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善孝为先”,你是怎么理解的?

寻19820920


中国三大传统文化,除佛家外,儒家和道家都讲究“孝”。

很奇怪是不是?道家作为方外教门,居然也推崇孝道。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吧。

首先说儒家。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儒家认为,要做到“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修身齐家开始,而孝悌,则是修身齐家的基础,既是基础,那当然就是“为先”的了,所以孝行,还要排在读书之前。

再看道家,全真立教,祖师定三本书为入教必读:道德经、心经、孝经。

关于为什么会读孝经,道家其实说得更明白——修行第一步,即是学会感恩。

而人之恩情,莫过于生养之恩,倘若不感恩父母,不孝,任你如何修行,得到多少奇遇,都不可能得见大道,极可能连门槛都看不到。

其实回头看看,儒家典籍里虽未说明白,却跟道家的意思八九不离十。

《大学》开篇就说: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修其身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正其心。

如何正心?

如何诚意?

有典可查:孝悌忠信而已,而孝悌忠信里面,排在最首的,就是孝。

仍是《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至善”?

孝悌忠信。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百善孝为先”。


三不君


我们任何一个人,男人、女人。

从幼儿园到大学里,都会对百善孝为先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记得上小学时,曾学过孔融让梨一文,早就让我耳闻目然了。

百善孝为先,其中包括含概了他的内涵!

百善孝为先,是古代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的结晶。

记得,在我读小学时候,舅舅说过一句话:那时,妈妈一个人,父亲早时间去世,总爱借助烧香念佛的机会,到她的娘家去。

有一次,母亲又要背起我准备起身去寺院烧香拜佛的时候,舅舅很快把我从母亲肩头夺下来,并对母亲说,我看姐姐平日干农活那么辛苦,还要出来替人行善烧香,教我说你烧香一百次,也不比你在屋孝敬你的爹娘一次,那怕是你的公婆。

舅舅,没文化,是个说一不二的老革命,老党员。

百善孝为先,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百善孝为先,按我们现在正常的理解,应该说

孝顺,比如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尊老爱幼!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就是一个体现!

善良人做一百次善良的事,也比不上你有一颗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心。

行孝,大多数人有个误区,总是认为拿出了多少钱!出现多少次去探望,带了多少东西。

其实,这些是应该的,是必须付予的!

你还差的多呢!

父母之恩,是养育之恩,你想想你小的时候,母亲十月怀胎的样子,受尽人间苦辣酸甜的滋味!

我们呀呀学语时,与父母逗乐取笑的心声!

你身体多少有恙,而父母不分白天半夜,风霜両雪担忧!立即背着,抱着往医院跑!

我有一姑姑,她有一个特别孝顺的女儿,后来,姑姑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她女儿得知消息后,马上从北京辞职回到家乡,进行彻头彻尾的陪护!

一日三餐,做饭,洗涮、洗澡、洗脚,洗换衣物。陪着母亲,吃喝,晚上同母亲睡在一起,母亲哭,她便哭,母亲笑、她便笑!

有次,母亲患病,把邻居家的车用拐棍打坏了,她会偷偷跑去,陪笑脸,拿2000元直接赔偿!母亲仍然快乐着。

从来没有说过令人听着不顺心的话!

她说,人老了,就是变小孩子了,你吵她她病情更加严重!没有一点作用,你只有顺着她,把她看护好,护理好就行了!

我一直对表妹的观点佩服,是啊,这才是孝的本意。

每逢年过节,我都会故意放一些歌颂孝敬父母的歌,让大伙倾听回味心情。

今天,收到儿子部队来信。说,本来说好回来探视我的,一周前因晚上不小心,从2米高空掉了下崴脚,腿摔骨折了。

儿子说这话时,脸上很内疚。

我就安慰起来,自古道:孝忠不能两全,你不能回,父亲,从来也不会怪你!

你在替你的父亲站岗放哨呢?有什么内疚的呢!

你所付出的,就是你应该付予的。

你能替我站岗,守好祖国母亲的家园,让你的父亲过好每一个夜晚,平平安安的安享美好的时光,这不是更好吗!

