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在他当地方官时广受好评,为何最后变法失败?

清墨讲历史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着眼于现实战略的自上而下的经济,军事,政治教育全面变革,带有浓重的法家色彩,但应该看到,王安石本人对于这场变法的归宿依然是儒家的治世理想,他的现实路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并且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发展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许多人会批判他把中国社会拖入专制深渊,其实王安石只是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想要在彼时的重重危机中为国家民生寻一条出路而已。从今人的眼光无视当时的社会危机而评价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不公正的。我们评价王安石的变法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

当时内忧外患,土地兼严重,北宋宋神宗执政时期。宋神宗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在北宋神宗时期绝对称得上是名人辈出、星光熠熠的时代。但在这虚幻的盛世之下,却是朝廷机构臃肿、军备空虚、财政困难、农业落后,他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想效仿古人做出一番事业。所以法制变革的思想就充斥在他的脑海当中。并且在他做太子的时候,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他坐上皇帝之后,实行了他的政治理想与伟大抱负。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决定,任命王安石为相进行改革,来实现自己的抱。想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象,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然而王安石并没有成功,在当时的环境下缺少统治者的支持,在变法后期宋神宗看到变法的阻力越来越大他动摇了,触犯了地主阶级,贵族的利益,最终决定放弃,王安石没遇到像秦孝公那样英明的雄主,王安石也不是商鞅,最终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导致失败。在这场变法中宋朝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没有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在之后的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后来就是我们熟悉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这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新法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到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独孤求败谷


变法,是整体性的,要考虑全局。比如,以所谓现代农业小额贷款的青苗法来分析。


所谓青苗法,是允许地方官,用常平广惠两仓的粮食,在春耕或青黄不接时贷给农民,让他们趋时赴事,不被高利贷所逼得卖儿鬻女。夏收秋收后加计20%利息交还国家。

而20%的利息确实不高,因为高利贷基本都是九出十三归。甚至夏一秋三。

不过,王安石低估了复杂性。

在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农民根本看不起这样的贷款,地方官为了政绩,一般会强迫百姓接受贷款。


反而,山西陕西及丘陵山区,农民真正需要这些这笔贷款,却被地方官拿去交给高利贷者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这些收益,或者被官员分账,少部分才上缴国库。

所以,青苗法遭遇到农民的普遍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王安石的知识体系之中无法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只能简单粗暴地将这些执行中的困难归咎于反对派掣肘,就以更强硬的手段,用辞职胁迫宋神宗处分反对派,结果就只能是持续激化扩大矛盾。


四川達州


很复杂 王安石的变法是由上而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他所有的权利来自于皇权(可能你会觉得是废话 但请听我说完)下面我来系统的说一下: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官都支持和欢迎变法 只有科甲出身的地方官支持因为他们是读书人的代表 古人一般的读书人家境相对贫寒 第二:另一批地方官并不支持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当地氏族豪强的代表 他们世代经营此地 变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另一批官员和地方豪强有掐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他们的学费考试的盘缠都是地方氏族资助的.这是地方官的问题 再说说朝廷 朝廷当时是分为三个派系 第一老牌勋贵这些是老牌贵族 祖上有军工爵位或者是皇亲国戚 不乏皇帝的实在亲戚 第二派老牌官僚 第三派职场新人.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支持王安石的全是职场新人 他们没放房没地 有的连老婆都没有(老许说 喊别人送一个就完了呗)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整呗.不支持的全是有房有车的比如皇亲国戚 老牌官僚们这些老油条当了一辈子官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二三品朝廷大员的身份自己的儿子孙子外孙子就指着自己这写田产和高干待遇呢 你给我取消特权待遇了我一大家子怎么办?高干病房住不了了 老干部住房没有了 上个班没公务车你让我骑自行车呀?贵族们更不乐意了 我们的罪祖宗都替我们遭完了 我么就应该享清福 皇上你还是不是我表哥了?我找你妈我二姨说理去.宋朝对待官员和贵族们的态度那叫一个好.最后折腾的皇上老妈拄着拐都来了 说你么别扯了 消停的吧 你再这么作下去我高血压可要犯了 你是不是想提前给我送走?这样一来老牌官僚们有权人人反对 皇帝亲戚们喊着:表哥咱可不能整了 皇帝老娘:我高压都230了 低压也220了 皇帝只好对王安石说:你整的这个变法好不好我不知道 但现在肯定是不好了 我元老们不高兴 我表弟他们不高兴 最关键我妈都不高兴 你先别整了.



