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崩”拳打的妙,全憑後腳一個“蹬”


形意拳“崩”拳打的妙,全憑後腳一個“蹬”

  打拳若不尋規矩,無疑如迷途的羔羊,家是難回的。

  有人打拳,自己手舞足蹈,認真的很,這種練法不敢苟同,自己還是自己,照如此這般練去,能夠脫胎換骨麼?我覺得是胡鬧。

  有人說,打拳是學問,要倒過去想,這個意思是:不是我練拳,應該是拳練我,這個比喻很恰當,這樣一說就依了拳了,做什麼事情“依了它”,事情就圓滿了。譬方說談判,只要依了他的條件,你能接受得了,就成功了,小說文章裡常常有男女對話說:我依你,這時男的就心花怒放了,要是有人說:你就依了我吧!呵呵,一耳子過去打這個臭流氓。這些都是玩笑話,可是道理還是有的。

  打拳時,人們常常拿起一個拳論規矩放在前頭,說明我們打拳循規蹈矩是很重要的,我們隨便拿一句試試看?拳論裡有一句話叫:全無抽扯之意。

  這個“抽扯”是從哪裡來的呢?

  抽是動詞,它是全部與局部的關係,抽根蔥出來吃,這是一捆與一根的關係,把抽屜抽出來,這是桌子與抽屜的關係,別抽肩,這是身體與局部的關係。

  扯字與抽字大同小異,扯住他的手,這是局部與身體的關係。把手舉起來,這就是自己扯自己了,這不難理解,因為引力的作用,自己不用些力,手是舉不起來的哦。


形意拳“崩”拳打的妙,全憑後腳一個“蹬”


  “全無抽扯之義”是說,打拳要腳踏實地,秩序井然,不可手舞足蹈,左搖右晃,立身中正,鎖胯,沉肩,,,,,前後,左右皆有規矩秩序,這樣一來,我們的身體是個整體,要是再沒有“抽扯”二字,應該就是“節節貫穿”的,有人形容樁功好似坐在“板凳上”,這就是節節貫穿的實體狀,這個節節貫穿,我們用科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地面“反作用力”的根本了,也有人形容這個叫“不空”,這個比喻也很好,站好了樁體,用手一按,不貪不進,不亢不卑,這就叫架子,架子的來歷是無有肌肉的力道在,肌肉的作用是鎖住,這就叫“不空”了,看看,“全無抽扯之義”就是這樣子來的。

  我把拳論裡的東西說的通俗一點可能因為層次的關係,有些驢唇不對馬嘴,過來人知道了就不要笑話淺薄,道路有長短,短途與長道還是有些區別的,更何況太極用語不是固定的,同樣的一句話卻是一時一時的意思,一層一層的玄機,這樣,我們現下通俗總結一下“全無抽扯之義”應該是這個意思,

打拳的時候,我們的全身內外、上下、前後、左右沒有一處不是按序而動的,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沒有一處存在抽扯、遊離、移位的形態,這樣子,才算合了這個無抽扯之意的大規矩。其實,這樣子說話大部分學拳者還是不會理解的,還是會“手舞足蹈”起來。

  我們還要慢慢說來,您可能才能懂些大體。

  我原先說過,打拳最忌諱的是不知“蹬”字,說笑了,世上還有不知蹬字的人麼?除非是癱子!

  “蹬”字可不這樣簡單理解的,要不,舞林大會的方先生也就不會認真鄭重地說“六年時間不見一個”了。我們這些糠糟之軀,差距應該不是一般的大啊。所以,打拳要聽話,不可亂動的。

  不亂動應該怎樣動?還是這個“蹬”字,說蹬字,肯定不在手上,這個要知道。形意拳當中的“崩拳”勁,對這個比較有切實的要求。一步一拳,“蹬”字很重要,後足蹬,勁力使起於後足之力循下肢而上於腰,然後由腰再傳送到肩胛骨、膀、肘而達於用。要正確發揮後足的蹬勁,首先要肌松腰跨之功,即將內勁沿脊背下沉至腰胯,直至腳跟。

看看,蹬勁很簡單,可是細細分來卻是兩股之力的集合體,我這樣一說,您可能又糊塗了,蹬就是蹬,怎麼是兩股之力呢?我知道在您沒找到“蹬”勁之前,您肯定會糊塗著,這沒法子,我不這樣說,那是我對大家不負責任了,至少,您要知道,在練拳的時候,有個“蹬”勁務必要練到的,練了幾十年,這個要是茫然不知所措,再有名的“大師”也是狗屁一個哦。

  這裡要知道,此“蹬”非常“蹬”所言,非自己所悟,此為形於手指之根本,稍節也。

  上面的“蹬”字是專指後腳而言的,一個蹬字是兩股力,加上前腿的兩股力,才算做好了腿功,這樣子說話實在是不行,因為沒有上體也就沒有“蹬”的來歷了,“蹬”字講究一個節節貫穿,若是“蹬”起來上不去,這個“蹬”字就加生了,到了這裡有個關卡要認識一番,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塞,就是我們武者常常掛在嘴邊上的重要,“丹田”也。“丹田”是上下的樞紐,這裡不實,滿身是空,“蹬”字肯定用不了了,“丹田”非是局部,無骨的地方都要聯繫起來才是好,所以,人們總是說:帶脈要拉起來,這句話很重要,可是在太極拳裡卻少有人提,

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這樣子很不好,這是大缺陷,而練拳少了這個,就像做豆腐沒有滷水一樣,是很難成型的,“丹田”拉好了,蹬勁到了這裡卡不住,這樣子說話實在是不好,因為,“丹田”“腿功”是不可分割的哦。我們這樣子分割開來,為說明而說明,不得已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