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什么时候可以吃盐?

虹一法师


首先,张大夫不是儿科医生,对于儿科疾病认识肯定不如儿科医生更加全面。但是,在吃盐这个问题上,张大夫还是想说几句。为了儿童健康,也为了儿童长大后不发生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有研究显示,新出生的婴儿对于含有盐的饮水没有偏好,4个月后开始喜欢含有盐分的水,2岁后开始表现出对于咸味食品的偏好。暴露于高盐饮食的孩子,会逐渐喜欢上更重高盐食物,比如说快餐垃圾食品、榨菜、方便面、火腿肠等各种加工食物。

目前,很多妇幼专家都认为,1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在辅食中加入食盐。而在国外的儿童饮食中,食盐摄入主要来自于面包、乳制品、加工过的各种食物。在国内,只要家长没有这方面意识,基本家里做的各种含盐食物孩子都可能接触上,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可能更加喜欢咸口味,或者说更加可能“口重”!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尤其是家长朋友们,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别让孩子养成口重习惯,这样将来他们发生高血压的机会就会小很多。


张之瀛大夫


我不是专家,也不是答人,但我可以分享我的小故事;我家在农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村人喂养小孩不像城里人那么算计精细,但也不是胡乱喂养小孩的。

在农村,给孩子添加辅助食品,我们叫做开晕;开晕时,有的是用河里小鲫鱼、有的用鸽子、有的用小土鸡等;我女儿是在足120天时开晕的;



我父亲喜欢养鸽子,屋顶上宽敞,他做几间鸽屋,养了几十只鸽子,我女儿满120天时,他一大早就捉了鸽子来杀好做干净以后,我妈就用一个大汤碗装着鸽子,放些盐,放了几滴酱油,用大蒸锅蒸鸽子;蒸两三个小时,直到鸽子肉烂利骨后,就起锅,用小勺子喂鸽肉里面的汤,在喂一小块鸽皮就算开晕了。



从开晕时侯起,孩子除了吃奶的时间,每天要象大人一样有三餐,4、5个月的孩子,从三五颗小面条呀,或一小勺肉粥,或一个鸽子蛋等等,这样喂,还要每天煮青菜水用专用小奶瓶装着让孩子喝,清火;

孩子渐渐长大,大人可给孩子增加食量,不能喂得太饱,以免不好消化。


静遥远的星


一岁以后。想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以在7个月以后,不一定要添盐,市面上有很多的辅食产品,比如:胡萝卜泥,鸡肉泥,鱼泥或者米粉等这些产品就可以满足宝宝的日常所需。

为什么不能过早的添加“盐”?告诉你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经验,我的宝宝就是因为在7个月左右开始吃小面条(自家做的),里面就放盐了。后来我的孩子根本就不喝奶了,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宝宝都不喝了,因为宝宝嘴里沾盐了,不怎么喜欢喝奶了。我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时我也真的很着急,可我根本就没办法。(后来咨询身边的朋友,她们的孩子也得因为过早的接触带盐的食品从而减少喝奶量了)

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比奶粉有营养,而且母乳不用花钱,奶粉又怕买到假货又觉得每月开销真的很贵。可是一旦减少喝奶量,宝宝的营养就一下子少了很多,因为不满一岁的宝宝很多东西都是吃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在添加辅食多多注意!准备吃“盐”一定更加注意!千万不能因为过早的吃“盐”从而减少喝奶的量!

PS:以上均为个人的意见,切勿盗取!楼主可以作为参考!


总有人想害臣妾hh


老一辈的人一直有这样的理论“孩子不吃盐没有劲”,只要开始吃饭了,就要开始吃盐。我家公婆也不例外,这样的理念根深蒂固。外甥比我家宝宝大一岁,小姑子给他添加辅食的时候,一点盐都不加,来我家里玩,都要自己带着饭碗和勺子,亲自蒸鸡蛋给外甥吃,生怕公婆给他偷偷加盐。时间长了,婆婆也就认可了小姑子的做法,毕竟是亲闺女,沟通起来更容易一些。但是公公一直嗤之以鼻。

我家宝宝到了该加辅食的时候,同样是不加盐,婆婆因为受到小姑子的影响,所以很容易接受我的做法。但是公公那道弯还没转过来,总是说“不吃盐什么滋味?不吃盐会有劲?”婆婆不听他的,还是把我做的淡口味辅食送进了宝宝嘴里。宝宝张口就吃,津津有味地咽下去,婆婆就白一眼公公“你看,他不吃?”公公虽然嘴上不说了,心里还是不太认可。不过,我们可不管他怎么想,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相信很多年轻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给孩子吃盐这个问题上,总会和老人持不同意见。即使是亲妈都有为此和闺女红脸的,闺女说早吃盐对孩子不好,会影响孩子发育,老人们就说“你们小时候就吃盐的,还不是好好长大了!”话虽这么说,那是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科学育儿知识的缘故,现在喂养孩子就要讲究科学。那么孩子不吃盐有问题吗?宝宝吃盐身体会更棒?宝宝到底多大吃盐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问题。

宝宝“不吃盐”有问题吗?

