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读书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读书是成长自身性价比最高的捷径。

读书的益处从古至今从未被否定,很多人希望通过读书能够抵达自己梦想的殿堂,能够改变自己的气质容貌,然读书有法,只有会读书,才能快速有效成长自己。

曾国藩,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其在文学方面造诣也特别高,尤其喜欢读书。

他的儿子曾纪泽读书曾经特别迷茫,屡屡不得其法,一天,便当面向父亲请教读书的诀窍。曾国藩沉思良久,语重深长的说:

以我之见,读书的诀窍在看、读、写、作四字紧密配合,每日不可缺一。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看,指的是默观;读,指的是高声朗诵。

读书的方法是要分文体的,不同类型的书要用不同的方法,而不能一概而论。

“看”,针对的是以叙事为主要文体的书,而“读”针对的则是一些文辞优美、富有韵律感的文章。

因为以叙事为主的书比较冗长,以记录、叙述为主,通过很多情节来蕴含、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智慧。

故看这种书的主要目的是,拓宽自己的眼界,汲取作者的智慧或与其产生思想共鸣,最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对于辞藻韵律优美的文章,重在朗诵中体验那种或雄伟、或恬然、或轻盈、或忧伤......的意境,涤荡自己的灵魂。

默观,就如开疆拓土,是实现知识的积累,最终达到量的增加。

朗诵,就如加固城墙,是提升自身的领悟,最终达到质的升华。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写,指的是抄写;作,指的是作文章。

不动笔的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

这就是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读过很多书,却依然感觉没有什么成效,因为你只是嘴巴上“读”书而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一定要“写”与“作”。

“写”,就是把读的过程中,对自己感触比较深或者文笔比较好的句子抄写下来,也就是读书笔记。

那些文学大家,常常读书笔记比所读的书还厚。就如毛泽东、马克思这些伟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特别注意的是,读书笔记绝不是仅仅抄写,而要在下面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将书中的精华转化为己用。

读书笔记其实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我比较喜欢日本信息整理大师奥野宣之的“葱鲔火锅法”,大家可以查阅一下,或者我前面的文章《名人精粹:如何从读书小白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曾有介绍。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最后,一定不要嫌做笔记很费时间,一分钟的思考抵得上一个小时的阅读。

因为一本书下来,这才是让你真正成长的地方。文学大家钱钟书就说过,他的文学造诣皆来源于他舍得花费时间在做读书笔记上,通常做读书笔记的时间比读书的时间长的多。

至于“作”,有些人就更望而却之了,抄还好说,写文章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其实只要你读书笔记做好了,这一步就很简单了,就是把读书笔记中,你的感悟、所思所想,有条理的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或许一开始比较难,或者一开始写的很简短,但是循序渐进、假以时日,一定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曾纪泽频频点头,感谢父亲为自己指点迷津,接着又问,为什么我读书的时候,常常觉得好像明白了,但是再仔细想来,又好像没有什么收获。

曾国藩思量的一下,接着说:

你的这个困惑,我在年轻时常常遇到。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体验出,送你八个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文学大家朱熹提出的。

虚心,意思是,读书之前一定要摒除先入为主的成见,秉着虚怀若谷的心态,因为只有用纯粹、虔诚的心才会遇见书中的灵魂。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涵泳,意思是,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切勿浅尝辄止,就像浇花一样,过小则难透,过大则涝死,适中才滋润勃兴。

泳,意思是,读书应如鱼之游水,人之濯足,只有愿意去读、喜欢去读,知识才有输入的可能,所以尽量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慢慢入手。

切己体察,意思是,一定要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学着去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尝试去指导未来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体会理解其中的含义。

总之,只有良好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领略到书中的精髓,从而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四大读书诀窍,曾国藩穷其一生的智慧结晶


董卿有一句话说的好,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终有一天,你读过的书会融入你的骨血,改变着你的气质,改变着你的思维,改变着你的未来。

多读书、会读书,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我们皆能遇到最美的自己。


END-

版权声明:小墨伴您,温暖向阳,微笑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