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农村的农民都过得怎么样?

直击农人


现在的农村生活与以前相比,虽然沒有城市富裕,但还不错。耕种有小型机械,收割也用机械。但由于家庭开支花费大,孩子上学,水,电,农药化肥等的费用多,竟靠土地收入垫补很难解决,只好岀外打工用以补贴。农民生活不愁,吃自已种的菜,干活按各自心愿相干就干,不爱干休息,宽舒自由。问题是年青人出外工作或打工,留守在家的以老人居多,年老体弱者不能担任重活,少于活动,使文化生活欠佳,进村萧条冷落。





李尔勋1


我是地道的河北农民,作为一个七零后的农民我有发言权,听老辈说,以前,也就是刚解放的时候,农民的确不错,有地,有粮,可以温饱,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地的农民慢慢的出现了跟不上脚步的节奏。

拿我们这来说,每人不到三分地,无论种什么都不够吃花,更何况现在人口增多,开销大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婚丧嫁娶,更是互相攀比,尤其是娶媳妇,有新房,有好车,还要有小区的单元楼,婚后不劳动,没钱就离婚,成天当奶奶哄着,所以说农民真的很无奈。

再有就是医疗和养老,农民本来就没有多余的钱去交养老保险,攒了一辈子钱,最后都交到医院,老了也是很可怜的。

当然农民也有过的很幸福的,就是有能力,有机遇的做生意赚钱了,但这些都是很少一部分。

我们是保定蠡县的,本村大多数还算富裕,就在这几年,忽然生意不好了,好多人都出去打工养家糊口,还有一点就是打工没有四险一金。

做农民真的很难



老杨趣味


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农民,从小在农村长大,念过书后,在外面工作几年。现又回到了农村。我想把我所见到现在农村的面貌,农民过的生活,农业所发生的变化和大家聊聊。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和农村面积都占到全国总面积的大半以上。所以农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以前的农村是:农民真辛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我记得小时候,那时家里真的困难,3个兄妹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家里没有其它的经济收入,就只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来维持生活。家里住的房子就只能遮个风挡个雨而已。没有像样的家具,更没有先进的电器。父母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可生活依旧贫困不堪。

回想起以前的种种艰辛。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心酸。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修了漂亮的房子,家里添置了各种家具,冰箱,电视,洗衣机,空调。家里也有存款了,甚至好一些的家庭还买上了小汽车。农民慢慢的奔上了小康生活,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当然,在一些特别偏远的山村,住在大山上,由于交通十分不便,这部分农民的生活还是很困难的,国家也在出台政策扶贫他们。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桂林农家伊伊


由于是村干部,走访农户是我的工作职责,在走访中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我曾不止一次,而是很多次的问过或是他们主动问我:“书记,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还有么讲的。种田想种你就种,不想种就包出去。想打工你就去打工,没有哪个捆着你。今天想做下工夫就做一下,不想做就休息,没有谁强迫你,几自由。原来种田交双公金农业税,现在种田倒把补贴,还哪门要不得?”

可能是咱农民的心气低,要求不高,能有这样不愁吃穿,有房住的生活就容易满足吧。就拿我们村来说吧,480户农户,外出务工人数800多人,差不多一家就有1.5个人在外务工,每年为家里挣上个三五万元很容易。480户里面有400户农户都修了两层或三层及更高宽大的房子,且装修漂亮。没有建新房的贫困户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上了平房。65%以上的农户家庭都有一台小车或生活用车。家家用上干净有压力的自来水,家家通光纤网络电视,甚至有条件更好的农户还装上了空调,这在以往可想都是不敢想的。

老了国家发100多元的养老金,钱虽然不多,但自己种点,子女补贴点,简单的油盐钱总是够了。我们生活嘛吃饱就行,不需要大鱼大肉,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多吃有利于健康,社会好我们还想保持身体健康多活几年,多看看这飞速变化的世界。

以前有病我们就在家里捱,小病捱成大病,小疾变成大患。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不敢去,那时我们羡慕工作人员,上班有工资,治病有医保。现在我们也有合作医疗了,小病村卫生室,镇卫生院解决;大病去县医院或州里中心医院也不怕。

自己不愿去,子女也要逼着你去。以前一没合作医疗二没有人民币,自己不敢去子女也硬气不起来,除非要人命了才东拼西凑去看病,稍微松活就赶快出院耗不起。虽然每年都交了几百元的合作医疗费,不觉得亏,宁愿不得病帮一下别人。人吃五谷生百病,万一哪天疾病上身,有一份保障也不怕。

退一万步讲,确因那天突遇大灾或身患重症,家里承受不起。我们还可以向政府申请,请求临时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也不会出现无法生活的情况。我们农民朴实,最恨那些睁眼说瞎话的人,明明自己每月领了政府几百元的生活费还说这不行那不好的人。有本事你莫要,自己干啊?没有人拦着你。

原来种田是我们求生的手段,一大家子人就指望着几亩薄田。吃也是它、完成税费是它、人情是它、学生上学是他、病了还是它。本来产出就少效益低,还承载着了这么多的任务,你说我们不穷往哪走?

