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在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五千年文明的繼承和發揚我們用此次疫災做案例來分析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的關係:

首先,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在今天之社會尤其是庚子春天正契合;若我們與自然和合、與動物和合還能否存在此次疫災,我們講仁愛、重民本那麼在疫災發生之初能否阻止擴散?從這個角度考慮是否印證了古聖先賢的明言:天災必隨人禍;此為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善意的總結和反思,不是抱怨更不是指責)這也是也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相對應的。

其次,核心價值觀中國家層面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目標與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理想追求、天下為公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的為民情懷、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和而不同的處世智慧相同;尤其是此次疫災更能顯示出核心價值觀絕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我們遠離疫災的法寶是與動物和諧相處,我們戰勝疫災的法寶是與自己的身心和諧相處,讓自己的睡眠更好,心態更平和,與家人和諧相處……不正是核心價值觀和國學文化的核心理念嗎?

最後,核心價值觀是根植於優秀傳統文化,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但沒有過時,反而更加熠熠生輝;出門帶口罩、儘量少出門或不出門、配合政府的各項政策、放平心態、即不怨天尤人又不消極對待這不正是核心價值觀裡的個人素養和社會素養的要求,也是國學的基本要求和理念。

總結:易—天下為公、、民惟邦本、以文化人、和而不同與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相對應

道—到法自然、天人合一、允執厥中、隆禮重法與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層面相統一;

儒—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言而有信、仁者愛人與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相統一

當今社會,家國情懷沒有過時而且應該加強,所以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都是合二為一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