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人跟陌生人打招呼时总爱把对方称呼为老师儿?

大棒槌的人生


山东人把老师这个受人尊敬的名词给玷污亵渎了,不管认识不认识就叫老对方老师称呼,还有把下跪这种只有对父母才能参拜大礼的礼节行动,谁便就可以行使,礼节太大,不欲应用。


紫晓天宜


山东我没有去过,我是河南的,老辈人常说,河南人和山东人是半个老乡。老师儿这个称呼,河南也有,耳朵里常听呢!我认为老师儿,大概就是师傅的意思。叫师傅,是对人的尊称,一般觉得太正规,过于呆板。叫老师儿,也是对人的尊称,相较于叫师傅,则显得有七分尊敬,三分戏谑的味道,能使人,互相都有幽默感,对话交流笑脸谈。我在我们村中,经常有人称呼我老师儿,我虽年纪轻,但是辈分大,在男乡亲中,年长辈分小的,有一部分喊叔喊爷,有一部分爱开玩笑的,张嘴就是叫老师儿。村中女乡亲,对人则没有这种叫法,按传统辈分称呼。记得我当小学生的时候,在大街上碰到本村一妇女,她喊我爷,把城市人听的一愣一愣,那边好奇问,这边笑着给解释!哈哈哈哈哈。


俞远通


感谢有机会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本人是山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有用到或者被别人称呼为“老师”,我个人总结并列出的原因如下,或许不代表大多数,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请斧正!

一点因为山东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最为深远,毕竟山东是孔子的老家,自古我们的国家就推崇孔子为圣,学习并延续至今,而孔老先生的所教又让我们学会谦逊,礼貌,所以在我们山东人内心的教养或者为人处世上多少还是恭敬对方而谦逊自己,因此在不知对方贵姓的情况下故而称为老师。

二是根据语态来看,说“老师儿”的人一般为主动搭讪,或者有求于对方的,或者有不太明白的地方需要对方来指教,又不敢冒昧的高攀对方称之为大伯,或者叔叔,伯母,或者阿姨,也有弄不清楚对方年龄的原因,称之为“老师儿”。比如,我到一个地方去,又不知道怎么走,所以下车问路,看见人了,过去请教,会说:“老师儿您好,请问去…怎么走?”再会来事的就递上一颗烟,不管对方是否会吸烟,也会看在你懂事有礼貌的情况下帮你的。

这第三点也就是很多回答里的一样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这一点也应归纳到第一点上,其实只要是恭敬的称呼对方,不管是称呼为什么,只要是态度温和谦逊,我想任何地方的人,都会愿意去指教,毕竟谁都有遇见困难的时候嘛!将心比心,都会互相帮助,传承善良的举动的。

好了,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王子亚瑟


山东大部分地区都是这么称呼陌生人的,当你走在青岛的大街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去哪恁?老师儿(的士司机问,典型的倒装句);老师儿,去栈桥怎么走?

山东人对陌生人称呼“老师儿”大概就象外地人称“师傅”一个意思吧。山东人称陌生人是“老师儿”,是儿化音,以区别正常的“老师”称谓,称呼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才直呼“老师”,是不带儿化音的,如果你称谓自己的老师为“老师儿”,那就缺乏敬意,不严肃了。称呼陌生人“老师儿”在语气、尊重尺度上是恰到好处的,称呼“老师儿”既没有称呼“老师”那么严谨,也没有称呼“师傅”那么死板,也不失对陌生人的尊重。另外,“老师儿”称呼要比“师傅”称呼活泼一些,朗朗上口,甚至带有几分随意,很容易拉近与陌生人的距离,便于沟通。

简单的一句“老师儿”,表现了山东人的智慧,展现了山东人性格豪放,平易近人,热情好客,谦虚好学的品格。妙啊!山东不愧为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游牧20


礼仪之乡礼貌全,

宗师影响越千年。

三人自有为师在,

指点迷津有金言。








费玉山905


“老师儿”原本是中原地区对手艺人的尊称,相当于“师傅”的意思。

“老师儿”跟“老师”不一个意思,就像“师傅”跟“师父”的区别。

为什么见陌生人称“老师儿”?

主要是借用,表示对陌生人的尊重。

为什么借用手艺人的称谓是尊重?

中原地区,手艺人泛指工匠,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较高,中原地区有句俗话说,“生意不如手艺,手艺不如守地”。

在农业社会,守地的是地主老爷,好辨认,也好称呼。不明身份的人,一看不是地主老爷,最好的称呼就是手艺人,“老师儿”!