王老师007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注:概述图王安石头像来源:中华英烈祠[1])

中文名

王安石变法

其他名称

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变法时间

1069年—1085年

主要人物

宋神宗、王安石等

变法内容

青苗法、市易法、三舍法等

背景

三冗危机

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

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3]

内忧外患

财政的亏空迫使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除了缴纳名正言顺的“两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4][5]

宋神宗

同时,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庆历三年(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历经一年即告失败,并未改变这一严峻形势。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6][2][7][8][9]

过程

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进京述职,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0],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请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没被仁宗采纳。[11]

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12][1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王安石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并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王安石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因此,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14]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15]神宗采纳王安石的相关主张,并要求其尽心辅佐。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16]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同年四月,遣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17]

熙宁三年(1070年),颁布募役法、保甲法。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改革科举制度;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

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

王安石变法:农业和金融的碰撞

温乎

赞999+

阅读8.1万

新法

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内容: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18][19]

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木子卿53662013796


宋神宗时,国家各种弊病累积得不少,再加上边境战争的巨大压力,国家已经有衰败的迹象。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有进行改革的愿望。王安石是一个激进派,他给皇帝提出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的全方位改革计划。他的很多改革方案本身是好的,但是再好的方案也不能一口气全部执行,这样国家受不了——前一个这么搞的人是王莽,我们都知道他后来的下场。可那时候的宋神宗只有二十岁,年轻人心气高,总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国家振兴起来。王安石的天才想法和慷慨激昂的说辞说动了宋神宗。很快,这一揽子改革方案就全面展开了。

王安石的改革方案特别激进,以至于有些设计脱离实际。比如他提出由国家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件国家和百姓双赢的好事。但是他的想法太超前,很多技术问题考虑不周,国家的执行力也跟不上。比如低息贷款在现代社会应该是由商业银行负责执行,去鉴别哪个农户可以放贷,去监督农户不要把钱乱花。但王安石在执行的时候,这些贷款变成了政府的一道命令,政府命令到了基层就变成了强行摊派。官员管你农户需不需要贷款,他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强制农户贷款、交利息,反倒成了一项祸国殃民的坏政策。

王安石的方案太激进,因此有很多人反对他。反对者中的首领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是不想改革,但他的方案还是儒家的老一套:鼓励农业生产、节约政府开支之类的。于是在改革的问题上,王安石派和司马光派就打起来了。这事一旦分成了派别,原本单纯的技术问题就变成了站队问题。朝廷上的官员纷纷站队,站好了队伍就开始攻击另一方,在朝廷上展开了全面的党争。

这件事的结果是,大臣们做什么事都要先想党派的问题,然后才去考虑国家。比如王安石为了壮大己方的力量,提拔了一些虽然支持改革,但是人品很差的人。结果是既激化了党派之间的矛盾,又损害了改革的效果。司马光也有问题,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并非都是坏的。但是司马光在上台后,凡是王安石提出的改革政策,一律反对,全盘否定。结果国家辛辛苦苦改革了十几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把改革发展的时机都耽误了。后来,宋朝朝廷完全陷入了党争的泥潭,朝堂上成天都在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于是“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朝廷还在扯皮,敌兵已经打过来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更主要的原因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天香引


第一,推进速度太快,没有多搞几个试点,经验还没有来的及总结呢,就一下子铺开了。

第二,低估了人性,变法的主要实施者是遍布在下面的小吏,他们一来思想觉悟肯定没有这些大人物高尚,变法只是上级的任务,还想不到国家命运这一层面,二来下面的官员能是这么好说话的吗,再好的政策只要有便宜可捞也会被搞得变了味道。

第三,王安石本人就是比较偏执的人,认准的事只会一意孤行,根本不会听别人的劝导。

第四,皇帝对他的态度转变了,变法问题多,压力大,皇帝顶不住了。





看颜色行事


王安石变法确实对百姓地方官员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变法触动了一些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以及封建统治者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甚至皇后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王安石要用新法搞的天下大乱,宋神宗下令废除新法,变法失败。


haonanrenjiushiwo


王安石的问题,是把个别地区的经验无限制地推广到全国,搞一刀切,哲学上叫以偏概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