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令人欣慰的扶貧賬單 “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帶動地方產業崛起

  新春伊始,全國工商聯“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曬”出了2019年度消費扶貧賬單:新增地區扶貧館和東西部協助幫扶館47個,組建上傳了三州三區593個貧困縣的5308件扶貧產品,獲得扶貧產品採購訂單2.5億元,幫助貧困地區通過線上銷售扶貧產品突破5983.58萬元。

  望著這份賬單,四川省工商聯常委、全國工商聯“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運營中心負責人、四川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滕德素流露出了欣慰:“經過1年半的建設運營,‘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已經成熟了!”

  從運營流程看,這個平臺與其他電商平臺似乎沒啥兩樣,然而,卻讓貧困戶們看到了希望。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在春節期間紛紛登錄“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APP採購香菇、木耳、大米、手工麵條、純菜籽油、藜麥、黃精植物飲料、水果等各種土特產品應有盡有,用手機掃描上方的二維碼,就能馬上成交,品嚐到偏遠山區的天然生態的農產品。在購買時,註明企業、商會、機關單位等,購買之後平臺自動公榜,進入消費扶貧公式欄滾動公榜。“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完備的平臺設施、便捷的銷售渠道,暢通的購買流程,讓滕德素和她帶領的90多人團隊感到驕傲。

  2010年,四川易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成都註冊,專業從事中國農村電商平臺建設與運營,逐步建立起遍佈全國的銷售網絡和鄉鎮服務中心,成功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農村電子商務雙向流通渠道。2018年7月以來,公司獲得全國工商聯授權,在全國工商聯領導關懷和信息中心具體指導以及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在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商協會、民營企業、社會人士的積極參與和幫助下,建設了“萬企幫萬村”成果轉化平臺,已形成了“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消費者”的模式。

  “目前易田在中國覆蓋25個省市,幫助16000多個鄉鎮實體門店轉型升級,帶動50000多個創業就業人士,成為中國較有影響的農村電商平臺企業,為融入消費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滕德素如是表示,語氣中流露出自信和驕傲。

  每年春節期間,滕德素都在緊張的忙碌中度過。為了真扶貧,扶真貧,她和團隊按照嚴格的標準和流程對各地報送的扶貧產品進行嚴格的甄別和篩選。每一款扶貧產品,在審核過程中,必須提供縣級出具的扶貧證明,作為扶貧產品上傳平臺的佐證。特別在扶貧產品入住平臺過程中,她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

  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背後還有一個小分組的研發團隊,持續對原有系統重構優化,不斷完善消費扶貧平臺的各個基礎功能和相關流程,包括產品的上傳、審核流程、發佈銷售、物流等功能,從而滿足消費者體驗感。新增包括扶貧館綜合報表統計、各省市消費扶貧獨立統計、單品銷售量數據統計等在內的信息數據統計功能,更加精準顯示實時數據,為各地區單位和政府部門提供扶貧成果參考依據。

  “有了這個平臺,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為貧困地區組建更多的扶貧產業、生產加工更多的扶貧產品,都不再為銷路發愁了!”國家貧困縣重慶石柱縣致富帶頭人馬總如是說。黃精,這種黃帝內經裡記載的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之功效的珍貴藥材,已在石柱縣形成連片示範種植,更成為中益鄉華溪村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產業支撐。

  望著連片種植的黃精,滕德素介紹道:在石柱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以招商引資的方式在石柱投資1000萬元發展黃精產業,帶動石柱農民大力栽種包括黃精、佛手、羅漢果、山楂、桑葉桑葚等在內的上下游產品,運營團隊與當地農戶簽訂5000畝銷售合同(其中1000畝為包銷,鼓勵當地大膽種植)。而有了強大的“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作為銷售渠道,2020年的目標是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0畝。滕德素算了一筆賬:種植黃精畝產量很高,經深加工萃取精華製成飲品,每罐零售定價6元,粗略算下來,平均每個種植戶一年就有1萬至3萬元收入呢。

  為更深入、更精準地對接幫扶貧困群眾,滕德素帶領消費扶貧團隊深入國家定點扶貧的832個縣,一對一、點對點幫扶對接扶貧產品上傳至聯成e家消費扶貧平臺進行宣傳、展示和銷售。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運營中心重點協助貧困地區發展產業來解決脫貧致富,聚焦產業扶貧,致力打造銷售大米、核桃、手工面、黃精植物飲品、藜麥、芭蕉芋豬肉等優質產品,全面帶動地方產業的崛起,為決勝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產業基礎,滕德素憧憬著……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