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作品中蕴藏了怎样的智慧?

Royal_往事随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抚州临川县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倡导文学“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把这一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文章雄健、宏肆,揭露时弊,简练有力。诗歌险峭奇拔,词则风格高峻。

下面介绍几篇王安石的诗词作品,供大家欣赏。

《春风》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两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译注:

在春风中一马北上前往燕地,却疑是置身在旧日山川。阳和气息浮动在树外的沧江水面,尘土飞扬中原野尽头升腾起野火之烟。日色带来嫩黄刚上树梢,春风催着新绿渐渐归田。回头却不见辛夷开花,才觉得看花是在去年。

这是王安石奉命送契丹使者北归途中所作的诗。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阔土地,却似乎感到踏上旧山河,没有一丝踏上异国土地的感觉。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愿望。也是向君王暗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以引起皇帝对他的重视,这里有王安石的智慧所在。

《咏竹》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译注:

人们钟爱竹子是因为它直而且有节,且出生就很清瘦,就算老了竹子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坚硬,越来越刚强,深受人们的赞美。

竹子和蒿草蒺藜等一样受到雨露的滋润,但是最后竹子变得像松柏一样傲然挺立,即使在寒冬依然坚挺。

这首诗是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颂赞竹子的刚直,就是在寒冬也勇于与严寒抗争,不惧风雨霜寒,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与宏伟博大的政治抱负。

写竹也是言己,他的执拗的性格,也可和竹子媲美,从不妥协退让,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刚直不阿,诗里隐含着他的博大的政治抱负和坚定顽强的个性,暗示着他改革的决心是不可动摇,写竹明志也是他的一种政治智慧。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峰,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注:

登高望远,正是金陵的深秋季节,天高气爽。

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伸展开的白绢,远处的山峰林立。

夕阳下,船只往来不断,背对着西风,高高斜挂着酒旗。

远处的彩舟飘渺远去,远远望去,白鹭州上的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即使用图画也难以描绘此时的美景。

追忆六朝兴衰往事、一片繁华景象,慨叹六朝统治者因奢侈淫逸、腐化坠落而相继亡国,真是伤感而又痛恨。

站在高处,面对着如此壮丽的河山,缅怀着遥远的古代,空叹兴衰荣辱。

六朝时的旧事都随着流水逝去,但是寒烟依旧笼罩、衰草依然碧绿。

到现在那些卖唱的歌女们,还是常常唱着,《玉树后庭花》那样的曲子。

此词立意高远,结构严谨完整,是一首怀古讽今的代表作。怀古与讽今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写景与抒情转换、映衬,堪称绝唱。

文中托古讽今,通过对金陵故都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兴衰的感叹,抒发作者的现实政治热情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意在警醒时政,表达了作者对北宋王朝统治者的腐败荒淫和社会风气奢靡坠落的忧虑。暗指改革的必要性,是作者的政治智慧。


戈壁滩上的驼铃


从王安石的诗文看他的拗相公的性格!

人们常说,诗言志,是说一个人的作品中,隐藏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人说,文学作品就是抒发性灵的载体,最好的作品永远是我手写我心的作品。这个观点,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来解释的话,就是风格即是性格。

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执拗的性格,世人皆知,以至于苏东坡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就拗相公。其实拗相公的外号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是说王安石是个很固执的人,一旦下了决定,就不容易改变,是个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主,另外一方面是说,王安石有着坚强的意志力,是个不屈不挠的汉子。

王安石身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文章,在唐宋时代都是顶级水平,他的一些诗歌和词赋,鲜明地体现了他拗相公的本色,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百折不挠的智慧。

我们小学时候都学过他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词应该写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王安石以梅花自况,自己就是那枝凌霜傲雪的孤梅,它孤独而坚强,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越要凌寒开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它不去炫耀自己,更不在乎别人是否欣赏,只要本身质地高洁就够了。所以王安石就是这么一个脱离了凡俗社会的人,将一切个人得失毁誉都不放在心上。王安石坚持的原则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后来更是演变成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话可说”。因为他把反对派驱逐贬谪到边远的地方,耳边再也听不到那些烦人的聒噪了。

