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项羽3万击溃刘邦56万,为何垓下之战10万不敌60万?

提起项羽战斗值最爆表的时刻,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他与章邯的巨鹿之战。

这一战,项羽率领的6万楚军对阵整整40万秦军。不仅正面硬刚秦将王离、苏角和涉闲的20万长城兵团精锐,将其悉数消灭,而且还逼降了章邯的20余万骊山刑徒军。

1:6.7的恐怖战绩比,令周围作壁上观的诸侯军队震惊不已,战后纷纷下跪迎接项羽,连眼睛都不敢直接目视这位战神。

岂料,巨鹿战争的战绩比,很快又被项羽在彭城之战再次刷新!

彭城之战,项羽3万击溃刘邦56万,为何垓下之战10万不敌60万?

项羽凭借区区3万楚军,居然打得56万汉军四处溃散,战死的20万具尸体堵塞河道"睢水为之不流",就连刘邦的老爹太公和老婆吕雉都被俘虏。刘邦为摆脱紧随其后的追兵,甚至还连续几次不惜把一双儿女踹下马车。

一次1:6.7,一次1:18.7,项羽缔造出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任谁也不敢再在正面战场与楚军死磕。

可为何短短三年后的垓下之战,手头尚有10万人马的项羽,为何却冲破不了韩信60万人的十面埋伏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就军队组成结构来讲,彭城之战的汉军与巨鹿之战时的秦军,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当时汉军的凝聚力,还不如由章邯骊山刑徒和王离长城兵团合流的秦军。

刘邦的56万大军,除跟随他暗度陈仓、平定三秦的嫡系部队外,其余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司马欣、魏豹、陈馀等诸侯手中收编来的军队。

这部分人对刘邦的忠诚度很低,而且各自带领着原来的旧部,心里排在第一位的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很难形成统一的指挥。只要刘邦的直属军队遭遇挫败,立马就会出现一盘散沙、四处溃逃的情形。

即便是刘邦的直属军队,也是分散布防在彭城外围,如果遭遇突袭,未必就能快速汇集到一点应对敌人。而项羽集中兵力专攻一点的打法,却能在局部战场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彭城之战后诸侯们纷纷重新战队的情形,也从侧面印证了刘邦56万大军缺乏凝聚力的短板。一看到项羽占了上风,司马欣、魏豹等诸侯立马投靠了西楚。军合力不齐,就算军队总数再多,战斗力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此外,先前刘邦出陈仓、平关中、占彭城,一路打下来十分顺手,这也让汉军滋生出骄傲情敌的情绪,对楚军的防范麻痹大意起来,犯了兵家大忌。

彭城之战,项羽3万击溃刘邦56万,为何垓下之战10万不敌60万?


这样看来,彭城之战是项羽的3万人马集中于一点上,对刘邦嫡系部队的一部分人马展开突袭,随后在连锁效应下扩大战果报销掉汉军的20万主力,最后撵得加盟汉军的其余诸侯军队四散溃逃。

然而,垓下之战的情形则不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时,大部分首鼠两端的骑墙派诸侯,都已经被刘邦攻灭,所以汉军已经基本不存在统一指挥方面的问题。而且无论从版图,还是从军队人数上看,项羽都已经陷入了汉军的战略大包围。

可即便占据如此大的优势,韩信初期也只采取“大包围,局部出击”的保守战术。各股汉军与楚军稍一接触便撤离战场,从不指望能将对手打败或击溃,只求慢慢地一次次消耗掉项羽的有生力量。

然而,垓下之战的情形则不同。

彭城之战,项羽3万击溃刘邦56万,为何垓下之战10万不敌60万?

此时,大部分首鼠两端的骑墙派诸侯,都已经被刘邦攻灭,所以汉军已经基本不存在统一指挥方面的问题。而且无论从版图,还是从军队人数上看,项羽都已经陷入了汉军的战略大包围。

可即便占据如此大的优势,韩信初期也只采取“大包围,局部出击”的保守战术。各股汉军与楚军稍一接触便撤离战场,从不指望能将对手打败或击溃,只求慢慢地一次次消耗掉项羽的有生力量。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