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疫情當前,在家多讀書、多充電,提升了自己,也為國家做貢獻。

從今天開始,漆雕與你一起讀書。


導讀:

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會有自己的鮮明的個性化特徵;

但是當這個人融入群體後,他所有的個性都會被群體淹沒,他的思想也會被群體思想所取代。

這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於1895年創作的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的觀點。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下面讓我們來一起讀一讀這本書:

全書共分為三卷,分別講了群體心理、群體的意見與信念和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在第一卷的群體心理中分4個章節進行了分析:

  • 第一章中分析了群體的一般特徵。
    • 首先給“群體”明確了定義,群體是有共同目標併產生行動或者相同思維、情感的個體集合。
    • 接著,通過進一步研究總結出了“群體的個性”:衝動、易變、急躁、易受暗示、輕信、失去理智。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第二章中分析出了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 本書給出的驚人觀點是:群體無法辨別真實與客觀,群體裡沒有能力區別主觀與客觀。
    • 通過大量的事實和研究得出更加讓人吃驚的觀點:群體易受暗示和輕信,在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都會表現出群體的特點,易受暗示和輕信,所看到的事情會被他們無關的幻滅所取代。
    • 我們經常說人多力量大,在智力上我們也常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古斯塔夫·勒龐的研究給出的結論卻是:群體的智力是低下的,是遠不如個人智力的。但個體智力在群體中的泯滅過過程是分四個階段漸進完成的: 第一階段自我意識模糊; 第二階段獨立思考能力下降;第三階段判斷力與邏輯在暗示與傳染的作用下趨同一致;第四階段殘存的智力被徹底吞噬。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同時,古斯塔夫·勒龐的研究給出了三個群體的極端特點,對我們解釋和認識人類歷史上很多群體事件的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很好的視角:(1)群體的極端感情,使得群體和原始人沒有區別,因為想要融入群體之中擺脫卑微無能的感覺,也只有融入群體之中,他們才能感受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2)群體是偏執專橫的,群體只知道極端簡單的感情,對於別人提供給他們的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群體是偏執專橫的,群體只知道極端簡單的感情,對於別人提供給他們的意見、想法和信念,他們或者全盤接受或者一概拒絕。(3)群體渴望強權,對強權俯首帖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群體是保守無能的,對一切傳統事物傳統制度,都有著絕對的迷戀與崇敬;他們對一切有可能改變自身生活基本狀態的新事物,有這根深蒂固無意識的恐懼。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第三章中從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
    • 首先聽過案例的研究,發現了群體觀念的特點是:(1)易於接受時髦觀念和基本觀念;(2)時髦觀念來得快去的也快,很少能夠發揮持久的影響;(2)基本觀念是一直以來的,穩定的長期的。大家對照網絡上的熱搜觀點,看看是不是這樣呢?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關於群體的推理能力,《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告訴我們:群體沒有理性的思維過程,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他們的判斷,而不是經過討論後得到採納的判斷。
    • 而對於群體的想象力說的更直接:那就是群裡沒有理性的思維過程,只會形象思維的過程,能夠打動我們的只有形象。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第四章中講述了通過前面的研究,講觀點落到群體信仰所採取的宗教形式上。從而得出結論:群體的偶像崇拜,群體只會全盤接受或者全盤拒絕,也只會產生狂熱而極端的情緒。
  •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這就是古斯塔夫·勒龐於1895年創作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第一卷內容。這雖然是在100多年前的研究,但是大分部觀點在現在看來還是非常貼合實際的。

    這些信念時刻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一切行動——哪怕是最無足輕重的行動,即使是最具獨立性的精神也擺脫不了它們的影響。

    既然如此,我們該怎樣正確應用群體信念的影響呢?

    關於這一點,我們在第二卷中進行學習。

    漆雕共讀《烏合之眾》,在融入群體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迷失自己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