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普科技 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一直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當於和銀行來了一場“猜拳”。猜贏了就能拿到高收益,輸了就只能拿到低收益,2019年12月的結構性理財仍然有超過一半未達到預期收益率。


融360|簡普科技 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2月共有11243只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有3171只產品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16%,其中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為3.91%,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18%。雖然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更高,但平均到期收益率一直低於非結構性理財產品。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2月共有177只結構性理財產品同時披露了預期最高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其中102只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佔比為57.63%;2743只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同時披露了預期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和到期收益率,其中38只產品未達到預期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佔比為1.39%。

  融360|簡普科技報告 過半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隨著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速度加快,打破剛性兌付,未來到期收益率達不到業績比較基準的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將會上升。

  並且,2019年12月理財子公司加速進場,興銀理財、寧銀理財、杭銀理財相繼獲批開業,信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平安理財則相繼獲批籌建。截止到12月底,共有11家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5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底,國有5大行理財子公司及招銀理財均面向公眾發售了公募理財產品,已發行的產品主要有以下幾點特徵:一是門檻偏低,1元起購產品佔比超過一半;二是風險偏高,PR3風險等級產品佔比在一半左右;三是封閉式產品期限長,平均期限超過650天;四是固收類產品佔比超7成,但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增加。

  至年末,銀行子公司紛紛加速入場,意圖在2019年入場。全民理財的大趨勢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不設銷售起點。也就是說,以前最低5萬元才能夠買的門檻在降至1元即可購買。讓銀行理財降低了“身段”,將來也會有更多的一元起購產品入場。

  文章標題:融360|簡普科技報告 過半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預期,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