中国营养学会在《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中指出,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同时,我们翻阅很多辅食添加的书籍、文章,都会看到不要给孩子过早添加食盐、让孩子少吃盐这样的提示。

那么孩子不吃盐就真的没吃到盐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孩子一直在吃盐。吃盐的目的是摄入“钠”,我们的天然食物已经有足够的钠,可以保证孩子对于“钠”这种矿物质的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中规定:0-6个月婴儿的钠需求量是170mg/天;7-12个月婴儿的钠需求量是350mg/天;1-3岁幼儿的钠的适宜摄入量是700mg/天。

母乳妈妈从食物中摄取钠,钠会进入母乳中;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相应的钠。所以,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喝配方奶,钠的含量都可以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需要。

孩子在6月龄以后添加辅食,可以从母乳和辅食中同时获取钠,动物性食物中钠的含量比较高,如1个鸡蛋含钠71 mg,100g新鲜瘦猪肉含钠65mg,100g新鲜海虾含钠119mg。

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奶量至少600mL,逐渐达到蛋黄或鸡蛋1个,肉禽鱼50g,适量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就可以满足身体对钠的需要。

宝宝早吃盐、多吃盐身体棒吗?

老人们认为孩子早吃盐、多吃盐会更有劲,认为有咸味的食物会让孩子胃口好,孩子吃更多的饭,才能长得更强壮,实际上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不仅不会让孩子身体棒,反而会让孩子容易生病。

增加疾病风险因为孩子的肾脏发育不健全,如果摄入盐分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如果从小就习惯吃较咸的食品,长大后的饮食也会偏咸。会加大儿童期或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增加挑食、偏食风险孩子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常吃加调味品的食物,容易挑食或厌食。而淡口味食物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

容易缺钙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少吃盐补钙的方法。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 了“不补之补”的作用,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孩子的骨骼发育就依赖于钙质,不缺钙才能长得高、长得壮,吃盐反而会孩子缺钙,身体发育受到影响。

所以,在给孩子刚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加盐,在孩子可以吃盐的时候也不要吃太多盐。

宝宝到底多大吃盐?

根据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700毫克钠,相当于1.8克食盐,比7-12个月大的婴儿多350毫克。1岁以后的幼儿可以少量尝试家庭食物,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适量加入一些食盐或者不加盐。

在给孩子做饭的时候,尽量选择用新鲜食材自己制作,少选择加工食品,因为加工食品含盐量都比较高。比如10g番茄沙司含钠量高达115mg,100g香肠中含钠量超过 2500mg,100g婴儿肉松含钠量高达1100mg。 孩子吃这些食物,一不小心钠的摄入量就超标了。

平时在给孩子选购加工食物时,要注意看标签。按照我国的食品标签法,食品标签上需要标 示每 100g食物中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并标示其占全天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RV%)。如钠的 NRV% 比较高,特别是远高于能量 NRV% 时,说明这种食物的钠含量较高,最好少吃或避免。

已经给孩子加了盐,也不要担心,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孩子减盐,让孩子慢慢习惯清淡口味。比如开始给孩子加2g盐,慢慢减成1.5g,再逐渐减成1g,最后不加盐,孩子就慢慢适应了清淡口味。

单独给孩子做饭也不麻烦(1岁以上孩子的早餐为例)

平时在家给孩子做饭,一想要不加盐或少加盐,还要单独做,可能会感觉很麻烦,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拿早餐来说吧,一日之际在于晨,早餐尤为重要,早餐营养好,这一天都会精神饱满。我们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早餐,也要重视大人们的早餐。大人、孩子的早餐一起做,在加盐之前单独给孩子盛出一碗,相当方便。