现在子女外出务工,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带回,我们也再不需要为生活发愁。种田只是我们的习惯,老了闲来无事的消谴,种点保着自己一家人够吃就行。不上税还有补贴,人情有子女,学生上学是义务教育,病了有医保。

早晚凉快就去做下活路,白天太阳大就三五个斗斗地主,或者睡睡午觉。不需要象原来那样一早忙到黑,累到吐血了。钱这东西多也是用少也是用,我们农民嘛要求不高,只要有吃有穿平安就行。你们莫笑话,咱农民就这德行知足常乐。

当然,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齐,莫说社会中的人。也有部分农民因身体残疾或病、劳动能力低,生活得不是很好;可有各种社会保障兜着,生活也是没得问题的。

总的来说,咱农民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比起来,钱是少点物质匮乏点;但也是生活无忧、吃穿不愁,轻闲自在的。




憨娃春哥


我是农村小美女。

如今农村的农民都过的怎么样?虽然日子是比以前过得好了,但是农民们还是干着又脏又累的工作,还是受到人们的白眼,还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我的老家很多青壮年都是在离村里不远的城里工地干活,夏天头顶烈日,冬天吹着寒风。


我的表叔已经干这样的工作好几年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天刚微亮他就已经和同伴坐车进城干活了,直到傍晚,天快黑了表叔才能回到家。


表叔说夏天工地上的钢管都烫手,但是那也得扛,身上更是经常碰破皮,一天两百多,挣的就是辛苦钱。


没有养老金的那些六十多岁还能干的动的老人,工地上已经不要他们,但是为了今后有钱养老,他们就是打零工也是会出门干活的。


虽然农民们勤劳能吃苦,但是城里人有几个在心里是能看得起他们的呢?

生活不易,农民的生活更是不易!


贫农希蒂


我来说说我的家乡吧,陕西汉中

怎么说呢我们汉中这边应该是5线城市了现在普遍生活质量都不错,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楼房小车,人均收入不高但是消费很大不知道这个差距是咋来的,消费高到可以媲美1.2线城市了。现在家乡发展很快农村跟城市没啥区别,最近这今年通过网络各种渠道宣传,都在发展旅游城市,最美油菜花海,张骞故里,石门栈道,汉人老家等等好多旅游景点通过旅游带动经济总之现在的农村不再是你想象中10年前的样子

我是妞妞一家,欢迎来我的家乡游玩,体验生活让你感受不一样的农村生活


妞妞一家


在我们那里农村过得一般都还可以!

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记得小时候家里特别穷,饭都吃不上的那种,家里都是土房,每次放学放暑假都要去放牛,爸妈也特别忙,但是就还是穷,上学那会儿都是带的腌菜,咸菜,自己带玉米碜,带一点大米,走三十几里路,去镇上读书,去学校寄宿,自己带饭盒,那种铁的,要自己把米洗好放饭盒里,放到自己班级里那个铁框了,然后放到蒸炉去蒸,下课了再去拿自己的饭,经常走慢了就拿不到饭了,有的同学会拿错,有的星期五没饭吃了就会拿别人的,然后星期五放学回家,一般都是四五点才放,夏天白天时间长还好,冬天走着走着天就黑了,路上会经过很多户人家,家家都有个很厉害的狗,特别害怕!

到初中那会儿家家都有彩电了,有的也买有摩托车了,慢慢好点了,我们也不用再带米带菜了,日子稍微好点了,后来都出去打工了,家里也能盖起楼房了,没盖房子的城市也买房了,越来越好,走路去镇上的少了,也不像以前那么忙碌了,家里还经常不断小零食啥的!

所以现在的农村应该整体是比以前好多了!


来自襄阳的90后


我亲身体会,农民生活好!

