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時評丨致敬之餘,多些發自內心的“理解”

鄒晨瑩

長時間高強度工作,乾淨白皙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醒目血痕;本來纖細光滑的手指,被手套裡的汗水泡皺發白……連日來,以《這些痕跡,刻在你臉上,痛在我心裡》為代表的大批新聞報道在朋友圈中刷屏。

淚水常常打溼我們的臉龐,不止奉獻,還有犧牲。當我們還在為倒在防疫第一線的省衛生計生監督局局長張輝感到痛心,又傳來衡山鄉鎮衛生院28歲的抗疫人員宋英傑因公殉職的消息。

抗疫還在繼續,戰“疫”遠未結束,對於一線“戰士”,我們該抱持怎樣的態度?他們奮力的樣子值得銘記,奉獻的精神值得致敬,疲憊的身心同樣需要用心呵護。

呵護一線,關愛基層,各級各部門得從科學安排、合理統籌人員輪崗的層面,加強後備力量儲備,讓源源不斷的生力軍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但對於“能力範圍內想做點什麼的”芸芸眾生,更為重要的,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理解萬歲”。

或許我們通過回撥一名普通村支書的24小時,能夠去嘗試著理解一線的難。衡南縣靈覺村,村民不少務工回鄉過年的。村支書挨家挨戶宣傳,阻止他們外出,花了他足足一上午時間。下午給被隔離的8人測量體溫、叮囑交代,之後必須沒有疏漏地做好摸排登記。為了口罩這件事,他和鎮裡協調,讓女兒找國外代購,直到半夜,幾乎沒能坐下歇歇。這是我省萬千參與聯防聯控的一線“戰士”的其中一例。

在疫情當頭、難度升級的當下,你可能不知道,基層幹部為了常人眼中的“這些小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並且,還有很多困難和付出,是我們想也想象不到的。夜深了仍在忙碌著,並不是“規定動作”沒幹完,只是他們在絞盡腦汁地想,如何激發村民在這場防疫持久戰中對病毒保有持續警惕、不鬆懈,怎麼才能減少人群接觸;如果村上有被隔離者,怎麼才能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最大的負擔來自於內心的擔憂和緊張。

這場“戰役”裡的每個人,處於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但為了戰勝它,都在盡力付出,都極不容易,需要發自內心的理解。理解“請戰出征”的白衣戰士,所以我們做好防護,別給感染以任何機會;理解嚴防死守的基層幹部,所以我們不要聚集,主動切斷傳播途徑;理解堅守崗位的交通民警,所以我們自覺配合,做好個人行動範圍內的自我管理……我們面臨著同樣一場疫情,敵人只有一個,戰友千千萬萬。

於你於我,同心同根。2月4日,立春。萬物閉藏的冬季已去,進入風和日暖的春季,也是善意、理解之根生長的時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