比如早上可以做一个炒米饭。

食材:蔬菜:准备几种绿叶蔬菜(菠菜、油菜、西兰花)、胡萝卜、香菇、木耳

肉类:猪瘦肉

水产:虾

蛋类:鸡蛋

米:大米、小米

准备:将蔬菜洗净,将菠菜在热水中烫一下,去除草酸。将菠菜、油菜切碎。将西兰花煮熟待用。

将胡萝卜去皮,切成丁。将香菇切成丁。将木耳泡发,用搅拌机搅碎,这样口感更柔软。

将瘦肉切成丁,将虾去皮、去掉虾线。

将大米和小米淘洗好。

做法:将大米和小米放到电饭煲中,加入水,水面高出米面1厘米,接通电源自动蒸米饭。

锅内放油,加入猪瘦肉和虾翻炒一下,再加入胡萝卜、香菇炒熟,然后加入油菜翻炒,再加入木耳和菠菜,最后打入鸡蛋炒熟,一道菜做好。

将炒好的菜和米饭混合,再放上西兰花,宝宝的饭就做好了,大人吃饭的时候再加入食盐调味,大人孩子一起上桌吃饭。

转自网络


齐齐教


前几天,小陶和她婆婆大吵了一架,婆媳两人一向关系还算不错,可是自从小陶有了宝宝之后,家里几乎每天都是枪林弹雨的,一刻也没有消停过,而这次吵架就是为了该不该往孩子的辅食里加盐的问题。

婆婆认为,孩子现在已经一岁半了,是时候该让孩子吃点盐了,可是小陶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需要吃那么多盐,因为辅食当中已经有足够的钠盐了,就不需要额外加盐,要是万一吃出什么毛病来,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

一般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宝妈就会开始考虑给宝宝添加一些辅食,往往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一辈的人就会开始想着法儿的往孩子的辅食里加一些盐,认为这样孩子不仅吃得香,而且不吃盐没力气。所以那么小的孩子,真的适合吃盐吗?宝宝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吃盐比较好呢?

其实,宝宝在一岁以内最好是不要吃盐的,宝宝吃的母乳、配方奶、辅食当中都有钠和氯,只不过不是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咸味,而宝宝的味觉比较迟钝,对味道要求并不高,即使没有盐味,他们也能接受。而且宝宝的肾脏功能不成熟,过早摄入钠盐会增加将来患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

给孩子的食物中加盐的合适时机是在1岁以后,但若是宝宝在1岁以后仍然乐于接受比较清淡的食物,家长也没必要强行添加食盐,不要把1岁作为严格的分水岭。


小尾君


  老一辈的人一直有这样的理论“孩子不吃盐没有劲”,只要开始吃饭了,就要开始吃盐。我家公婆也不例外,这样的理念根深蒂固。外甥比我家宝宝大一岁,小姑子给他添加辅食的时候,一点盐都不加,来我家里玩,都要自己带着饭碗和勺子,亲自蒸鸡蛋给外甥吃,生怕公婆给他偷偷加盐。时间长了,婆婆也就认可了小姑子的做法,毕竟是亲闺女,沟通起来更容易一些。但是公公一直嗤之以鼻。

  

  我家宝宝到了该加辅食的时候,同样是不加盐,婆婆因为受到小姑子的影响,所以很容易接受我的做法。但是公公那道弯还没转过来,总是说“不吃盐什么滋味?不吃盐会有劲?”婆婆不听他的,还是把我做的淡口味辅食送进了宝宝嘴里。宝宝张口就吃,津津有味地咽下去,婆婆就白一眼公公“你看,他不吃?”公公虽然嘴上不说了,心里还是不太认可。不过,我们可不管他怎么想,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相信很多年轻妈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给孩子吃盐这个问题上,总会和老人持不同意见。即使是亲妈都有为此和闺女红脸的,闺女说早吃盐对孩子不好,会影响孩子发育,老人们就说“你们小时候就吃盐的,还不是好好长大了!”话虽这么说,那是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科学育儿知识的缘故,现在喂养孩子就要讲究科学。那么孩子不吃盐有问题吗?宝宝吃盐身体会更棒?宝宝到底多大吃盐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问题。

  

  宝宝“不吃盐”有问题吗?中国营养学会在《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指出,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同时,我们翻阅很多辅食添加的书籍、文章,都会看到不要给孩子过早添加食盐、让孩子少吃盐这样的提示。

  那么孩子不吃盐就真的没吃到盐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孩子一直在吃盐。吃盐的目的是摄入“钠”,我们的天然食物已经有足够的钠,可以保证孩子对于“钠”这种矿物质的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中规定:0-6个月婴儿的钠需求量是170mg/天;7-12个月婴儿的钠需求量是350mg/天;1-3岁幼儿的钠的适宜摄入量是700mg/天。

  