我衷心的要谢谢你呀!收到你的来信比前几天过圣诞节,平安夜,还要欣慰呀,我人在医院里,就如同回到家,很快好了一样,心情大好啊!何必要你回来探视我呢?

我联想到,祖国母亲,她的儿女们有多少人不是在为了她而默默贡献着呢!

比如: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工程师们等,他们隐藏身份,隐藏姓名,一直在奉献着,这样我们的国家,祖国母亲才会强大!

他们这些举动,不正是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吗?











缥缈间1


首先做人是应该孝顺的。我要是说了我的经历会有人信吗。我的父母就是属于特偏心眼老人。我们家就我和妹妹。他们就偏爱闺女。小的时候我去上山打柴他们在家看电视。吃爆米花。长大了。让我读一年的卫校。闺女读三年的卫校。我们结婚时候他们给我和妹妹一样的钱。我家需要钱的时候我要他们不给。可是闺女不要钱他们也给。我给我妈买的金项链他们背着我给了我妹妹。他们喜欢外孙子。不喜欢孙子。外孙子花钱他们可以随便给。我家孩子一份都没有,他们可以周末一起吃饭唯独不让我们家去吃!谁能有这样的经历。谁能信?最可笑的是我妈死了后。我爸把自己全部的钱都给了我妹妹!他77了。给的时候还上班那。是返聘的那种。


杨柳岸66022072


讲讲自己的经历,然后大家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尽孝”。

我从小生活在山村,记忆里对与父亲的印象,只有我不顺从他,不听话,做错事的时候的打骂,以打为主,以骂为辅助。最早的记忆,是我三四岁的那一年冬天。农村人,冬天没什么好玩的,就是在河里玩耍。用石头把河面上结的冰砸开,取出来,放在地上,用麦秆对着冰块吹,吹出一个小洞之后,用绳子把冰块拴起来,拿在手里四川闲逛。现在想想,真是没什么好玩的。那个时候玩的不亦乐乎,因为是在河里玩,不可避免的就把衣服弄湿了。回到家,父亲看着我裤腿都结冰了,就了不得了。那个时候家里养猪,院子也不是现在的水泥院子,黄土地的院子被猪拱了很多大坑,父亲就让我站在坑里面,往里面倒水,一边倒水,一边说,你不是喜欢玩水吗,今天就让你玩个够。那一年,我在盛满凉水的大坑里面,站了一下午,最后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

关于水,还有一次是发生在我上四年级的一年暑假。我们那穷,那个时候家里有风扇的都比较少。夏天最好的解暑方法就是去河里洗澡。那一年特别热,我们家距离河边也就几百米的距离。中午吃晚饭之后,父亲躺在床上午休,我就跑到河里洗澡。小时候的暑假,需要帮助家里干农活。那一天父亲午休完之后,起来做农活没有看到我,问我妈,知道我又跑河里去了。他气冲冲的在河里找到我,然后自己坐在河边大树下,农活也不干了,一边骂我,一边让我在河里泡了一下午,全身都晒黑了,脸上脱皮严重,水下面的身体则泡的不像样。那一天,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岸的。

另一次关于水的记忆,来自于上幼儿园的夏天。夏天多雨,前面说过农村人没什么好玩的。下雨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玩泥巴。把泥巴做成一个碗的形状,倒扣摔在地上,然后他人用自己的泥巴给把摔坏的“碗”补全,就用这样的方法,我能赢很多的泥巴。现在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当时就是好玩。不可避免的,手上会全是泥巴,指甲缝里面也会有。即便就着雨水洗手之后,在回家,指甲缝里面的泥巴也洗不掉。那天早晨雨过天晴之后,我吃玩饭之后,出去玩泥巴。玩完回家的时候,父亲正要吃饭,跑了一早晨有点累,我看到桌子旁边有板凳,就一屁股坐下了。父亲看着我指甲缝里面还有黄泥就坐在桌子边上要吃饭,二话不说,拿起旁边的菜刀就朝我手上扔过来,我妈在旁边把我拉开。父亲看我妈动手拉我,就生气的说,你还敢护着他,就把炉子上正在烧的热水壶拎起来,扔向我们娘俩。我妈把我抱在怀里,转过身躯,整壶水都砸在妈的身上。那一年,我妈跟父亲,第一次要离婚。不过,事没成。

