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亲爱的美友,這个特別的春節假期,你好嗎?
二月已過半,一觉醒來,假期竟然又變長了,在以往,本来该是好事,更是求之不得,但是每每清晨醒来,刷到疫情的更新数据,新增感染的人数仍在攀升,自然的开始陷入了焦虑!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相生,这个假期。无常变成了日常。
全网都在呼吁:“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宅家的日子,有人趁这段时光和家人窝在沙发里看看剧、聊聊天;有人利用这难得的时光翻出想看很久,却没有时间看的书,集中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家有“神兽”的家庭,日常除了准点的三餐就是督促学习、作业,不出门半月有余,该写寒假作业也写完了,该背的诗也背了好多,该弹的琴也天天在弹,弹哭了……
手机游戏、电视动画占据着大多数孩子的居家时光,作为家长,我们在焦虑这段时间密集的看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造成伤害的同时,却还要安抚一些年幼无法理解“不要出门”的孩子们,细细想来,在这个非常时期,能让孩子静下来,少抱怨不能出去玩的方法并不多。做一名茶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坚持用茶来让孩子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人类社会根本改造的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 深以为然。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对于平常课务繁多的我来说,之前欠下亲子陪伴的债,仿佛现在有时间了。一起喝茶,是居家一日三餐之外的日常,而在这次的陪伴中,小朋友也是十分难得,自己主动要求学习泡茶,诉求就是要和妈妈一样的泡茶步骤,这让我着实意外和欢喜,也让我一直以来试图用茶让其起感受生活的坚持有了意义,对于茶人来说,一炉香、一朵花、一杯简单的茶,就能让自己的小世界美好的无处不在,都会获得精神和内心的喜悦,相信疫情期间宅家的这段日子,茶花香不仅能丰富所有茶人的精神世界,也能成为改变众多家庭精神风貌的一剂良药。一杯茶让我们的焦虑有安放和调整之地,以茶养心的期间,我们更加懂得那句话的含义:“茶不是宗教,却是信仰。”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但对于小朋友来说,茶中的美和精神内涵,他们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或许是有限的,时常看我摆弄茶器、折花入席,小朋友起初是熟视无睹的,日子久了,她也觉得这个事物很美好,但是却说不出为什么,自己会去模仿,独自摆弄,从中找寻乐趣,可见,美育是一种默默的影响,更是一种无声的渗透。
眼前剩下的这一摞日子,对于年幼的孩子,除了学习、作业……依然是宅家、宅家玩,都说会玩的孩子少不了会玩的父母,如果正好,茶是你生活中的一剂良药,不妨让宅家的日子过得更有意义。用茶,代替手机游戏和电视动画;让茶成为一家人的日常期待。一场有仪式感的家庭茶会,恰好可以制衡潦草的陪伴,拉近亲人间的距离,让我们彼此珍惜这相处的时光,充满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昨晚,日常的睡前故事后,我和小朋友聊天,我问,这个假期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孩子想了想说:“有好多的病菌,不能出去玩。”几秒钟后又说:“但是我感觉我跟妈妈一样了,变成了一个天天要喝茶的人……”这让我陷入了片刻的沉思,或许亲子教育不仅仅是“在一起”。更需要培养孩子一种独处的能力,在漫漫的成长过程中,安静自处的能力能够对抗艰难困苦、孤独、寂寞。在一方茶席间,我们也能让孩子体会到,这看似平静无澜的茶汤之下,蕴含着一种坚守的力量。我们能让孩子在喝茶、体验泡茶的期间发现美好,筑建起自己的精神小世界,同时也乐于保持与他人联结。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当寒冬过去,春暖花开,阳光打在我们的脸上,用鼻子去感受太阳的味道,用手抚摸春天的微风,愿年幼的你,记得这个特别的假期,你第一次主动要求学习泡茶……你用茶温暖了家人,同时也在蓄积一种安静自处的能力。

疫情在家:茶能改变潦草陪伴

作者:贾程捷弘益大学堂茶学院教务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从事茶道美学、茶文化教育工作十五年,致力于茶叶审评、茶类冲泡技艺、茶艺创编以及国内外民族、民俗茶艺等职业培训教育;专事于中华传统茶道美学生活的践行于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