王安石写过一首《叠题乌江亭》的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我们拿唐代诗人杜牧写项羽的《题乌江亭》和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作一番对比,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王安石喜欢与人抬杠。王安石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历史必然,再也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像胡汉三一样“兄弟我又回来了”,因为江东子弟们不一定再肯为项羽卖命了,对悲剧英雄项羽持否定态度。而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这样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批评项羽缺乏大将风度和血战到底的决心,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包含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而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把项羽看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伟丈夫。

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丧失人心。对此王安石看得十分透彻,所以王安石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王安石自己恰恰也陷入了项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悲剧之中,他看别人如此准确到一针见血,而自己则陷入了自我陶醉的怪圈不能自拔,从这一点来说,王安石变法失败和项羽垓下自刎的原因相同。

王安石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在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他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那样即使失败也可以无怨无悔。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后来王安石百折不挠推行变法的先声,同时,“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则清晰地体现了王安石为了变法而“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决绝。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他的词中。

王安石一生作词不多,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作为北宋著名词人的存在。王安石有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堪称宋词金陵怀古词中翘楚。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此词写于王安石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后。写的是晚秋时节登上高楼,遥望云阔天高的故国深秋的感慨。“春女思,秋士悲”,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此以后,在文人眼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天是伤感的,但王安石绝不是悲悲切切的宋玉,他用“澄江、翠峰、残阳、西风、酒旗”等一系列景物,把秋天写得境界阔大。

下阕才是词的关键部分。他感叹六朝“繁华竞逐”,“城头变幻大王旗”,皆见“门外楼头”,“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相继亡覆,唯见秋草凄碧,听见“六朝遗曲”,词中弥漫着深深的危机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罢相之后的“悲恨相续”。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整天忙于国事,眼不停转,没时间写词,偶尔为之,竟成宋代金陵怀古词第一,不禁让人感慨王安石的天纵之才。


好玩的国学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世人称其为临川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的作品中蕴藏了怎样的智慧?王安石有太多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蕴藏着不同的智慧与情怀,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他的《泊船瓜洲》,这首诗就描述了身在异乡的他对家乡的思念。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与瓜洲之间的距离只不过相隔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座青山而已。春天又到了,温暖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故乡。

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就写了新年第一天他看到的景象,短短四句就能把新年的氛围和景象写得如此生动如此贴切。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暖和的春风送来了屠苏美酒,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每家每户就开始贴上新的春联和门神,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再说说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第一首写了美丽的风景,第二首写了他美好的回忆,两首不同的诗,有着相同的故事。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回首三十多年前我和父亲还有兄长一起来这里游玩,父亲和哥哥牵着我,从东走到西,又从西走到东,把这里都逛遍了,今天故地重游,却已经老了,想寻找从前看过的景色,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很是迷茫。

同样是短短的四句诗词,就把过去和现在表达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一种智慧。从以上三首诗中不难看出王安石有着特别高的智商与情商。王安石的作品中不单单蕴藏着他的智慧,还蕴藏着他的情怀和梦想。


小李文化空间


王安石的诗句,渗透着的是,活着的通透,和心地的清明。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存于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其诗文各体兼擅,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王荆公最得世人传送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虽人早已远去,但其精神依旧存于读书人的心田。那份通透,那份清明,长伴我心。


漫谈古诗词


王安石之“登飞来峰”抒发人生哲理,唯有高瞻远瞩,方能排除迷雾,避开假象,达成理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极具画面感,仿佛高塔危峙,雄鸡高唱,旭日东升,然后道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颇见其雄心壮志。


Ysl51942334


王安石做为宋代大文豪又是政客,在宋代的大环境下这类人物放弃自由,执意从政都是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为父母官,造福百姓等的务实派,身居高位不浮躁,仍然常自省,对事物保持清醒的认知是难得的智者了!


赵露—岭秀红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六朝烟水


其实说白了,王安石之所以宁愿呆在地方也不愿在中央为官的目的即在于他想干点实事,这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他考科举那完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以及政治理想,说通俗一点,那就是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世界精彩生活


他能把文学创作与当时的政治密切地联系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