座城市一起继续战斗下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值班主任:马翔宇

值班主编:冯兰友

元宵节,这个武汉家庭与合肥的故事,真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