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生物、太极集团全力生产抗疫一线药品 安科生物产能放大6倍

截止2月5日下午3时,全国确诊新型肺炎2.4万多人,治疗用药需求不断加大。据

安科生物和太极集团在官微、互动易等透露的信息,两家公司全力生产抗疫一线药品干扰素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尽量满足治疗需求,并做好了扩产的准备。

安科生物干扰素产量达正常产能5-6倍

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一般治疗,建议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第五版试行方案中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因此,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新型肺炎的常用手段,成人每次500万单位,每日2次。按最新患病人数计算,假设所有病人都使用干扰素,一天大概需要近5万支500万单位的干扰素。

安科生物是干扰素主要生产企业,市场占比在前三位。据安科生物官微等的信息,新型肺炎疫情正式发布后,安科生物就安排生产中心员工轮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生产。质检质控、安全生产、采购物流、后勤保障等部门密切配合,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1月24日,除夕那天,宋礼华董事长特地从老家赶回合肥,率领在合肥的高管,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奋战在各自岗位的干部职工。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安科生物就将4000支干扰素α-2b注射液紧急发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三家医院。

目前,安科生物每天大概能生产干扰素8万支,达到了正常产能的5-6倍,基本能满足目前的新型肺炎治疗需求。但由于有2周的检验周期,生产出来后不能马上发货,正式发货有一定的滞后性。安科生物在互动易上透露,截至2月1日,公司干扰素已经发货26万余支,还有约70万支订单尚未发货。从最近两年的情况看,α-干扰素收入占公司母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约为20%。

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注册了“达芦那韦/考比司他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联合胸腺肽a1联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胸腺肽a1在治疗新型肺炎中的作用。疫情发生后,安科生物公司全资子公司苏豪逸明的胸腺五肽、胸腺法新的订单也大幅增长,处于供不应求状态。1月27日,苏豪逸明的员工纷纷返回公司开始加班加点生产胸腺产品。

疫情面前,安科生物不仅严格按照中标价供给干扰素,还积极捐赠药品。

2月3日,安科生物向各地奋战在将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捐赠了第三批药品,共捐赠10000支α2b干扰素注射液和滴眼液。此前,安科生物已向武汉金银潭医院,以及安徽本省的定点收治医院捐赠了两批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太极集团发出藿香正气口服液2200万盒

第四版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中增加了中医治疗的内容,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为医学观察期的推荐中成药。太极集团是主要的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商。

据太极集团官微透露的信息,全资子公司涪陵药厂根据涪陵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严格做好复产前的准备工作后,改变以销定产的惯常做法,于1月30号全面复产,主要生产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金蒿解热颗粒等抗疫药品。目前,日产藿香正气口服液已达300万支,并且,生产藿香的原料库存充足,可以保证持续供应。

面对各地药店销售激增,全国多地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太极集团统一调度,截至2月3日,涪陵制药厂已向重庆、广东、湖南、成都、郑州、福建、山东、北京、广西等地紧急配送藿香正气口服液2200余万盒,并发出30余万盒急支糖浆等抗疫相关药品,以使市场供应平稳。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主要生产藿香正气丸、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面对新订单远超出公司正常生产量的情况,除春节期间检修2天设备外,每天实行24小时“两班倒”满负荷生产,确保相关药品的市场供应。截止目前,太极集团中药二厂近期已为市场紧急发出上万件板蓝根颗粒、5000余件感冒清热颗粒、上千件藿香正气丸等抗疫药品。

据太极集团在互动易上等透露的信息,公司2018年藿香正气产品的收入大约是10个亿,2019年6.5亿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