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元年迎來“搶裝潮”疫情或反推產業發展加速

疫情突襲,部分產能尚未完全復甦的製造型行業仍存在產能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而近兩日,A股的主力資金正加速流入光伏板塊,HJT電池(異質結電池)個股更是受資金熱捧。

數據顯示,通威股份(600438.SH)、北玻股份(002613.SZ)、京山輕機(000821.SZ)、山煤國際(600546.SH)、中環股份(002129.SZ)、晶盛機電(300316.SZ)等個股受主力資金追捧。

光伏的“最後搶裝潮”

2月11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擬投建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預計總投資200億元。其中,成都市人民政府及金堂縣人民政府通過下屬國有投資公司按項目實際投資進度提供資金支持約60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30%。項目一期7.5GW將於2020年3月前啟動,於2021年內建成投產。

上述擴產項目,大於當前產能水平,將分四期實施。一二期大概率投向Perc或Perc+、Topcon電池片等過渡新技術方向,三四期大概率投向HJT終極方向。通威股份預計項目投產後為公司新增營業收入約300億元每年。

同時,通威股份還披露了《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 2020-2023 年發展規劃》。根據公告,公司計劃2020年累計高純晶硅產能目標為8萬噸,2023年高純晶硅產能目標22萬~29萬噸;2020年累計光伏電池產能目標為30~40GW,2023年光伏電池產能目標則為8~100GW。

另外,單晶硅片的龍頭企業隆基股份(601012.SH)2月1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西安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簽訂年產10GW單晶電池及配套中試項目。上述項目擬分兩期實施:一期實施年產7.5GW單晶電池項目,二期實施年產2.5GW單晶電池項目、年產680MW單晶電池及組件中試項目,項目投資約45億元。隆基股份2019~2021三年產品產能規劃顯示,單晶電池片產能2020年底將達到15GW,2021年底達到20GW。

前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1月,政策在補貼、消納等層面給予了光伏行業明確的支撐,對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且將優先推進無補貼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今年為國內最後一批新增光伏的補貼之年,龍頭企業先後宣佈逆週期的擴產計劃是意料中的。但擴產未必就是利好,項目涉及的規模、技術是否符合未來3~5年的光伏技術發展是關鍵。”

疫情或助推行業加速發展

一直以來,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勵光伏電站的建設,與光伏產業鏈的中上游光伏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從技術路徑來看,HJT電池是目前公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因其光電轉換效率高、性能優異、降成本空間大,平價上網前景好,成為行業公認的未來幾年電池技術解決方案。

2020年是光伏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在上市公司大幅擴產的背後,是對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看好,印證了“硅料需求大年+新技術元年”。

與此同時,隨著補貼漸行漸遠,每一次的“擴產期”都使得整個行業的格局更加清晰——龍頭企業產能充沛、技術迭代;中小企業迫於高槓杆壓力,產能縮減,甚至退出。

2020年更是被認為有望成為HJT產業化的元年,某光伏上市公司高管認為,“疫情期間的生產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復工後生產進度要彌補,行業格局會更清晰,不影響技術的階段成果。疫情結束後,國家的相關支持政策反而會促進產業進一步發展。”

銀河證券研報顯示,從光伏行業各環節龍頭產能所在區域分佈情況來看,基本都不在湖北省內,受復工延期的負面影響較少,龍頭公司春節期間開工情況普遍較好。國海證券也表示,疫情或將導致光伏產業供給側得到優化。一線廠商庫存相對充足,受影響較小,供應將進一步向一線龍頭廠商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