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那些书法家们~第287篇

【原创连载】他曾经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著述丰富,仅《四库全书》就收录了他的著录有52种。他的遗著被编为《西河全集》,共493卷。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四、五岁时,家贫无书,母亲以游戏的方式,向他口授了《大学》。然后从别人那借来《大学》一本,令毛奇龄自读,他用了十天左右时间,《大学》一书无字不识。自此,毛奇龄算识字了。七岁,就读了《尚书》,知道了文有今文古文之分。于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长到少年,聪颖过人,十岁时参加童子试,即名列第一。主考官陈子龙见他小小年纪,信口说了一句:“黄毛未退,亦来应试?”谁知毛奇龄立即应答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众人皆惊,以为“神童”。

十五岁时,陈子龙因为毛奇龄冠童子军,多次夺得单评第一,遂提拔他补诸生。他的大哥毛万龄先在学,而且早有文名,众人为区兄弟二人,故称大小毛生。明末,文人时行集社,诸文社争相邀请他入社。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二十一岁时,逢甲申之变,毛奇龄与同学哭学宫并三吊崇祯,匿城南山中筑土室读书。次年,清军下江南,一路屠杀,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清斗争。山阴秀才郑遵谦乘间揭竿而起,余姚熊汝霖、孙嘉绩、上虞徐人龙同时起兵。数日之间,宁波、台州、金、处、温五府鼓众响应,浙江境内响应者亦众多。此时,族人保定伯镇海将军毛有伦推荐毛奇龄为监军推官。徐人龙会同方国安、毛有伦稿军西陵,毛有伦路上碰到了毛奇龄,毛奇龄当着方国安面说:“方国安马士英为国贼,你怎么能与他们共事?”方国安闻言大恨,不杀毛奇龄心有不甘。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浙江兵败,唐王在福州建号隆武,黄道周派人持蜡书招张杉,张杉邀请毛奇龄一起南下,毛奇龄谢却了,逃亡到山中僧寺,寺僧将毛奇龄落发着僧衣藏匿干坑中。清军破浙江后,只要抓到寺庙中留发的人,不管什么衣服,一律全杀。毛奇龄因落发,免于其难。

毛奇龄一生被评论所误,他曾经说过:“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毛奇龄往往评判言词过激,得罪的人多,兔不了会有仇家罗织罪名。顺治八年,浙江省举行第三次乡试,奇龄还旧籍待试。他在评论会稽王自超时,原意褒奖,因为用笔曲折,被人误会成中伤,无意中已得罪他人。被王自超怪之,王自超的父亲与同邑举人联名举报毛奇龄逆抗命,今又抗试,且以头陀居士林,罪当死。相关人等为毛奇龄开脱,但是,被褥夺学籍。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又因为诗文创作,被诬告为讪诱他人,幸好没有因此获罪。仇家又诬他杀人而将遭捕逮之时,他化名王彦,逃亡他乡。过禹州时,他的好友姜希辙时在籍为黄门官,将他的情况告诉了中丞蒋君,引起了中丞的重视。在将搞清楚真相时,仇隙之人又借他事重新构陷了他的罪名。于是,他只好再次逃亡,经历颠簸,四处流奔。直至康熙十四年,他的好友姜希辙、卢函赤出面相助,才解除了与怨家的仇隙,得以返乡。

毛奇龄一生爱读书、爱藏书。博览群籍,蓄书甚富,每日归来,取书摩挲不忍释手。毛奇龄初娶同县陈何,陈何有妒妇之名。毛奇龄对陈何不甚关心,陈何有病,不能生育,而毛奇龄仍然忙于藏书、校勘不辍。有一天,趁毛奇龄外出之时,陈何一气之下,竟将毛奇龄所藏书籍付之一炬。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而陈何亦有文才,传说甚是嫉妒丈夫。毛奇龄每写作诗文,陈书案前,有时候因为思虑成熟,疾书成文,虽用典却没有查用资料。陈何对人说:“你们以为毛奇龄博学吗?他即使写个七言八句,也是摆了一案子书,獭祭成之。”獭祭,堆砌的意思。陈何有句:

一去已十载,九夏隔千山。

双珥依然在,如何不得环。

周颐因陈何能诗,对焚书一事,在《续眉庐丛话》中提出疑问:“夫人既能诗,何至为焚琴煮鹤之事?各说部所云,殆未可尽信耶;抑西河不止一夫人,有元妃继室之殊耶?”或疑毛奇龄他妻所为。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陈何未生育,毛奇龄以无子为由,娶下妻三:初买了一个婢女,说不宜生子,遣她而去;又娶江宁林氏,死于江西;毛奇龄京师为官时,又娶宛平张曼殊,又死;毛奇龄请假归浙后,又娶杭州冯氏女子。毛奇龄六十七岁时曾生有一子,四岁而夭。

康熙十七年,毛奇龄被荐举入博学鸿儒科,于次年参加考试,以二等录取,被授翰林院检讨,充史馆纂修官,毛奇龄在史馆七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会试同考官。是年,大哥毛万龄殁,毛奇龄遂援迁葬之例乞假归。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两膝肿胀,关节僵硬,得痹疾后遂乞病辞职,在不复出,归隐于杭州竹竿巷兄长毛万龄家,专心著述。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李塨、邵廷采等。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在诗歌创作中是有追求、有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毛奇龄对女性作家的生平与著述,兴趣甚大,还与这些女作家有文字酬唱。毛奇龄编选有专门的闺秀诗文,或是为她们的文集作序跋。袁枚《随园诗话》载有,毛奇龄选编闺秀诗作时,偏偏独遗有诗名的王端淑诗作。王端淑对此表示不平,便献诗云:”王嫱未必无颜色,争奈毛君笔下何?”自比汉代王昭君,以毛奇龄喻为汉宫画师毛延寿。故袁枚云“一藏其名,一切其姓”。“西河展阅此诗,能无颜汗”?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毛奇龄的书法,以行书笔意入魏楷,任笔结体,丝毫没有夹生感、不造作、不局促,点画潇洒,流畅有序,自然而成,既不无病呻吟,亦不故作多情。其书如诗轻松自如,如春风拂衣,似疏林摇曳,更有渐入林塘曲园的幽雅,有清流泛舟、花开见佛的虚灵,更有秦汉大器的风范。意境清淡空灵,观之静寂、疏远。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府萧山县(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原创连载」他如此评论: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