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如何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苏州如何进行差异化发展?

苏州创新


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下苏州地位肯定比不了上海,杭州和南京。苏州的行政地位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些。建议苏州学习深圳,加大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坚决发展高端和前沿产业,立足自身优势区位打造未来的高端产业集群。把落后产业产能转移出去,集中力量发展优势新兴高科技项目。相信苏州未来可以更加美好和光明的。


漫天烟雨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框架下,是一个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和杭州为左右两翼副中心,再是加上宁波、合肥、苏州、无锡、合肥等主要节点城市共同发展的大格局。苏州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超越了南京和杭州,但在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其地位明显偏低。

因此,苏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可苏州城市如何发展和突破,寻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在长三角城市群上升到国家战略后,一个更具全球竞争力的规划也即将出台,这个规划就是上海都市圈规划。把上海周边的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宁波和舟山等七个城市纳入其中。这会是一个挑战全球高地,与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洛杉矶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以及国内的京津雄和粤港澳一起参与全球资源争夺。

苏州的定位就是要如何在上海都市圈框架下中寻找到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

从上海都市圈的格局看,经济、金融、贸易、研发、高端消费性服务业、交通枢纽等会被上海包揽,苏州只有在其外部寻找核心竞争力。

苏州地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土地开发率已超过的25%的极限值,再想通过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已经不太可能。也根本就不是南通和嘉兴的对手。

打造环太湖经济带

要从提升苏州的产业结构中入手,环太湖经济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应该加快落实环太湖经济带,重点打造以高端居住、旅游休闲、产业研发、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附加值手工艺的产业为基础的创新基地。

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苏州地区的工资成本已经不低,靠中低端产业或低附加值产业根本就没有出路。成本竞争力不仅弱于中西部地区,更是同越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等中等收入国家相距甚远。

必须靠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产业来承前启后。未来的发展出路要大量发展现代制造业、科技产业、大型装备制造业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

旅游业也是重要支撑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旅游业也是苏州的最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更要有旅游、休闲、度假、居住和养老的全方位的思维。

总之,苏州需要参与同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产业同质化竞争,但要同上海进行差异化的产业互补。加快打造环太湖经济带、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产业基地等高端产业的发展格局,才是苏州未来的出路。


鞅论财经


苏州的发展就是长三角的发展,目前,苏州的角色还是长三角制造基地,总部基地都还在上海,而长期来看,与上海竞争总部基地是不可能的成功的,同时江苏省提出要提高南京的首位度,说到底就是要抢苏锡常的制造业,和上海部分的总部基地机会,所以苏州面临的是上海和南京的双重掣肘,如果苏锡常不提出新的发展思路,未来肯定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境遇。未来,苏锡常应该抱团发展,进行全方位的产业融合升级,如果上海依然破坏苏州建国际机场计划的话,苏州应该与无锡合作,争取把苏南国际机场军民分离,把苏州的人流物流导入,做大做强苏南国际机场,减轻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的压力,这样上海也就无需再建第三机场了,同时加速苏州无锡的同城化建设,争取城区相连,最终形成一个有2000万人口的城市共同体和统一市场,在苏州漕湖和无锡硕放之间形成一个苏南区域中心的总部基地,这个基地将会成为整个华东的制造业物流期货中心,以此为基础发展国际物流业和国际期货金融业,同时以制造业为基础,大量引入科研院所,放宽户籍限制,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吸引年轻人创新创业,打造制造业的研发基地。


冬季冬眠


有点搞不懂这个套路啊,救死扶伤大东北,死活救不起来,江苏到现在苏北还没有什么高铁,规划被吃了吧,有时候不公平就是这么明显,没办法啊,大东北废成那样还要救,江苏搭把手的正常规划都不给,为什么呢,哈哈哈哈哈,作为一名江苏人,表示很嘲讽


吃水果的恶魔


苏州第一位的要提升行政级别,争取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第二,争取苏州机场,第三,争取长三角一体化的枢纽城市。如果仅仅靠经济,那么好日子总归会到头。


红叶层染


笑话!苏州要融入长三角?长三角要没了苏州…你敢试吗?


手机用户3212038038一


议论苏州总是GDP很高,可是城市地位不配匹,为什么呢?就象事业单位跟企业单位相比,一切皆在••• ,你懂得。


心有独钟88


没有政治地位的都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