我的家乡阜阳市颖上县王岗镇,淮北平原。

土地已经办了确权证,归私人财产,有能力自己种,没能力可以包给专业大户,他们公平给价。

有能力的,地里没活计去打工挣钱,只要勤快,到处都可找到活。

不种田的,可以一心打工挣钱,找个清洁工,一年也可收入三万多元,这是最低的收入标准。

有大病的,医院治疗国家报销。另外村里划为困难户、低堡户,照顾慰问,关怀细致!保证你的生活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小孩能上学,照顾九年!

有些年岁大的去种田,他们是铁是钢,全身有着用不完的力气!他们不穷,他们想给后人创造财富,他们是财迷心窍!

千万不要给共产党摸黑!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颍河一支笔


这个话题比较广你说他不好吧有些人过得很惬意,你说他好吧,感觉大部分人不怎么滴,混饭过日子。

就拿我老家来说,我们村山地不算很多平均一个人大概也就几亩大概3-4亩吧我说的是大概

这样子,前几年种橘子因为管理不行种了10几年也没有赚钱这几年基本上全村的橘子都黄龙病死差不多了,现在基本上就是种竹子,和杉木,这几年竹子价钱不好像我家算多的了有大概30亩竹子(祖上传下来的10几亩父亲早年开荒的20亩)在村里算比较多的了,但是也没有多少收入,两年甚至4年筏一次,除了工钱运费等也就剩下5-6千,当然这里面有管理的因素但是管的好的也多不到哪里去,竹笋的话也要好的山地和管理的好才有,而且要有好的劳力才能赚一点钱,大部分人就是这个行情,个例除外。

下面是水田,我们家现在有大小9口人分到的水田大概也就6亩左右,也是算比较多的了,2-30年前我们村的水田基本上百分之99都种葡萄了在周边还是比较有名的也形成产业各方面比如技术,销售,也比较完善了但是葡萄对技术和天气的要求很高加上我们闽北上半年也是葡萄的生长期雨水很多也加大了管理难度每年都不缺少绝收的,碰到好年景做的好的能收10几万但是大部分人也就几万块还有忙大半年绝收的连农药钱都还不了的也不是没有,总体来说就是吃不饱饿不死(在农村生活成本底)所以这几年很多4-50岁以下的都跑出去打拼了我也不例外毕竟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压力大,小孩子读书或者取媳妇还有买房子(现在取一门亲至少都要20万以上了)在农还有父母还最好不敢有大病不然一下就叫你回到解放前。以上说的只能说是大体上这样子,不包括个别个例


好大一棵树四平八稳


我是2002农村乡镇中学退休后来到三线城市大庆定居,平时也经常与农村老家亲友们微信视频联系,并且每隔三,五年也回去一次看望一下亲友。每回去一次都有些变化,从整体看每个村屯房屋,基本都是砖瓦水泥结构,多数都是塑钢窗,屋内宽敞明亮,室内于城中单元楼装修相同,平板液晶大彩电,冰箱,洗衣机,各种现代炉具等…一应具全,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宽敞院落中还养了几十只鸡鸭。小院前面是300平米的蔬菜园,房屋后院大门,院内有电瓶车,种地用的拖拉机,(但并非家家都有拖拉机),每年为十几家农户耕种收割。可想而知我的这位亲友家生活还是很好的。他在村中属一般偏上水平。农村大部分家庭住房基本都是如此,还有几户盖起了两层楼。要说较差点的就是年令较大的老两口与儿女分居的老年人,单人独居的极少,多数老年人都与孝顺子女同居,当然就显不出冷落和孤独了。∴∴∴∴总之从衣食住行上与城市人没什么大的区别。多数农村还是很满足的,唯一不足的是六十岁以后的养老金感到太少,认为依靠儿女,不如自已多些养老金,免去托欠儿女,这也是种正常心理状态。我在农村生活从教四十年,现在农村与二十年前是今非夕比了,城市人没有任何理由瞧不上农村人,农村人在城市买单元楼的占农村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农村人有轿车的有百分之十,有农用机动车的几乎百分之九十,农民吃的蔬菜没有农药没有化肥,农民吃的小米不上化肥,农民吃的玉米没化肥。城里人在乡下有房吗?城里人能吃上没化肥农药的菜蔬和粮食吗?城市人能呼吸到农村的馨香空气吗?城市人能有农村的悠闲自得吗?诸葛孔明不是农村的山野农夫吗?从小我就热爱和喜欢农民,可惜现在五个孩子都在城里工作,我想回农村孩子不让,只好在此享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