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雖然這幾年我國純電動車發展勢頭迅猛,但不可否認,里程焦慮仍是限制其發展的痛點。以5-6年前入市的北汽新能源EV200、奇瑞eQ以及江淮iEV4等車為代表,一百多公里的續航里程實在拿不出手,正是這批電動車車主,很多已完成置換或到了要置換的時間節點。

而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朋友,他原來就是北汽新能源EV200的車主,儘管那是臺二手車,但他的換車歷程依然具有一定代表意義,為何還要同品牌置換?他換車前後的真實心聲是什麼?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1·同處汽車媒體的趙先生]

本篇文章的主角趙先生與筆者所處行業完全相同,均是汽車媒體當中的一員,長期忙碌在新能源車試駕一線,試駕過的電動車不在少數。在這次採訪前,我們就已經非常熟悉,但從他談論起自己的車時卻能發現與工作中的車評有很大不同,幾乎都是以長期使用感受為出發點,包含很多主觀和客觀評價。與此同時,身為90後的他已經結婚,汽車儼然成為他們出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2·為何換車?]

趙先生的換車原因很簡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大部分人群。原來的北汽新能源EV200續航里程太低、整車質感也難以滿足現在的要求,所以置換一事被提上日程。需要說明的是,他手中的這臺車並非一手新車,而是在2017年8月花5萬多元從朋友手中購買,當時已經跑了4萬公里。作為北汽新能源EV200的首批車的車主,在擁有它兩年的時間裡,這臺車已跑了6萬公里,車輛總里程超過10萬公里,行駛里程不算少。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趙先生家住北京房山區,他卻在朝陽區上班,每天上下班的往返距離將近100公里。由於距離遠,乘坐地鐵公交又不方便,所以非常依賴自駕車通勤。據趙先生說,這批車使用了來自韓國SK品牌的電池組,夏天整體續航表現不錯,但一進入冬天就大打折扣,勉強夠上下班通勤。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最重要的是,由於趙先生經常出差,需要經常從房山往返於首都機場,但天氣原因+開暖風,導致冬天甚至都無法“跑一個來回”,必須在中途充電,這對用車帶來極大不便。再加上趙先生只有這一臺電動車,北汽新能源EV200也很難完成自駕遊,以及後座坐墊過低,充電效率低、噪音大等問題後,置換就顯得很有必要。

[·3·改變都有哪些?]

有北汽新能源EV200兩年的用車體驗作對照,BEIJING-EU7開起來有什麼不同嗎?雖然用車時間不長,但EU7的優勢已經打動了趙先生和他媳婦,用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說就是“完全上了一個檔次”,EU7不僅車身比例更協調、內部空間更寬敞,工藝品質和操控性,動力加速和續航性能也都比EV200高了整整一個臺階。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購車之初,趙先生主要對比了比亞迪​秦Pro EV、廣汽新能源Aion S兩款車。仔細對比發現,在相同配置和續航里程的前提下,秦Pro EV售價偏高,而且車尾後備廂的設計媳婦兒並不喜歡,所以首先排除在外。其次因為工作原因,趙先生很早就接觸過廣汽新能源Aion S,對其續航表現感到不滿意,用他的話說“水分”有點大,也將其排除在外。

之所以選擇BEIJING-EU7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原因,在補貼後售價基礎上優惠5000元外,同品牌置換還能再提供15000元補貼,這樣算下來很實惠,最終在去年12月迎來了BEIJING-EU7逸風版,也是全系入門版車型。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最大的改變

要說最大的改變肯定是由續航增加而帶來的改變,續航大幅提高後,冬天往返機場不用充電了、週末自駕遊可以進行了、駕控質感有顯著提升以及動力大幅提升。不過趙先生也深知,這些優點完全來自於之前的北汽新能源EV200各方面實力嚴重“脫節”所致,所以才會感到有如此明顯的改變。平心而論,上述優勢都是當今一臺B級電動車應有的水平。

·次之的改變

要說到改變之處,不得不說BEIJING-EU7的液冷電池組,即使是在冬季,使用國家電網60kW快充樁充電時,充電功率也可輕鬆達到40-45kW,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分析其中原因不難發現,北汽新能源EV200電池組採用的是風冷方式,液冷相比風冷有更寬泛的工作溫度區間,讓電池組儘量保持在最佳工作溫度,這點在充電功率上顯而易見。趙先生坦言,原來在溫度極佳的情況下,最大充電功率也只有20-25kW,冬天最多隻能充至170公里的續航里程,無法達到NEDC下的200公里,這對容量為60.225kWh的BEIJING-EU7來說十分重要。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小幅改變

這裡所說的小幅改變,顧名思義,是說相比北汽新能源EV200變化很小的地方,主要是指內飾工藝水平。在內飾方面,BEIJING-EU7的設計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對稱式佈局,還是雙液晶屏,看起來高級感很強,但只要用一段時間就能發現,做工提升不可否認,但還有不完美的地方。

[·4·還有什麼不滿意?]

即使BEIJING-EU7令趙先生一家感到滿意,但這臺新車依然需要吐槽,而這些不滿意的地方也很常見,在某種程度上說可能會算通病。

首先要說的是音響,這也是趙先生強調多次的點,音質與北汽新能源EV200無異,完全不是一臺B級車應有的水平,難以滿足平常聽收音機和歌曲,他對此感到很失望。其次是中高速行駛時的車內噪音比較大,這種噪音來自風噪、胎噪兩方面,以及整車密封性一般所致。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而最令趙先生感到頭疼的是,有一次開車出門,中控液晶屏竟然自己熄滅了,各種功能幾乎不能調整,但過一陣又恢復正常。雖然這個問題目前只出現過一次,但對用車感受影響很大,他準備等疫情過後到4S店進行維修。

一位車主的真實置換心聲 從北汽新能源EV200到BEIJING-EU7

最後一點是電動車老生常談的問題,冬季續航依舊不如人意,目前北京這種天氣續航里程不足300公里。趙先生最後說到,如果不能從根本解決冬季續航問題,將不斷影響電動車的發展。

[·寫在最後·] 通過趙先生的置換歷程不難看出,很多第一批電動車用戶都到了該置換的時間節點,所置換完的車與老車相比有很大升級,但也一定是優點大於不足。而隨著電動車新車和二手車市場的不斷成熟,電動車置換已不再是一件難事,與前幾年置換有很大差別。總體來說,趙先生的置換故事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正是這批車主見證了我國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很好地證明電動車產業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