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致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給早春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影響,儘快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恢復農業生產,做好早春小麥重大病蟲草害應急防控,對於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近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臺了《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科技工作的通知》文件,文件要求,要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期間做好農業科技工作,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進行時對疫情防控工作的巨大支持,是保障經濟、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切實做到“疫情防控要堅決、科研推廣不停頓”,以“不見面”的線上農技服務,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發出涉農行業科學、權威的“西農聲音”,貢獻“西農智慧”。近期,記者線上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康振生教授,為廣大小麥種植戶“開出良方”。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一、小麥病蟲草害越冬基數大,開展春季早期防控迫在眉睫

2019年秋冬,由於受特殊氣候條件影響,全國多地小麥偏早播種,個別地區和田塊冬季小麥偏旺生長,加之秋季多雨,田間溼度大,特別有利於小麥病蟲草害的發生,導致在小麥秋苗期多種病蟲草害發生時期早、發生範圍廣、發生程度和病蟲基數大,給2020年小麥病蟲草害的防控帶來巨大威脅和壓力。特別是陝西關中、甘肅隴南、隴東、四川盆地、鄂西北和豫南部分地區,小麥條鏽病冬季發病面積和程度是近十年來歷史最大和最嚴重的一年,有的地區和田塊冬前已呈普發態勢。加之去年冬季氣候偏暖,小麥病蟲草害越冬率高,小麥條鏽病越冬區的部分小麥條鏽病發病葉片上的孢子堆新鮮。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統計,截止2月7日,受冬前菌源量大、冬季大部氣溫偏高和雨水偏多等因素影響,近期小麥條鏽病在漢水流域、黃淮南部和西南地區發生範圍廣,局部病情較重,全國總體病情接近重發的2017年同期。春季小麥條鏽病應急防控已迫在眉睫。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二、2020年春季小麥病蟲草害早期防控建議

1.加強早期小麥條鏽病等重大病蟲草害越冬進度監測,及時準確發佈防控預報。鑑於今年小麥病蟲草越冬基數大、冬季大部氣溫偏高和雨水偏多等因素,各地植保部門已加強小麥病蟲草害越冬後的基數調查和新發病害的監測,利用全國病蟲害監測網絡等平臺,及時上報監測結果。各地應對冬前發現的發病中心進行系統監測,及時調查並掌握田間病蟲草害動態,結合氣象條件,對病蟲草害做出早春應急防控預報。

2. 克服疫情防控困難,儘快做好小麥早春病蟲草害防控物資準備。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由於疫情防控原因,農業生產資料儲備和生產受到一定影響,生產原料儲備不足,工人上班晚等不利因素,使原計劃生產的防控物資,尤其是應急防控藥劑難以及時落實到位。建議各縣(市)農業部門在充分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開展專項行動,積極利用線上線下各種手段摸清各商戶對農藥、種子、化肥、噴霧器及配件等物資的銷售、儲運動態。建議省、市農業部門彙總缺口信息,統計省、市兩級批發市場存貨和已確定貨源,報請上級部門,組織補給物資的生產、跨省運輸和供應。

3. 根據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儘量減少現場會和培訓會,加強多種媒體宣傳,使病蟲草害防控信息和技術落實到千家萬戶。由於疫情防控需要,目前難以組織各類小麥病蟲草害應急防控現場會和培訓會,建議給地利用各類宣傳媒體,例如電視、廣播、手機短信、互聯網等各類媒體,開展春季小麥主要病蟲草害應急防控信息和防控技術的宣傳工作。

4. 堅決落實病蟲草害早發現早防治,發揮專業化植保隊伍作用,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減輕後期病蟲草害防控壓力,確保小康之年小麥生產取得豐收。在準確監測病蟲草害發生動態的基礎上,根據病蟲草害預報結果,做好病蟲草害的早期防控。春季早期防控應以小麥條鏽病和麥田雜草為主,部分地區兼顧小麥紋枯病和白粉病,旱地小麥注意防治麥紅蜘蛛。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1)小麥條鏽病:加強病情監測,實施分區防治。西南、漢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肅隴南等主要冬繁區,要封鎖發病田塊,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預防措施,減少菌源外傳,阻止向黃淮和華北麥區擴散蔓延,減輕晚熟冬麥及春麥區流行風險。在越夏區,春季遮蓋轉主寄主小檗四周的麥秸堆,阻止條鏽菌有性生殖發生,降低條鏽病毒性變異速率。黃淮春季流行區,落實“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時控制發病中心;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時,組織開展大面積應急防控,並且做到同類區域防治全覆蓋。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2)麥田雜草:小麥返青後至拔節前是春季化學除草的關鍵時期,對於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在日均氣溫穩定通過6℃以後,選擇晴好天氣於上午10點~下午4點,根據當地草情、草相等實際情況,選準對路藥劑,採用適宜劑量,科學開展麥田雜草防除。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3)小麥紋枯病和白粉病:

小麥返青至拔節初期,當紋枯病病株率達10%左右時,進行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戊唑醇、丙環唑、烯唑醇、井岡黴素、多抗黴素、木黴菌、井岡·蠟芽菌等。當白粉病病葉率達到10%時進行噴藥防治。

楊凌:院士“線上”為小麥抗病增產“開良方”

(4)麥蜘蛛:在返青拔節期,發現麥蜘蛛發生點時,可採用捕食蟎進行防治,結合監測查治;當平均33釐米行長蟎量達200頭以上時,可選用對應藥劑噴霧防治,同時可通過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農業措施進行控制。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