这是三次关于水的记忆。至于这一类的事情太多了,小学五年级暑假,我们在外地,跟很多人住在一个大院,因为吃习惯,父亲让我脱了光了,当着全院的人,站在院子里面,给蚊子咬了一晚上。同一年因为没有听他的话,与亲戚去海边玩,回来之后,用拖鞋打了我一百下,后背很长时间都是青紫色。高二那一年,因为跟我奶奶生气,他把奶奶住的地方,全部给拆了。同一年,就因为我没有按照他说的方法搬石头,就躺在床上生了三天的气。那一年,我怂恿我妈与他离婚。是没成。

大学2年纪,我在上课,父亲打电话,火急火燎的让我回家。不明就里的我,火急火燎的到家之后,才知道,我妈被他给打跑了。三叔跟我说,就因为我妈干活比较慢,他就用钢筋抽我妈。他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是想问问我怎么办。我妈在三叔家躲着,这是第三次两个人要离婚。当时我妈说,我爸买了老鼠药放起来了。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我大四毕业的时候,与四个同学合租房子,每人平摊600元,先交半年,加上押金,需要4200元。父亲认为我住的地方太好了,不给我钱。恰好当时我最好的一个哥们有钱,人生中第一次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遇到的不是同事的尔虞我诈,和客户的刁难,而是来自父亲的不支持和冷漠对待。毕业三年之后,我与女朋友恋爱5年之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从定亲,到结婚,父亲一直给我和老婆压力,希望礼金能够少一点。我不断的给老婆许诺,最后只是定亲的时候,老婆家要了31800元的彩礼。结婚的时候,至于房子,车子,一概没有。老婆,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没有强烈要求,这样算是裸婚吧!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婆。

结婚之后,我们回去上班,父亲以想在儿女旁边为由,到了我们所在的城市。闲逛了几天之后,父亲开始卖点营养粥。这个时候,父亲已经欠债十几万。此时,我上班,老婆因为研究生刚刚毕业的缘故,在家待业。欠债十几万债,父亲每天都去我们住的地方,找老婆聊天。一来二去,老婆就烦了。我不在家的情况,老公公老是一个人单独去找新媳妇聊天,虽然没什么事,总是不方便。老婆跟父亲观念不一样,一来二去就吵架了。回家之后,我问了情况。主要是去我父亲不对。当时我对于他经常跟我老婆聊天,心里也有气,就没管他。谁知道,两天之后,他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带走了,离家出走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打电话也不接。一个星期之后,大姑打来电话,说我爸在他那。父亲在大姑家带了一个多星期回来之后,一天到晚的躺在床上。他离家出走的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给他打电话,只有我对象打的时候他接电话了。他以为我对象是要跟他道歉,两句话没说话,又吵吵起来了。然后,就再也没接过电话。他带着钱走了,我上班,我妈买粥赚钱。他回来了,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没人理他。一天晚上,我在公司加班。母亲打电话,让我过去。冬天,天寒地冻的,我坐着公交车到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父亲,别的没说,就在职责我老婆的各种不对。我心想,你叨叨出口气,就过去了。我没说话,听他说了一个多小时。我上了一天的班,晚上一口热乎饭没吃,这个时候已经十点多, 我看他还有要停下的意思,就问他,还有别的事吗。一来二去就吵吵起来了。最后他说,自己不挣钱,饿死他也愿意,跟我没关系。我说,要是能死,我早就去死了,死了多舒服,什么都不用想。说完就走了。

从我上大学,到我结婚。因为家里穷,同学都在考的很多证书,我都没有考。羡慕同学考驾照,我没敢父亲说。大三的时候,我还没有学驾照。父亲借钱把驾照考出来了。毕业以后,上班了,时间不够,到现在我也没有学出驾照。父亲学出驾照之后,又借钱买车了。我跟对象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买车,现在也没有。他在我们那生气的时候,要债的找上门,我给了8000还债,还有车检的费用都是我出的。