  母乳妈妈从食物中摄取钠,钠会进入母乳中;配方奶中已经添加了相应的钠。所以,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喝配方奶,钠的含量都可以满足6个月内婴儿的需要。

  孩子在6月龄以后添加辅食,可以从母乳和辅食中同时获取钠,动物性食物中钠的含量比较高,如1个鸡蛋含钠71mg,100g新鲜瘦猪肉含钠65mg,100g新鲜海虾含钠119mg。

  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奶量至少600mL,逐渐达到蛋黄或鸡蛋1个,肉禽鱼50g,适量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就可以满足身体对钠的需要。

  宝宝早吃盐、多吃盐身体棒吗?老人们认为孩子早吃盐、多吃盐会更有劲,认为有咸味的食物会让孩子胃口好,孩子吃更多的饭,才能长得更强壮,实际上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不仅不会让孩子身体棒,反而会让孩子容易生病。

  

  增加疾病风险因为孩子的肾脏发育不健全,如果摄入盐分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如果从小就习惯吃较咸的食品,长大后的饮食也会偏咸。会加大儿童期或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增加挑食、偏食风险孩子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常吃加调味品的食物,容易挑食或厌食。而淡口味食物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

  容易缺钙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少吃盐补钙的方法。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孩子的骨骼发育就依赖于钙质,不缺钙才能长得高、长得壮,吃盐反而会孩子缺钙,身体发育受到影响。

  

  所以,在给孩子刚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加盐,在孩子可以吃盐的时候也不要吃太多盐。

  宝宝到底多大吃盐?根据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700毫克钠,相当于1.8克食盐,比7-12个月大的婴儿多350毫克。1岁以后的幼儿可以少量尝试家庭食物,可以根据食物的种类适量加入一些食盐或者不加盐。

  在给孩子做饭的时候,尽量选择用新鲜食材自己制作,少选择加工食品,因为加工食品含盐量都比较高。比如10g番茄沙司含钠量高达115mg,100g香肠中含钠量超过2500mg,100g婴儿肉松含钠量高达1100mg。孩子吃这些食物,一不小心钠的摄入量就超标了。

  平时在给孩子选购加工食物时,要注意看标签。按照我国的食品标签法,食品标签上需要标示每100g食物中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并标示其占全天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RV%)。如钠的NRV%比较高,特别是远高于能量NRV%时,说明这种食物的钠含量较高,最好少吃或避免。

  

  已经给孩子加了盐,也不要担心,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孩子减盐,让孩子慢慢习惯清淡口味。比如开始给孩子加2g盐,慢慢减成1.5g,再逐渐减成1g,最后不加盐,孩子就慢慢适应了清淡口味。

  爸爸妈妈们,你家宝宝多大吃盐的?一起来聊聊吧!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感谢支持!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阿斌小戈戈


我家有两个宝宝,大的三周半小的一周半,两个宝宝都是从六个月开始加辅食,一开始是没有味道的,后来慢慢大概十个月左右开始加点盐,看书和电视那些专家说要一周才开始加盐,我也赞同,所以开始只是适量慢慢的加。不要按照大人的味觉去添加就好了。


紫紫姑娘


盐的摄入越晚越好,越少越好

一位年轻的妈妈发现自己8个月大的宝宝手脚缺乏力气,没有同龄的宝宝看起来有劲。一位好心邻居的善意建议没想到酿成了一个悲剧。因为这位妈妈一直都只喂宝宝白粥,所以邻居建议说要在粥里加点盐宝宝才有力气。于是这位妈妈每天都在粥里加盐给宝宝吃。没想到几天以后,宝宝突发高烧,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这里这位妈妈做错了三件事,宝宝早期辅食不应该是粥,而应该是含铁量高的米粉,必须含铁量高,这时候家长要看配方表。另外要尽早加肉!第三不能加盐)

1岁之内是绝对一定不能吃盐!不要因为老人说不吃盐没有力气而添加!!宝宝吃的很多食物里都含有钠,所以钠的摄入绝对是够的!

近年来,我国儿童患上肾脏病的数量逐年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吃盐多!其实,不光是孩子,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多方面是不健康的,比如:盐,我可以说90%的家庭吃盐都是超标的。我爸爸是退休医生,特别重视盐的摄入,他有一个量勺,这个勺子相信很多人家里都有,就是一天要吃多少盐的标准。他每天要求我妈妈用这个量舀一勺盐,然后再减掉一些,把勺子里的盐放在小碗里,一天做菜就只能用这个小碗里的盐。为什么要减掉一点呢,因为在我们平时吃的很多菜都含有钠。

以下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日钠摄入量的一个详细汇总,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

 注:1g钠=2.5g食盐。要想把钠折算成对应的盐,只须在钠含量后面乘以2.5。

那么一克盐究竟是多少呢?这样给大家形容吧,体积大概和一粒泡过的黄豆一样大,或者是两粒豌豆那么大,若把一克盐摊开,它和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厚度都是差不多的。

不加盐,不爱吃饭怎么办?

