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防控指引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宾馆酒店防控指引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结合宾馆酒店人员流动性大、构成复杂的特点,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宾馆酒店(饭店)、普通旅店、招待所、快捷酒店等。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二、设立体温监测岗

在宾馆酒店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宾客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应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宾客办理入住手续时应询问其 14 天内曾到访的地区,对来自或经停湖北的宾客要予以重点关注,为其安排单独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地区宾客接触的机会。同时要为其提供医用体温计,每日询问并记录体温。

对入住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宾客要协助其及时就近就医。

三、实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工作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工作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工作人员在为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四、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2.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4.增设有害标识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

5.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6.应为入住宾客提供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

7.在前台和餐厅采取分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8.建议暂停宾馆酒店内其他娱乐、健身、美容(体)美发等配套设施的开放。

五、做好宾客的健康宣传工作

1.告知宾客服从、配合宾馆酒店在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

2.要告知宾客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应尽快联络酒店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3.在人员较多、较为密集的室内公共区域活动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4.提醒宾客注意保持手卫生,不要触碰口、眼、鼻。接触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5.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要提醒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为主,同时对地面、墙壁、公共用品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1.地面、墙壁

配制浓度为 1000mg/L 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6%,配制时取 1 份消毒液,加入 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15 分钟。

2.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 500mg/L 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配制时取 1 份消毒液,加入 99 份水)。作用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餐(饮)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30 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 50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配制时取 1 份消毒液,加入 99 份水)浸泡,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毛巾、浴巾、床单、被罩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 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5%,配制时取 1 份消毒液,加入 199份水)。浸泡 15 -30 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 15 分钟。

5.卫生间

客房内卫生间每日消毒 1 次;客人退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公共卫生间应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 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 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 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7.注意事项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农贸市场管理指引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各类农贸市场、临时集市、生鲜超市、屠宰场等场所的管理。

1.严格落实“1110”(一天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活禽过夜零存栏)制度,做好市场的清洗和消毒等环境整治工作,必要时采取休市、关闭等措施。

2.规范市场生产经营行为,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制度。加强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3.严禁市场销售没有合法来源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尽量避免野生动物与家禽、家畜接触,发现有贩卖野生动物的要及时向林业部门报告。

4.时刻保持市场环境中空气流通。市场内门窗应保持长期开放状态,无法形成空气对流的应安装、使用排气扇以保持空气流通。

5.从事禽畜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口罩、工作帽、工作服、长筒胶鞋、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6.加强对市场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管,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时报告并督促其就医;一旦出现观察病例,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消毒等工作。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抛弃、收购、贩卖、屠宰加工病、死畜禽。发现病、死禽畜要及时向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不自行处理或者按照畜牧兽医部门要求妥善处理病死禽畜。

8.如果发现有禽畜类大量生病或死亡等异常情况,立即关闭工作场所,同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待畜牧兽医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评估风险后再行开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会议防控指引

根椐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识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举办会议期间的疾病防控。

一、会议场所的选择

选择可以保持空气正常流通的会议室。室内空气流通和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在疫情流行期间,应优先选择开窗通风的会议室,原则上不要选择无窗户的会议室。

双侧有窗户的会议室应在会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会议期间在保持室内温度情况下,尽量开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加速新鲜空气的流动;

单侧有窗户的会议室应在会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必要时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确有需要在无窗户的会议室开会时,要确保会议期间集中空调正常运行,应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使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二、会议规模

在疫情流行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举办大型会议,如必须开会建议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或将大的聚集会议拆分成小型会议,减少每个会场的聚集人数,避免不同会场之间的人员流动。

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参会人员间隔距离不少于1m,每人占有面积不少于 1m2/人(参照 WHO 每人间距不少于 1 米的要求)。

所有会议应尽量控制参会人数,提供会议场所的单位或部门应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中关于室内新风量不小于 20m3/(h·人)的要求计算参会人数。

三、会议人员

在会议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岗,提供一次性口罩,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议场所工作人员要实行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不得带病工作,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会议举办方应登记当次会议所有与会人员联系信息,以便必要时开展追踪监测。

四、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根据需要对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按键、楼梯扶手、收银台表面、餐桌表面等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

1.会议室空气消毒:自然通风,每天通风 2 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开窗开门保持空气对流,每次时间不少于 30min。

2.电梯消毒:每天 2 次。在无人和密闭环境中,采用 3%的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方法,对电梯间内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剂量 20ml/m³,空气作用时间 30~60min,表面消毒 15~30min。同时用 3%的过氧化氢对电梯间开关进行擦拭消毒。

3.公共区域共用物品的消毒:公共区域门把手、开关、洗手龙头等接触使用频繁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 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0~30min 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 1 次。

4. 地面消毒:如需要可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5.空调系统消毒:a.应定期清洗过滤器、过滤网:将过滤器、过滤网拆下后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可用季铵盐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 20~30min 后,用自来水清洗。b.空调冷凝水消毒:以每公斤水投加有效氯 50mg 的比例加入含氯消毒剂,混匀后作用 2 小时后排放或消毒剂自动添加方式。

五、生活和卫生设施保障

1.会议举办场所尽量减少公共用品的使用,建议参会人员自带杯具。

2.提供足够的免洗手消用品,洗手间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家政服务人员防控指引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知,制定本指引,适用于人员流动性较高的家政服务人员。

1.外地來湘返湘家政服务人员,抵湘后应自我医学观察14天,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每日早晚各测量 1 次体温并做好记录,同时报告社区。

2.尽量减少聚会,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影剧院、网吧、KTV、商场、车站、码头、展览馆、博物馆、公共浴池、温泉等。

3.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通风。

4.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使用流动水洗手。

5.外出及提供服务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佩戴时应全部遮盖口鼻处,双手压紧鼻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当口罩污染或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6.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7.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8.非住家家政服务人员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停止提供家政服务,并及时就医。

9.住家家政服务人员应主动告知雇主返湘时间、行程等信息,并按照返湘人员居家隔离要求做好各项防护措施。雇主应为住家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

编辑:李嘉芳 监审:谭如斌 刘畅 肖拾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