老师儿走到哪,都有人请,管吃管住,收入稳定,受人尊敬,别人求着敬着,一生安安稳稳,不受奔波,没有多大风险。

如果不是手艺人,听到这个称呼,也觉得中庸,受用,一般人都能接受,不冒犯人。

别的称呼都有倾向性,称呼错了,高了低了,弄不好引起反感。

当然,这是过去,现在不是这样了,但习惯形成了,还这么叫。


杜新治


跟陌生人打招呼称对方“老师”的主要是济南及淄博、邹平等鲁中地区的,并且大多是生活在市区的人群,山东其它地区很少用。其实这和以前称呼“同志”一样,有趣的是根据不同对象和场合“老师”的发音也不同,有“老师”、“老师儿”、“老师(shei)”等。圣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称对方为“老师”应该是一种尊称吧!



归去来兮丨


因为远古时代,山东妖孽横行,但最厉害的妖怪据说是一种吸人骨髓的千年老尸!

千年老尸白天夜晚都能在外面活动,荼毒生灵无数。

后来从古西天大雷音寺来了一位罗汉,教会了大家一个办法,原来这个妖怪虽然法力强大,但喊出他的名字他就会不能动弹。

罗汉教会大家凡是看见陌生人都先喊一声:千年老尸!如果对方不能动了,那就赶快逃跑,如果还能动,证明是正常人。

久而久之,山东人就养成了见陌生人先喊一句的习惯。慢慢的,简化成了老尸。

所以,山东人喊你老师不是认为你是老师,而是习俗。

换个角度说,山东人喊你不是老师,而是老尸,是在看看你有没有威胁。如果你答应了,证明你没有威胁,然后他们就可以开出租送你去蓝翔学挖掘机或者卖给你发票了。

如果你是外国人,还会拉你去山东大学玩。

现在山东已经变成了热情好客的一个地区。


天涯以远


“老师儿,吃了么?”

如假包换的山东汉子。表示生长在山东这一片人杰地灵的仙地儿,每一天接受的都是范大众化的儒家教育。毕竟大山东曲阜市作为孔子孟子的故乡,文化底蕴还是非常浓郁的。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我从小虽然长到现在是一个扣脚大汉,但是骨子里的那一份对于儒家的纯真,还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在外地,可能在不同的地域里面对于不曾相识的人的称呼是不同,但是无外乎不出于这几个:哥们、姐们、兄弟、同志、阿姨、叔叔,遇见差不多年纪的男性叫哥,差不多年纪的女性叫姐们,年纪稍微大点的女性叫阿姨,男性叫叔叔,比较正式的场合可能会酸一把叫一声同志!我不得不说,太没有创意了。你知道到我们大山东来说,遇见人不管年龄大小还是男性女性性别的差异,一句“老师儿”的称呼全部通吃,真的非常万能。在这里我要科普一下啊,大家跟我念:“老师儿~”(注:读音lao'sh'er)一定要再拉长一个音节,那样你的本土化特征会更加明显,也会更加受到欢迎。来,再念一遍:老师儿~~

很好!但是我再告诉你们啊,对于老师儿只是称谓的要求,要说下面还有更加密集的口头禅,对于我们山东人来讲,一定是一句:“吃了吗?”中国吃货国家的本质属性被我们诠释地非常具有代表性,不管是出门还是两个人打个照面,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也不管你是吃还是没吃,都会在迎面走来一句:“吃了吗?”伺候着。这三个字凝聚的是大中华五千年以来地吃文化聚集,一句话把中国人最大的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三个字里面藏着的也是无尽的关心。就是这毫不起眼的三个字,却是我们每天必须干也是愿意去干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你根本不必回答是吃了还是没有吃,对方能够问候你运用:“老师儿,吃了吗?”这样的称呼和这样的打招呼的方式,已经是我们山东人对你最大的重视和最大的礼节了。

另外呢,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是你是真的吃了还是没有吃饭,都要回上一句:“吃啦,老师儿!”这就是最标准的回答,因为不论是你带着吃没吃的,你都要回答的吃了还是对别人的最大的肯定。因为如果在饭点你回答没吃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儿”指定会拉着你去吃我们的煎饼卷大葱丝毫没有任何犹豫。

有的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必须的。


迅南


我家长坐标开封,临近山东东明县,方言和那边差别不大。这个“老师儿”也是我家乡常用的方言。

比如,我哥的建筑公司,请了一个司机,初次见面或者不太熟,那么,我们就会尊称对方“老师儿”。

在某些领域比自己墙,比自己在行的人,我们也称呼“老师儿”。

老师儿,代表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对身怀技艺人士的身份的认可,它还比“师傅”显得更亲切。

而且这个称呼可以运用到任何有技艺的人身上,不管他是老是少。当然,女士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