今年,我跟老婆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借了同学点钱,把房子买了。亲戚朋友知道我们买房子了,都询问。父亲一脸轻松的说,自己没本身,先买个小点的讲究一下。事实上,这个房子他没有出一分钱。办完所有的房款之后,我们没钱装修了。因为事现房,只有贷款下来,就能装修。为了尽快结束,房租,房贷两边都交的状态。我们就请父亲帮忙。他没钱,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一边抱怨我们不该这么早买房子,一边想办法解决装修的问题。

最后是,他买了材料,来给我们装修。所有的装修过程,都是他摸索者进行。因为不熟练,时间一长,就耽误他在老家的活,他开始着急了,不给我妈好脸色看。今年5月份一个星期天,我在公司加班,老婆给我打电话,说我妈的腿给砸断了。到了医院一检查,膝盖粉碎性骨折,需要做手术。咨询了医院,总共下来需要四五万。我亲装修公司简单装一下,也只是需要三万多(我买的是50平的学区房)。把我妈在医院安顿好之后,我把老婆拉在旁边问了一下当时情况,老婆一边哭,一边跟我说。为了做橱子和床,父亲买了十几张马六甲板。装修的朋友都知道,马六甲板都很重,我一个青壮年,搬动一张马六甲板都很吃力。那天早晨,十几张马六甲板竖在墙上,为了空出位置,需要把这十几张板子挪开。老婆和我妈在一边扶着十几张板子,父亲一个人搬。由于工期时间很长,那些天他心里急躁,搬板子的时候,就自顾自的,没有考虑我老婆跟我妈是否能够扶得住那十几张马六甲板的问题。他刚松手,搬走第一张板子,对象和我妈就扶不住了,十几张板子倒下,老婆在边上,躲开了,我妈在中间没有躲开,就被砸到了。老婆说,出了事情之后,我妈就坐在地方不敢动,父亲还在干活。老婆只有给我打电环。我在公司接了电话,让老婆打车送我妈去医院。

在检查的时候,我看到妈一直咬着牙,忍者疼,尤其是听到老婆跟我说的细节之后,我恨不得宰死他。在病房,我妈听到需要花四五万的时候,当着医生的面说,我们不治病了,父亲也说没什么大碍,回家养养就可以了。这一年,我三十岁,这三十年,我第一次吼他,让他给我闭嘴。他没说话。家里亲戚听闻我妈腿断了,给送了点钱,剩下的钱,我刷信用卡,找朋友借,总算是把我妈的腿治好了。说是治好,其实总是有影响的。

对于我妈,我愿意千顺百倚的孝顺她。对于父亲,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应作如是观


作为子女,我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的。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当然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和副职领导合不来,那正职领导有一次咬牙切齿地对我说:他妈的这老常(副职领导),我要不看他是个孝子,我早就收拾他了。随后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记住,凡不孝敬父母的人千万不能交。

我深表赞同并记住了这句话,而且,也作为自己的交友准则之一。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对朋友怎么样呢?

然而,作为父亲,我不会要求我的女儿孝顺。若说养育之恩,那从她蹒跚学步,呀呀学语,便已带给我和她母亲无穷的快乐,已经足以报答我们的养育之恩了。我也终将老去,我不会要我的女儿尽孝床前。

我想说的是,作为子女,我主张老吾老及人之老;作为父辈,我主张幼吾幼及人之幼。


风雨敲书窗


对于你这个问题,我就直白的说了,那也要看是什么样子的亲人,知道吗?你亲人不管你是否生死,是否有将来,就给你饭吃,随你变成废人,我直接告诉你,我孝顺个屁,老子不认识他们,要是我奶奶的话,这必须要孝顺,毕竟只有她从小带我到大。我就是这样,要我孝顺父母,直接告诉你,免谈。


漂亮精美图片


“百事孝为先”这句话《孝经》,是儒家文化中心思想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断代的民族,其中“孝”的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由于西方文化中多含敬上帝而不敬祖宗的元素,许多人在怀疑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对“孝”文化产生了怀疑。

