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疫情总体呈“两降一升”态势 专家建议坚持少出门、戴口罩、不聚会

重庆疫情总体呈“两降一升”态势 专家建议坚持少出门、戴口罩、不聚会

2月14日,重庆召开第二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重庆市新冠肺炎医疗防控咨询专家组成员王豫林介绍,重庆疫情总体呈“两降一升”的情况。

从2月5日到2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呈现波动下降,近三天(2月10日至12日),2月10日下降4例,11日下降1例,12日下降6例,都呈减少下降的状态。疑似病例从2月5日到2月12日8天时间,除6日、9日增加,其余6天减少。最近3天连续减少。

治愈出院的情况人数不断增加。2月5日累计出院15例,到2月12日,出院病例增加到102例。8天时间里有87位患者,在白衣天使的护卫下,战胜了病魔,与家人团聚。

但近几日聚集性病例呈微上扬态势。截至2月5日,全市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54起,170例确诊病例,占总病例数43.7%;截至2月12日,报告聚集性疫情72起,260例确诊病例,占55.6%。所以聚集性疫情发现的病例超过了一半,在8天时间里增加18起。

王豫林介绍,聚集性疫情,就是同一起疫情发生两例及以上的病例。主要因为输入性病例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人员交往密集导致的。从最开始疫情输入性病例,然后大家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聚集,就传染上了。

为此,重庆市通过核酸检测全覆盖,及时发现感染者,因为感染者就是传染源;通过实施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控制传染病扩散蔓延非常有效的措施。

当前,正是复工、返程人流高峰,疫情防控面临新的压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特别要强调在复工期间,各个企业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一定要把前面制定好的预案和防疫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出现厂区内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王豫林说,这次对重点人群集中扩大筛查,一是为了早查早控,在发热门诊的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中提前发现潜在的病人和感染源;二是为了早收早治,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病例和轻症病例,做到早收早治。

在此建议广大市民:

1、继续少出门、呆在家里。少出门就减少了风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新发现的病原,它的很多情况不清楚,它的传播能力能够让健康人受到感染,所以还得要实行这个措施。大家可能在家里已经呆烦了,但为了防病的需要这是必须要做的。

2、不聚会。前面我给大家介绍了聚集性疫情,就是聚会、打堆,一打堆又没有有效的防控措施、没有防控知识,这就感染了。

3、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

4、如果在家里出现发热、咳嗽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千万不要去自己处理、自己服药,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以免贻误病情,对自己也不好,对社会也是一个风险。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尹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