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文| 流系舟



谁白草胡笳烽燧长

【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才女,博闻强识。东汉末天下大乱,蔡文姬不幸为匈奴左贤王所掳,后得以归汉。

白草、胡笳、烽燧都是边塞常用意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胡笳曲》:“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

《晚望》:“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


将半生哀毁以诗情抵挡

【文姬在”回 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成就了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据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


断弦含泪更张

【文姬出塞和归汉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悲壮而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说文姬小时能听音判断断掉的琴弦是哪一根,但后来的时局使她自己不幸成为了与故土亲人相断的琴弦。】


最高贵流浪

【然而身世不幸没有消弭她心中的高贵才气,明朝陆时雍曾论:“蔡文姬才 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b站2020拜年祭歌曲《万古生香》


半生流浪绣词章

“黑暗的魔神王会降临大陆,唯有美少女的琴音挥洒希望与胜利”,作为峡谷中的美少女担当,蔡文姬的辅助从没让人失望过。


历史上的蔡文姬,名琰(yǎn),字文姬。生于陈留郡圉(yǔ)县(今河南杞县),是继班昭后,又一伟大的女性文学家。


与班昭一样,有一位履历闪闪的父亲——蔡邕(yōng),字伯喈(jiē),早年的蔡邕不愿入仕,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一种幕僚式的官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及刻印熹平石经。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熹平石经


汉灵帝时期,东汉已陷入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的黑暗时期,蔡邕因罪流放朔方,几经周折,他南下江南,避世十二年。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擅权,强召其为代理祭酒(主管),得以返回中原。


蔡邕精通音律,在他的影响下,蔡琰九岁便能“听音辨弦”。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三字经》中也有“蔡文姬,能辨琴”的记载。


年少时期的文姬,在父亲的庇佑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蔡邕的死,似乎宣告了东汉的灭亡。也预示了蔡琰悲惨的人生。文姬在这场动乱之中,颠沛流离,前途多舛。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蔡邕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动乱,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匈奴王侯中,地位最高)掳走。这一别中原,竟有十二年之久。


这十二年,仅是文姬悲惨人生的开端,《后汉书•列女传》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与左贤王育有二子后,文姬似乎想安定下来,她想,或许就这样生活下去吧。虽然她心中常被强烈的思念故土情感所占据,“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蔡文姬


建安十一年(207年),自作多情的曹操,硬生生拆散了文姬本应安定的生活。他“可怜”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


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对曹操不失为一段美谈,而对文姬却是“骨肉分离”的痛击,她陷入了“回归故土”和“母子团聚”的两难全的痛苦中。


听着营帐外的胡笳悲鸣,文姬心如刀绞,于是她用血泪写下控诉: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胡笳十八拍》


字字血泪,所读之人无不动容。郭沫若评价其“是继《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文姬归汉图》


只身归汉的文姬被曹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临时性官职)——董祀。后来董祀犯法被判死罪。文姬向曹操求情,当时公卿、名士以及远方的使者宾客坐满了屋子。曹操对宾客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头,今天让各位见见她。”


《后汉书•董祀妻传》载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说:“我确实同情你,但判决的文书已经送出去了。”文姬说:“你马厩里有万匹骏马,还有数不清的猛士,为什么不让人骑快马,救助一个将死之人呢?”


曹操被眼前蓬首赤脚的女子惊住了,他没有想到如此的弱女子,竟能字句铿锵。于是免了董祀的死罪,还赐给她头巾和鞋袜。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曹操赦免董祀


曹操又问:“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文姬说:“当初父亲留下了四千余卷,因为战乱流失,难以保留,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书吏陪夫人写,可以吗?”蔡琰不卑不亢:“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了。”于是文姬将自己所记的古籍内容写下送给曹操,无一错漏。


“广东徐霞客”屈大均称赞道:“缇萦能代父,蔡琰不宜家。玉石同焚后,芳声振海涯。”


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一为五言体,一为骚体。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赞曰:“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询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

万古生香之半生流浪绣词章

董祀


这样的文姬理应得到赞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79年颁布了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蔡琰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悲愤诗》后,史间再无文姬踪迹。她的一生,颠沛流离,有数不清的艰难困苦。唯一随她流浪的是她不灭的才气与傲骨,便是世间最高贵的流浪。


排版||爱历史的十一

文案||流系舟

(本文所涉及知识解读参考b站up主海上42天(科普菌),已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