有的人把“孝”文化看做成了封建教条,看成了清规戒律,给以无原则的排斤。

这里不想做多的理论上的争论和论证,只想从人伦上加以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父母用血与汗养育了自己,是父母给以自己伟大而无私的爱,自己才能长大成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己给以父母的爱,自己给以父母的“孝”,那里顶得过父母给自己的爱呢。

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知果不“孝”,他怎么会去爱别人和社会呢,他就是挣了金山银山,也是个极度自私的人,他做的事实际上只会伤害社会。

“百事孝为先”是人间真理。只是要将其中某些人别有目的加进去的“愚孝”糟粕摒弃掉。



春日之虎


野狐试答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中的“先”有“首先”的意思,也有“最重要”的意思。这句话是说

“孝”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所有良好品质的基础;在一个人所具有的品质中,“孝”是最重要的品质。

古人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话,“孝”是忠的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怎么可能会忠于国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爱,又如何能做到敬爱别的老人呢?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打牢固基础,“孝”就是社会井然有序,和谐发展的基础。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得孔子真传的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在孔门中,孝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教育,皇帝的圣旨也常以“胜朝以孝道治天下”来开始,足见“孝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句话包含了“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好品质两重意思。

儒家讲孝是有等级层次的:“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我们平时所谈的“孝”多是最低层次的孝,只是赡养父母,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这是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孝;不给父母惹麻烦,不给家庭添乱,不让父母因自己而蒙羞丢人这是第二个层面的孝;最高的“孝”是为父母增光,就是光宗耀祖,这就要求能建功立业,让父母很有尊严。现代社会中依然如此,你事业有成就是最大的孝了,如果属于肯老一族的话,那有何“孝”可谈。


野狐习禅


"百善孝为先"的提法完全正确,这是做人的最核心的道德准则之一。一个人如果连孝敬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谓"善"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把“孝“放在“善"的首位是有道理的(这里讲的"先“不是指把孝敬父母放在首位,而是在所有的"善"中,"孝"是排在首位的,否则,忠孝不能两全就不好理解)。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敬父母作为传统美德继承发展并发扬光大。但也应该看到,孝敬父母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从"百善孝为先"这种观点的提出的本身,就说明社会上出现了不孝敬父母的事,按照哲学上"缺啥强调啥"的观点理解,说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一定数量不孝敬父母的事后,才有针对性地提出"百善孝为先"的道德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古以来,孝敬父母都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言行发生。比如写入《三字经》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X代子孙,从小聪明好学。但成年后(三国争战时期)在曹操手下任职,做人不仅虚伪而且心狠手辣。他就说过,子女是父亲快乐的产物,并没有必要孝敬;母亲的肚子就像坛子,子女只是在坛子里暂时住了十个月,没有必要用一辈子去感恩。后来孔融被曹操杀掉,辛亏杀了,否则,不知他还会说出什么乱七八糟了话来。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但也有很多不孝敬父母的故事。特别在今天,不赡养父母甚至遗弃父母的事常有发生。我认为,现在为什么放宽二胎政策后,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出现生育高峰,而且不要子女的家庭普遍增多,除了养育子女成本高,教育子女困难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子女长大后不孝敬父母的负面事例让一些父母伤透心的结果。孝敬父母不仅反映人的善良本性,也是懂得感恩首要的内容。重提"百善孝为先",关系着中华优秀品质的传承,关系着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着民族种族的繁衍与兴盛。


本色老梁


这个问题可用清代徐熙的《劝孝歌》中的话来答复:“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禽兽尚且知孝,何况是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如何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这就需要我们去行孝,孝是发自内心真挚感情的孝,嘴上说说,行动上做做模样的孝那是做给人看的,是伪孝。比如当着众人的面给父母一点好吃的,或者给父母几个钱就认为是孝那就错了,需知年老的双亲他们并不在乎食物和钱银的多少,他们更在乎儿孙们能多花点时间来陪伴自己就好,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和空虚,作为子孙如果能懂老人的心思,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最大的孝了。



行孝有多种方式:不让父母担忧是孝;尽心尽力赡养父母是孝;把父母的健康时刻放在心上是孝;多点时间陪伴父母是孝;面对父母的过错能包容不埋怨是孝;对待父母问心无愧表里如一是孝……



总之言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孝道,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