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让人感到舒服”。你赞同吗?为什么?

老孙遁世无闷


这句话有些道理,不全是,有品味的人,他会尊重每一位值得尊重的人,更是一个人内涵与修养的体现,假如生话中遇到了伪君子,或者说是小人之类的,那就另当别论,他的舒服换取的是对你人格的践踏。我在这里想说,做人有时不能没有座标!


韩国正


认同。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让自己不舒服,也让别人不舒服。

有一老板自认我赚了点钱,每年在乡下过年时,总会给亲戚发红包,其和子女们在亲戚面前的言行举止无一不透露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让人很不舒服。

新型冠状疫情期间,一个20多岁的女孩住在亲戚家多日,把自己当客人,不到吃饭的不下楼,也不帮忙干点家务,人家是碍于情面不赶她走。

一小老板总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最有能力的,总想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结果除了几个工人外,基本上没有贴心的朋友。


管理无小事


这句话我认可。但是从辩证来说这句话有点片面的。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让人舒服。然而这也是一种世故的表现,许多事用世故的方式确实自己做了好人却未必把事情做好。

一、为“君”者,未必是人人喜欢,官官拥戴。但为大众生计施政就一定动到反对者的奶酪,敢问这些人舒服吗?肯定表面顺,估计心里十万个骂爹骂娘。

二、为创业者。若是做多个个舒服,或许你真的失去了个性,成为一个平庸之辈。许多企业的方针战略,你可能因为要人人舒服而缩手缩脚影响战机。很多人说李嘉诚马云怎么使人舒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首先马云的长相若不是因为成就估计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了。

三、为父母者。让你的孩子舒服,那就让他不用早起上学,他要啥就给啥,然后就培养出来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国家栋梁”了。所以并不是如此,让他舒服也得让他”难受”。

严师出高徒,严意味着让徒弟不舒服。所以我觉得让人舒服的不一定是最大的教养,是有条件的有范围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可能是人民人人爱。让人舒服说明此人已经很懂得世故人情而已。


分享的风清扬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挺好。但是我不会认同。就跟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一样。话说的很好,但未必是真理。

其实一个为人处世不卑不亢的人,正常情况下,便会让人感到舒服。假如这样的人让你不舒服了,你就应该检讨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

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不会一味的替别人着想,一味的让别人感到舒服。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自己的坚持。如果他让你不舒服了,也许是为你好。

这样的人是高贵的。也是真正的教养。


萝卜砸砸嘴


让人感觉舒服,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罗振宇曾在《奇葩说》里提到过一个概念——“发行社交货币”,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要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学会付出。

你喜欢被照顾,就要先去照顾人,你喜欢被温柔对待,就要先去温柔对待别人,其实这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

上世纪上海滩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杜月笙,他的发迹就和他“让人舒服”的处事之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年杜月笙刚进入黄公馆不久,公馆大佬的太太林桂生就生了一场大病,杜月笙恰巧被选为去照顾林桂生的人之一。

其余被选中的人都很讨厌服务别人的埋汰活,都敷衍了事。而唯独杜月笙耗费心神,悉心照顾林桂生。

从此林桂生就开始留意杜月笙,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为人考虑,为人诚恳、善良。

于是她开始将杜月笙当成心腹来培养,先是下放权利给杜月笙帮忙打理黄公馆,再到给杜月笙包办婚姻,最后资助他自立门户。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瘪三”杜月笙,命运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在《情商》一书中诠释了情商是如何影响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否的,“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打交道,有时候一句体贴的话,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能改变我们和对方的关系。

心里装着别人,让别人感到舒服,不仅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星期一本叔


你提的这个问题。太有意义了。相信好多人看了这个问题都会心里有感触。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对

因为,人与人相处就像是照镜子,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就对着你笑;你对着镜子哭,镜子里的人就对着你哭。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笑,你就一定要对别人笑。只要你始终保持笑容,就一定会得到同样灿烂的笑容。

很多人觉得,说话让别人舒服,就是要处处为他人着想,那岂不是委屈了自己,这样不累吗?

芒果台何炅,是娱乐圈出了名的好人缘,只要上过他的节目,他不管对谁,都会非常照顾对方的情绪,如果看到对方表情不开心,他会及时的上去援助补充,化解尴尬,其实这个也是尊重嘉宾,所以他的人缘非常好,好多人喜欢他。

好多记者就讨教他,他回答说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去讨好别人,我不但可以弄好我自己,我还可以让你开心,我也没有为难自己,我不辛苦。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自己很习惯,甚至很享受。”

让人舒服是人与人相处的最佳境界,不管是朋友之间,还是亲人之间。厉害的人比较懂得和人相处,化问题于无形,不动声色就处理完了事情,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让周围的人感觉不舒服。

比如,你朋友今天和老公吵架了,你应该站在她的角度去安慰她。而不是在人家痛苦的时候你却在晒自己的幸福说你老公多么爱你。别人明明很胖。你却说自己吃什么都不长肉。别人家孩子不听话。你非要说自己家的孩子学习好,还会帮助你做家务。