T妈的建议是,尽量晚给宝宝添加盐!因为培养宝宝清淡的口味,对他一生都是极好的!我儿子现在19个月,我现在还没有给他加盐。那你可以能要问,他爱吃饭怎么办?

一方面,要做好全家人的工作,尤其是老人的工作。如果全家都不给他吃有盐、有糖的饭菜,他怎么会想吃呢?

另一方面,可以添加天然调味剂。比如:番茄、柠檬、洋葱,肉汤等等,这些味道都非常好吃,相信宝宝一定会喜欢。

比如,T妈喜欢给儿子做香蕉可丽饼,番茄面,这些没有加过额外的调味剂,但是吃起来却是非常美味的。

希望我的回答,你可以满意~~


T妈陪娃玩


先给大家看一张表

从表里可以看到,1岁前不用给孩子加盐,因为母乳、配方奶和辅食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钠了。

1-3岁的孩子,每天只需要吃不到2克盐。

那么1克盐是多少呢?

照片上的勺子是茶匙,也就是喝咖啡用的小勺子。

左边勺子里是1克盐的量,真的是一小撮啊。

右边勺子是5克盐的份量。差不多是一个成年人一日三餐外加零食、宵夜可以吃下的全部盐。是不是比想象的少很多?

所以我们平时做饭,特别是给孩子做饭时,一定要少放点,再少放点盐。真的一不小心就会过量。

小心零食里的“隐形盐”

除了一日三餐,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买点小零食什么的。这些零食里也包含了非常多的盐。更可怕的时候,钠含量高的零食,未必吃起来很咸。

比如英国BBC网站上就有一个测试。一块蓝莓蛋糕和60克薯片,谁含有更多盐?

正确答案竟然是甜甜的蛋糕。因为甜味会掩盖咸味,同时发酵用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小苏打,也是含有钠的(虽然它并不咸)。

所以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学会看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否则你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吃零食时,吃下了多少盐。

各种食品添加剂:味精(谷氨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苏打(碳酸钠)等。

还有酸酸甜甜的番茄酱、饼干、面包、火腿肠、披萨、三明治、蜜饯等,钠含量都非常高。

很多儿童酱油标榜自己“减盐、健康、适合宝宝”,钠含量却比普通的酱油还要高,让人防不胜防。

小样妈写了一篇文章,除了教大家怎么看营养成分表,还给出了一些少吃盐的建议,大家可以看一看:

《这些食物千万别给孩子吃,盐分高的惊人,吃起来还不咸!》


妈妈没时间


宝宝1岁之后,可以少量加点食盐。

1,所谓食盐,就是钠元素。宝宝1岁之内每天对钠元素的需求量是170~350mg。而正常母乳当中就含有钠,其中初乳的钠含量最高,每升含300~400mg的钠。

2,成熟乳的钠含量就稍微低一点,但是也有150mg左右。因此如果宝宝添加了辅食,辅食当中天然的钠元素也是有的,因此在不加食盐的情况下,宝宝1岁之前完全满足对钠的需求。

3,宝宝1岁之后,对钠元素的需要上升到每天700毫克,这相当于每天不到2克食盐。因此在减去奶水和辅食当中的天然钠元素,宝宝每天可以适量添加1克食盐,以此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味道。

为什么不建议宝宝过早吃太多的食盐呢?

1,宝宝1岁之前,身体各个内脏器官发育并不十分完善。尤其是食盐需要人体肝脏和肾脏的代谢,所以如果摄入食盐过多,会增加宝宝肾脏包括肝脏的负担。

2,钠元素摄入过多,会导致宝宝长大之后重口味。成年人会因为吃盐太多增加高血压和肥胖的风险,何况是低月龄宝宝呢?所以宝宝少吃盐还是好。

3,钠元素会加重人体上皮细胞脱水,最常见的就是食物太咸了人会觉着口渴。这是因为上呼吸道的粘膜比较干燥,唾液分泌减少了,细菌一旦侵入宝宝就容易被感染。

所以经常给宝宝吃太咸的食物,宝宝就容易出现感冒之类的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宝宝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因此宝宝1岁之前不要加盐,1岁之后也要尽量清淡饮食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