你不仅没有让别人舒服,还刺激别人的情绪更为低落,你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刽子手。也就是你情商不高的体现。你的不会说话导致了你没有让别人舒服,直接导致了自己人脉关系的损耗。

《奇葩大会》里,肖骁也说过一个观点:“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朋友的不如意,朋友的负能量,才是支撑你走下去的那一点正能量。”

他说:不同的赞美,有不同的解读。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赞美,聚焦在这个人本身具有的属性,或者他本身的特质而非行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他对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他的本分而非心意”

虽然这个观点略显卑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那具体怎么样让别人舒服呢?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在别人面前:

1.我要比别人更低调

2.我要比别人过的更差

3.我要比别人低一个头

4.我没你帅没有你漂亮

5.我要永远说你比我优秀

虽然有可能我们比别人好,但,你干嘛要说出来呢?我们让别人舒服点,我们也会舒服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难道不好吗?




安如意


一般来说,有教养就是对人有礼貌做事有事理,恰当得体。“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让人感到舒服”,的确,在中国人的文化圈里是这样,有一定的道理。

中国人讲究由内到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易”。好的总是让人愉悦快乐和舒服的,但是对什么是好,怎么做到好,有讲究。

好,就是首先得自己好,自己满意。如果自己都认为不好,还要拿出去推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认为不好也做不到好,不如“独善其身”,不是不要外界的帮助,而且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在自主独立的基础下把自己搞好。也因此,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不是一个人说好,而是大家都说好。如果一个人自我陶醉在假象幻境里,如同中了邪,就不能称为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同于不好,好的总是可以分享的。如果拿出来被人称道,不仅是有分享的喜悦,还有验证的功效。也因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仅是提倡向善,也是实践总结出来的道理。当然,验证后不好,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习交流提高,还是不变之道。

因此,“人最大的教养,就是让人感到舒服”有些道理。道理在于社会所提倡的“独立自主开放包容”,而且既然是“道理”,就会有颠簸不破的客观性。不同于“伪”,如果是只为取悦他人,那就会有假象,不能称为“道理”。


呵呵说吧


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有教养的人都出自于有优良的家规、家风、家教的家庭里,这样家庭教育出来的子孙,在国为官就是忠臣良将,在家就是孝子贤孙,出门在外,在人际交往中,也是谦虚礼让,吃亏让人,处处能舍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给他人以好处,给他人以利益,给他人以快乐,给他人以方便。这样的人高风亮节、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堪称真君子。试问跟这样的人交往共事能不感到舒服吗?有谁还会不愿跟这样的人交往呢?


弥勒家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在《情商》一书中诠释了情商是如何影响我们人生的成功与否的:“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打交道,有时候一句体贴的话,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能改变我们和对方的关系。

心里装着别人,让别人感到舒服,不仅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该如何做到让对方舒服

一直觉得,我们与人相处的重点不是为了分对错,而是为了让两人的关系更和谐。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一些资料,给大家列举了几个舒适的相处之道,希望能对你们有所裨益: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

蔡康永曾说:“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也承认别人是有情绪的人。”

其实这就是换位思考,我们不要用情绪去定义别人,当你想舒服做自己的时候,也要理解别人也是如此,不去绑架别人,才能让别人跟我们相处起来的时候,感觉如沐春风,觉得舒服。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说话的技巧在人际相处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曾国藩年轻时就曾因为口无遮拦而没有朋友,后来才在多年的“戒多言”后,慢慢得以改善。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我们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说话一定要给自己和对方都留有余地,才能让彼此和谐舒服地相处下去。

不直斥其过

在生活中,我们都容易犯将自己的想法凌驾于他人身上的毛病,可实际上我们本可以用一个对方更易接纳的方式。

王阳明曾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

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

比如,“我理解你”就比“你为什么这样想”要来得舒服的多。

其实方法有很多,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一个小动作,一个特别的昵称,都足以让感情升温。

但总的来说,“从善意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可以让自己做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也可以获得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



小温回乡鸭


这要看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为人处世不是以让他人舒适为目的,而是为了幸福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对方品行恶下,难道我们也要品行恶下讨好他吗?对方喜结鸡鸣狗盗之士,我们也要做鸡鸣狗盗之人吗?很明显,我们不是为了别人舒服,我们的教养是让我们自己品行端正,为人正直诚恳,不是教养我们成为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人。

我个人认为,我们最大的教养当是学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胡作非为,能够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为人处世不卑不亢,能够撸起袖子为追求幸福人生,堂堂正正地努力奋斗拼搏!

生活总是复杂的,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一路荆棘坎坷,更多的是精彩,哪怕是我们遇见了很多困难,那也不能是毫无可取之处,积极向上乐观,努力担当,风雨之后,彩虹离我们还会远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都会看见那美丽的彩虹!

这几天疫情爆发期,大家都承受较大的压力,有心理的,也有工作带来的,情绪难免会不好,愿大家都能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彼此理解包容共度难关,最后最大家都好好的ヾ ^_^♪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